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海戰役蔣軍上將中將鬧笑話:黃百韜和劉峙琢磨出的戰法,名字咋都那麼難聽?

2023-11-26     半壺老酒半支煙

原標題:淮海戰役蔣軍上將中將鬧笑話:黃百韜和劉峙琢磨出的戰法,名字咋都那麼難聽?

在功德林戰犯管理所,很多在淮海戰役中被俘的蔣軍中將重逢了,在那些人中,有我們熟悉的杜聿明、黃維、楊伯濤、陳士章——他們在電視劇《特赦1959》中的戲份都很足,那位兩番話撂倒王耀武和杜聿明的劉安國,歷史原型就是在淮海戰役中被俘的徐州「剿總」前線指揮部副參謀長、代參謀長文強。

劉安國的歷史原型文強在《徐州「剿總」指揮部的混亂》中很氣憤地回憶:「黃百韜兵團被殲滅,黃本人戰死,杜聿明指使總部政工處,不斷捏造前線傳捷的戰報,將業已成了死魂靈的黃百韜照片,與邱清泉、李彌兩人的照片,並排刊在報首,四城張貼。」

老蔣「國防部」第三廳的中將廳長郭汝瑰(我方潛伏人員)則十分高興:「當時蔣軍內部議論紛紛地說:『徐州是南京的大門,應派一員虎將把守;不派一虎,也應派一狗看門,今派一隻豬,眼看大門會守不住。』」

淮海戰役的第一個重大勝利,就是殲滅了黃百韜的第七兵團,而劉峙為了穩定軍心、忽悠老蔣,對黃百韜的死訊是能瞞多久就瞞多久,老蔣打電話詢問,他們也是互相推諉,誰也不敢如實彙報,黃百韜泉下有知,肯定想跳出來一把揪住劉峙的衣領打罵:我當時完全可以用「烏龜戰術」逃出生天,你偏偏搞什麼「豬論」,弄得我進退兩難,只好飲彈自盡!

黃百韜之所以死不瞑目,跟劉峙的愚蠢指揮有直接關係,郭汝瑰好像也幫了一些忙。

有郭汝瑰及時傳遞情報,劉峙杜聿明黃百韜等人的計劃和行動簡直是單向透明,解放軍總是能料敵機先,把蔣軍打得暈頭轉向,一時間想不出問題出在哪裡。

第七兵團二十五軍中將軍長陳士章在《第七兵團的毀滅》一文中回憶,早在1948年10月,黃百韜的第七兵團偵察台就已得悉陳粟主力已集結魯南,劉鄧大軍也已向徐州運動。

見勢不妙的黃百韜馬上找到徐州「剿總」上將總司令劉峙,向他陳述了當時的險情:「(一)陳部主力將會合其在蘇北的三個縱隊,夾擊職部(蔣軍下屬謙稱),而劉部則從西南方向牽制鈞部主力各兵團,使不能應援職部,如此則擊破職部後,再循序各個擊破各兵團之企圖,已甚明顯。(二)四面八方均有敵情,備左則右寡,備前則後寡,無所不備,則無所不寡。唯有效拿破崙的團式集中法,集結各兵團於徐州四周,然後掌握戰機,趁陳劉大軍尚未會合之前,而各個擊破之。」

劉峙可能是生活太好,在抗戰勝利後越發肥碩,反應也扁的遲鈍,在黃百韜示警一個月後的11月4日,才在徐州召集軍長以上將領開會,而在會上做報告的,恰好是「國防部」第三廳中將廳長郭汝瑰。

郭汝瑰一番報告把劉峙嚇得直冒虛汗:蘇聯搬走瀋陽兵工廠機器和用日本關東軍四十個師的武器已經到了解放軍手裡,他們又從瀋陽繳獲了一百二十萬發炮彈,現在陳粟、流動要以全力打第七兵團了,你們應該迅速考慮增兵運河以東,第七兵團應集結兵力準備應戰。

劉峙嚇得麻爪,黃百韜更是心急如焚,他在當天下午就向劉峙提出了「烏龜戰術(這還是陳士章回憶文章原文)」:「集結各兵團對東、西、南、北四個方向備戰,深溝高壘,各兵團互相銜接,放棄海州,第七兵團撤往徐州。」

黃百韜的「烏龜戰術」跟劉峙的「坐豬戰術」恰好相悖,咱們這裡有必要複述一下劉峙的「坐豬戰術」:遇有攻擊,便把屁股偎依在牆壁,讓你抓不著尾巴,終於把它無可奈何,弄不好,尖牙利齒,給你一口,咬住了就不放。

如果王耀武此時沒有被俘,肯定會捧腹大笑:萊蕪戰役,李仙洲的五萬頭豬被人家一夜之間全都抓住,劉峙這是準備了八十萬頭豬,但不知幾天能被抓乾淨?

劉峙的意思是過一天算一天,主動放棄海州是不可能的,老蔣是要罵「娘希匹」的,所以你黃百韜不能動!

在撤與不撤的問題上,黃百韜跟劉峙邱清泉足足爭論了四天半(邱擔心自己側翼不安全,也不贊同黃百韜撤離),直到11月8日,劉峙才允許黃百韜從運河鐵橋撤往徐州。

當時黃百韜兵團共轄有第二十五、六十三、六十四、一〇〇等四個軍,又臨時指揮第四十四軍,五個軍同走一架運河鐵橋,隊伍拉成數十里的一字長蛇,遇到襲擊肯定首尾不能相顧,這跟黃百韜的「烏龜戰術」完全背道而馳。

黃百韜的大撤退成了大搬家,陳士章回憶:「第四十四軍因拖帶行政機關人員、職業學生、地主等十餘萬人,行動遲緩,六日始到城頭。第二十五軍到八日始得由阿湖開始西撤,通過鐵橋時,鐵橋又被第四十四軍所拖帶的非戰鬥人員的大車、小轎、箱籠、行李所阻塞,部隊無法通過。」

還沒通過運河鐵橋,陳士章的二十五軍就已經被消滅了一半,黃百韜的烏龜已經被打折了一條腿,更悲催的事第六十四軍軍長劉鎮湘走到大許家就不走了——黃百韜讓他去守的土山,據說就是關羽被圍而約三事降曹的土山,他認為很不吉利,一屁股坐下再也不可能挪窩,估計是又想起了劉峙「豬的戰術」。

黃百韜命令劉鎮湘趕緊行動,「國防部」卻不失時機地發急電幫倒忙,估計那電報又是郭汝瑰起草而老蔣或顧祝同簽發的,電報大意是說第七兵團未過運河,已失相當力量,而且這樣凌亂,恐繼續西進,被解放軍尾追,陷於潰散,所以還是在碾莊圩略加整頓,如能擊退敵人再走亦可。

劉鎮湘有「國防部」電報撐腰,當然更不肯走了:「既有命令,為什麼還要走,打垮了敵人之後再走不好嗎?反正是要打的,為什麼一定要到大許家再打呢?」

上邊有司令劉峙,下面有軍長劉鎮湘,二劉都想採用豬的戰術,黃百韜的「烏龜戰法」也就成了鏡花水月,他只能對著陳士章欲哭無淚:「反正是個完,突圍做什麼?送狼狽樣子給邱清泉看著快意嗎?不如在此地一個換一個地打下去,最後不過一死,也對得起黨國和總統、總長,叫黃埔同學看看,也好鼓勵他們以後不要再鉤心斗角地只圖私利。萬一黨國轉危為安,也是我們的貢獻。」

黃百韜想戰死,陳士章卻不肯陪葬,他丟下黃百韜自己跑掉了,他跑掉的唯一意義,就是向杜聿明和文強報喪,文強在《口述自傳》中回憶:「碾莊圩沒有什麼炮火的聲音了,黃百韜十幾萬人已經失敗了,二十五軍的軍長陳士章從碾莊圩逃過來了,他告訴我們,黃百韜自殺了。」

黃百韜飲彈自盡,杜聿明在《淮海戰役始末》認為老蔣應該負主要責任,李彌和邱清泉救援出工不出力也該受罰,他和劉峙都是有心無力——老蔣有時候會越過他們直接給各兵團司令甚至軍長下電令,徐州「剿總」的正副司令,倒成了多餘的。

杜聿明的說法是否屬實暫且不論,熟悉那段歷史的讀者諸君一定會對黃百韜的「烏龜戰術」和劉峙的「豬論」有一個公允的評價:在您看來,如果劉峙早一點放棄「豬的戰法」而採納「烏龜戰術」,黃百韜是不是能晚一點被殲滅?您給劉峙和黃百韜的戰略戰術水平,分別打多少分?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b70868ff1c1333b50efbe5d0718115b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