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7日下午
濱萊高速淄博西至萊蕪段改擴建工程再傳喜訊
項目以99.05分通過交工驗收
已具備通車條件
通車正式進入倒計時階段
屆時,萊蕪至濱州的高速公路將由雙向四車道擴至八車道,最高時速由100千米提升至120千米,濱州、萊蕪兩地通達將更為快速、順暢,更將有效縮短京津冀地區和滬寧杭地區的時空距離。
7月27日上午,專家組成立了交工驗收委員會,分為綜合組、路基路面組、橋樑隧道組、房建綠化交安設施組和內業組六個小組,分別對濱萊高速淄博西至萊蕪段改擴建工程工程現場及內業資料進行了驗收檢查。
據介紹,各小組經過最終評議,整個改擴建工程已全部完成規定建設內容,工程符合設計要求、工程質量全部合格,審定工程質量評分為99.05分,順利通過交工驗收。
也就是說,濱萊高速已具備了通車條件,通車正式進入了倒計時階段。該工程於2016年8月正式開工建設,實際建設工期36個月,較原計劃提前5個月建成。
據悉,濱萊高速改擴建工程北起青銀高速淄博西樞紐立交,自北向南依次經過淄博市、濟南市的8個區,接至青蘭高速萊蕪樞紐立交。路線全長72.8公里,其中改線新建段31.87公里,老路改擴建段40.93公里,雙向四車道改擴建為雙向八車道,設計時速由原來的80-100公里提高到100-120公里。
該項目穿越魯中山區,沿線地形起伏較大,地質條件複雜,施工工況涉及高填深挖、跨膠濟鐵路橋轉體、橋樑整體頂升、交通導改、超大斷面隧道等諸多難題,是目前我省技術含量最高、施工難度最大的高速公路建設項目,創造了國內最大斷面高速公路八車道隧道群和省內最大高速公路跨鐵路雙側轉體橋兩項紀錄。
S29濱萊高速是山東省「九縱五橫一環七射多連」高速公路網規劃中的「縱五」線路,處于山東省高速公路網南北中軸線的中段,有效串聯起了G2京滬、G20青銀、G22青蘭等國家幹線高速公路。項目通車後將有效縮短京津冀地區和滬寧杭地區的時空距離,大幅提升出行品質,極大地改善區域交通服務條件和投資環境,拉動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為儘快補齊山東省交通基礎設施短板,加快實施新舊動能轉換重大工程,助力「八大戰略」實施,推動山東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強有力的支撐。
還有一個更好的消息
7月26日,濟青高速改擴建工程
小許家立交以東段通車了
很少有人注意到
在此之前,
山東省交通廳已發出招標公告,
將投資1100多億再建6條高速路,
其中就包括濟青中線。
山東省交通規劃設計院副院長、總工程師李振江告訴記者,在進行濟青北線改擴建工程規劃時,同時也在研究濟青中線方案。
濟青北線交通量飽和之前,
濟青中線必須提前動工,
這樣才不致於降低濟青走廊帶的
公共服務能力。
01
濟青高速改擴建可行性報告中預測
濟青北線車流量年均增長2%
北線在改為8車道後
2030年交通量將再次飽和
濟青南線穿山越嶺,其主要為青島至蘭州方向與京滬方向的組合,本來就不是為分流濟青高速交通所為,而且南線距離淄博、濰坊市區較遠,其對濟青北線的影響不大。
李振江分析說,濟青北線在濟南、淄博、濰坊的城市北部,濟青中線在城市南部,濟青中線建成後,中心往兩側分流,可有效減少穿城而過的車輛,緩解作用比較明顯。提前建設濟青中線,可以儘早緩解濟南、淄博、濰坊這三個城市市區的南北向縱向交通擁堵問題。
他表示,考慮到濟青北線本身的交通量及
濟青中線施工期的需求,
濟青中線2025年前必須動工,
提前建設可以儘早緩解沿線城市市區交通壓力,
對濟青北線影響最小。
02
隨著生活方式的變化
高速公路的交通構成
也在發生變化
私家車出行比例增長迅猛。資料顯示,在全域文化旅遊拉動下,目前通過高速公路到達景區的遊客占到90%,其中自駕人數占到50%,這個巨大的流量背後,是「詩和遠方」的無限商機。
江蘇高速的網紅服務區蘇州服務區生動詮釋了「詩和遠方」中富含的商機。
山東省交通規劃設計院工程諮詢分院院長紀文渤告訴記者,目前,濟青北線沿線濟南至濰坊段分布有4A級景區在十三四個,這類景區大部分以人文為主;濟青中線沿線濟南到濰坊段分布4A級以上的景區二十多個,主要以自然風光為主。
從濟南到淄川,走濟青北線2個多小時,走濟青中線1小時就到了。濟青中線通車,將形成濟南至濰坊南部的快速通道,帶動周邊旅遊,尤其是淄川、青州、臨朐等地的旅遊資源。
李振江強調,在高速公路規劃時會結合經濟廊帶的規劃,將交通、產業、空間結合起來,以解決城市規劃、交通規劃和產業布局規劃之間的協調發展。
轉自 淄博晚報
來源:齊魯晚報·齊魯壹點、濰坊大眾網
特此致謝!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b9vTO2wB8g2yegNDxnkh.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