膽真肥!河南固始執法人員帶人偷高粱,光天化日下穿著制服當盜賊

2023-10-23     瑜說還休

原標題:膽真肥!河南固始執法人員帶人偷高粱,光天化日下穿著制服當盜賊

2023年10月21日晚,一段「河南固始縣三河尖鎮執法人員偷高粱還是巡邏執法」的視頻在網上流傳。

在這則網傳視頻中,一片高粱地前,停著一輛寫有「巡邏」字樣和掛著警燈的疑似執法車,另外還有一輛家用SUV。其中有一人在剪地里的高粱穗,另一人穿著制服站在後面,此後,二人將裝高粱穗的桶放入SUV後備箱內。

在一家新聞媒體的致電採訪中,先是有固始縣三河尖鎮負責宣傳的工作人員表示:「是當地行政執法大隊人員進入高粱地周邊巡邏,對高粱地進行管理」。

還有三河尖鎮政府工作人員回應另一家媒體稱,「鎮里安排了巡邏人員,制止群眾掐高粱穗的時候被無人機拍了下來,引起誤會,我們公職人員沒有參與掐高粱」。

但事情很快發生了反轉,這些工作人員自我打臉的現世報轉眼就到:

10月22日深夜,三河尖鎮人民政府發布情況通報稱,參與剪高粱穗的人員中確有鎮綜合行政執法大隊工作人員殷某某。公安及鎮紀委將分別對其依法依規進行處置云云。

……

最近,河南因發生了幾起偷搶類事件,在網絡上引起了軒然大波,比如南陽迷笛音樂節上的瘋搶事件,還有延津群眾瘋搶花生事件,這一次,又發生了固始執法人員公然在光天化日之下偷掐高粱事件,也因此引發了一些網友的「地域黑」言論。

但事實上,這些事件仍是較為孤立的個案事件,而如果將此類事件拿到其他地方看,也一樣不同程度地存在著,只不過,不像河南此類事件在最近更為頻繁地出現,並通過網絡平台得到擴大化傳播而已。

所以,我們還是應就事論事,具體問題具體分析,不應拿一些個案,就對河南或其他地方進行妖魔化性的抹黑!

不過,無論是河南這些地方,還是其他地方,都應對此類事件的發生,進行真正深刻的反思、反省——想一想,這還是在網絡信息時代,此類事件很容易被發現、被傳播的環境下,如果是信息不發達時代,比如,沒有無人機的拍照之下,是不是說此類事件也曾時有發生,而不過是沒有發現,或沒產生如此大的影響力呢?

像在音樂節上,在花生地里,是發生的群搶事件,這與「法不責眾」的傳統思維有關,這就需要我們對文化水平不高、法律知識與意識不強的普通群眾進行更深入的教育,但是,像固始縣發生的這起偷盜事件,卻更為特殊和突出——竟然是執法人員身穿制服公然偷盜財物,這就有點令人更為瞠目結舌了!

「執法犯法、監守自盜」,這對人們群眾的衝擊力,可以說,一點也不亞於群體性瘋搶事件——這會造成公權力之公信力的喪失,這種國家治理機構層面在誠信、守法方面之公信力的坍塌,才是更要命的事情!其所起到的負面示範效應,會產生出更為惡劣的深遠社會影響!

在音樂節和花生地里發生的群眾瘋搶事件後,有不少人還辯解說:這是因為「當地農民失地後無工作可做」所造成,或許如此說辭還有一定的道理。

但是,對於這些收入、地位明顯要高於本地人均水平的執法人員,為何也會如此明目張胆地偷盜地里的莊稼呢?

人們顯然只會更多地要與其所掌控於手中的公權力聯繫在一起了:這是不是說明,這些基層的執法者,更多地是將公權力,當作了個人可以為所欲為的利器與私器了呢?如果平時他們真的能依法行政、嚴格執法,則他們何以敢身穿制服,竟能大搖大擺地公然偷盜呢?

基層治理,是我們的社會和國家安定的基礎與根本,而最關鍵的,還並不是要對底層群眾如何如何,最主要的,其實還在於基層的治理者的自我規範與治理!

特別是其中的執法者,如果不能自身正,何以能正他人呢?所以,如果說河南或其他各地要對此現象進行反思的話,首先和主要的反思點,顯然就是管理者、監管者和執法者自身了!【原創評論:瑜說還休】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b75d0fef3e6ec73ecbd379846a026c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