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熱咳喘、高熱煩渴、濕熱痞滿、熱致胎動不安,這味中藥全搞定

2022-06-16   本草世界

原標題:肺熱咳喘、高熱煩渴、濕熱痞滿、熱致胎動不安,這味中藥全搞定

人生病發燒,想的第一件事情肯定是把溫度降下來,除了物理降溫的方法外,更多的是打退燒針或者吃退燒藥來退熱。

那麼在我國古代,還沒有退燒針的時候,病人發燒發熱或體內火盛要怎麼辦呢?答案還是用藥物,這裡的藥物是中藥。

今天我們來認識一種清熱的中藥,它不僅清熱解毒,燥濕瀉火,還能止血安胎,它就是黃芩。

黃芩是唇形科植物黃芩的乾燥根莖,性質苦寒,具有清熱燥濕、止血安胎的作用。臨床上黃芩常有以下用途。

1.暑濕暑熱所致胸悶噁心、濕熱痞滿、泄痢

黃芩苦寒,寒能清熱,苦能燥濕,而黃芩又入肺經、膽經、脾經、胃經、大腸小腸經,特別適宜清泄肺胃膽及大腸之濕熱,以改善暑熱、濕熱證所致胸悶噁心嘔吐,或大腸濕熱之瀉痢,濕熱黃疸之症。

現代藥理學研究表明,黃芩水煎劑具有廣譜抗菌的作用,對多種病菌具有抑制作用,同時具有解熱、降壓、鎮靜等作用。

2.肺熱咳嗽,高熱煩渴症

黃芩苦寒、又主入肺經,善於清泄肺部實熱,肺熱所致咳嗽濃痰,單用黃芩可見療效。當然還可以配伍桑葉、杏仁或者半夏之類的清肺止咳之品,共奏療效。黃芩苦寒泄熱,中焦和上焦熱盛所致諸症,如高熱煩渴、面赤舌燥等,黃芩均可入藥。

3.熱毒瘡癰,血熱出血

黃芩苦寒,善於清熱瀉火解毒,同時可涼血止血,可以用於治療熱盛所致血熱妄行吐血、便血或其他出血症。

也可用於治療火毒熱盛所致癰腫瘡毒,常與梔子、黃連等藥配伍。熱毒所致痔瘡便血,黃芩配伍槐花大黃,可起到瀉火止血消腫的作用。

4.胎動不安

黃芩具有清熱涼血安胎之功,可用於血熱所致胎動不安或者腎虛有熱所致胎動不安。可根據具體情況,配伍不同藥物,以達效果。

黃芩的功效因炮製方法不同而不同,清熱解毒瀉火多生用,而安胎則需要炒用,止血則需要炒炭使用。同時須得注意,黃芩苦寒,易傷脾胃,脾胃虛寒虛弱之人不要食用黃芩。

【本圖文由「本草世界」新媒體獨家原創出品。作者阿朵,未經授權,請勿轉載、複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