類固醇被譽為美國仙丹,卻讓人聞之色變?提醒7大安全用法

2020-01-05     鴿子中醫

許多人一聽到要使用類固醇,就臉色大變。類固醇的正確名稱為腎上腺皮質激素,本身具有強力的抗發炎及免疫調節的作用,病人常擔心的類固醇副作用包括月亮臉、變胖、水牛肩、骨質疏鬆、皮膚變薄、水腫、容易感染、青春痘、長不高、血糖上升、感染率增加、口腔黴菌感染、體毛增多、傷口癒合力變差等,同時還會有類固醇會傷腎或累積於體內的誤區。

類固醇就像踩剎車 免疫系統不再失控

因為類固醇可以用於治療許多的疾病,像是內分泌方面的許多症狀,所以被稱為美國仙丹。類固醇可以像踩剎車一樣,重新控制失調的免疫系統。所以,醫生會在早期先用較大劑量的類固醇來治療,就像大火出現時消防隊用大水去救大火一樣,使病情在短時間內獲得良好的控制。


針對內分泌失常、皮膚疾病、過敏、氣喘、血液疾病、抗發炎等,類固醇都有相當顯著的效果;其實就和所有的藥物一樣,只要正確使用,對人體的治療效益是大過它的副作用的。


類固醇強效抗發炎 6種疾病都靠它

有些人會問:為什麼需要吃類固醇?因為類固醇有抗發炎的作用,所以對於一些發炎性的疾病有治療的效果,包括:

1. 風濕免疫疾病方面-紅斑性狼瘡、皮肌炎、多發性肌炎、腎絲球腎炎、發炎性關節炎、硬皮症、血管炎。

2. 內分泌功能失常或不足-腎上腺功能不全。

3. 過敏性疾病-過敏性鼻炎、皮膚炎或氣喘。

4. 腸胃道疾病-腸炎、潰瘍性結腸炎。

5. 血液疾病-自體免疫引起之溶血性貧血、自發性血小板低下型紫斑症。

6. 皮膚疾病-嚴重的牛皮癬、脂溢性皮炎。


服用類固醇,需要注意哪些事?

1. 勿自行停藥、調藥。

2. 若是有引起腸胃不適,可與食物一起服用。

3. 要按時服藥,儘可能在早上服用。

4. 當治療效果顯著時,就可在醫生指示下進行減藥或停藥。

5. 患有高血壓或糖尿病者,需要經常測血壓及血糖,調整用藥。

6. 如有身體浮腫的現象,飲食中要減少鹽分的攝取。

7. 不要自行買含有類固醇的藥品或來路不明的黑藥丸。

經由醫生評估需要使用類固醇的患者,也不要因為害怕類固醇所帶來的副作用而不敢使用,有些疾病狀態更是需要長期的使用類固醇,才能達到良好的控制;類固醇的副作用固然不少,但其療效卻是非常顯著,只要在醫生指導,依疾病狀況及個人因素適時調整,即可將副作用降至最低,而對病情有相當的改善。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bF4Rd28BMH2_cNUgGU6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