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雷克薩斯為首的二線豪華品牌,價格還能再降20%

2023-12-21     汽車扒一扒

豪華品牌不分一二線,所謂的二線豪華品牌,只是無法用品牌價值來換取利潤而已。

如果非要按照傳統的定義方式,BBA是第一梯隊、10萬-20萬級的雷克薩斯、凱迪拉克、沃爾沃屬於第二梯隊,第三梯隊的豪華品牌已經被嚴重邊緣化。

謳歌、英菲尼迪、捷豹、DS屬於典型的第三梯隊產品,原因是降價也換不回來銷量,也失去了豪華品牌最核心的競爭力:溢價能力。

豪華品牌的本質不是產品力,而是品牌帶給用戶的「劃圈層」體驗感,BBA的用戶群體在拿到車鑰匙的一瞬間就已經感覺自身非常優秀。

但其實本質上來說,A4L、3系、C級這些車型根本不具備真正意義上的產品力,品牌才是它們賣貨的核心支撐力。

今年下半以來,中國的電動化發力兇猛,不斷衝擊20萬以上細分市場,以高階自動駕駛輔助、800V、快充、智能座艙、豪華氛圍幾個核心關鍵點,對20萬-35萬級市場發起猛攻。

譬如說已經凸顯銷量成績的AITO M7,連續數月銷量超過萬台,成為25萬以上SUV市場中的當紅炸子雞,靠的就是出色的產品力和品牌價值。

中國品牌能有什麼品牌價值?這是很多人不屑一顧的反問。

但事實上,的確有很多人用行為在支持自主品牌,包括但不限於騰勢、坦克、理想、蔚來系產品,20萬以上中國品牌的銷量占比攀升迅速,說明中國品牌在高端用戶群體看來,價值感在不斷提升。

之所以銷量提升明顯,主要原因是在產品方面表現出來更強的競爭力。

比如說最近登場的幾台車型,星紀元ES、極氪007、智界S7等車型,無論是智能座艙、性能還是基本表現力,都要比同價位的BBA更加具有實力。

一線豪華品牌單論產品力,在30萬以內市場已經無法和自主品牌直接抗衡,因為電動化產品面對燃油車,真的難以讓人抗拒,擁有強大品牌號召力的一線品牌尚且如此,無法通過品牌價值很好盈利的二線豪華品牌更是慘澹。

尺寸逼近全尺寸的英菲尼迪QX60,終端價格降到30萬左右銷量表現依然不佳,凱迪拉克CT5的終端價格已經降到20萬左右,另外當年所謂的神車雷克薩斯ES的終端價格更是跌到23萬左右。

價格滑落的核心原因,就是因為產品不被用戶認可,最先體現在銷量上,用價格換銷量是終端最先做出的決策。

說白了,二線豪華品牌既沒有品牌,也沒有產品力,所以按照目前中國品牌的反撲速度,二線豪華品牌的價格還有很大的下調空間。

畢竟說到底所有的豪華品牌都是建立在普通品牌之上,生產成本其實並不高,比如說英菲尼迪和日產,凱迪拉克和通用,雷克薩斯和豐田,豪華車型的生產成本本就不高。

所以我們聊二線豪華品牌,想要生存依然要走低價格路線,畢竟對於更多用戶群體來說,未來的市場競爭激烈,二線豪華品牌會被中國智能化產品繼續替代,想要生存只有降價。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b619b44370deec4b371056327f8fc29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