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日冬至,老人說「最怕冬至是晴天」,冬至晴天啥預兆,不好嗎?

2023-12-21     以文溫暖三農

原標題:明日冬至,老人說「最怕冬至是晴天」,冬至晴天啥預兆,不好嗎?

導讀:明日冬至,老人說「最怕冬至是晴天」,冬至晴天啥預兆,不好嗎?

明天就是冬至了,冬至是「日南之至,日短之至」,就是說在冬至節這一天,太陽直射南回歸線,造成的影響就是北半球時間最短,黑夜的時間最長,白天的時間最短,過了冬至節以後,氣溫逐漸增加,這些都有農村的老話來應驗和說明,那就是「吃了冬至面,一天長一線",就是說過了冬至節這一天以後,白天的時間逐漸增長,到了夏至節以後,白天的時間最長,夜晚的時間最短,就是這樣循環往復交替。

冬至是農曆24個節氣當中的第22個節氣,一般交節的時間在12月21號至23號,2023年的冬至就是在2月22日進行交節,是農曆的冬月初十,根據這個情況,就是農村說的2023年的冬至是屬於「早冬至」。

冬至節這一天,曾有一句老話叫做「冬至大如年」,在冬至節這一天,人們會進行祭祀,敬老納福,南方人吃餃子,南方人吃湯圓,就是為了增加熱量,還有一句老話叫做」冬至前後,凍破石臼」,也就是說明在冬至節前後是氣溫最寒冷的,連農村沖的石臼凍破了,可以想像出寒冷到什麼程度。

對於早冬至,按照農村的說法,就是冷空氣提前到來,氣溫會變得非常的寒冷,結合近段時間的情況來看,北方地區多數地區已經下起了大雪,出現了「雪堵門」的情況,在家或者是外出的時候,要做好防寒保暖的準備。

在農村有老人說「最怕冬至是晴天」,為什麼怕冬至是晴天的,有啥預兆,我們來看一看能不農村有哪些老話進行充分說明。

一、冬至晴,一冬晴

從這老話來理解,就是冬至節這一天是晴天,那麼一個冬天都會是晴天,冬天都是晴天,那就屬於暖冬,反過來說,如果冬至節這一天下雨,那麼就會屬於冷冬,因為「冬至雨,一冬凌」,就是說如果冬至節這一天下雨,那麼這個冬天都會非常的寒冷,這裡說的「凌」就是指屋檐上結的冰」凌」,說明氣溫很低。

按照農村的老話來說,「該冷不冷,該熱不熱,不成年景」,暖冬對農業生產影響非常的大,溫暖的冬天會導致冬小麥旺盛生長,而且造成土壤乾旱,使越冬農作物受到影響,造成減產,而且冬天不冷,就是暖冬,曖冬凍不死田地裡面的病蟲害,會導致在2024年病蟲害高發,嚴重影響農作物的收成。

二、冬至不冷,夏至不熱

我們知道冬至和夏至是相對應的,按照農諺的意思就是說,如果冬至的當天不冷,那麼到了夏至節這一天天氣也不會很熱,如果在冬至節這一天是晴天,就是以後預兆著暖冬,如果夏至節氣溫不熱,對農作物的影響也非常的大。

到了夏至節氣,農作物所需要的天氣就是高溫高濕,農作物才會生長得好,如果夏季節不熱,那就會造成農作物生長溫度不夠,糧食不會飽滿,造成病蟲害,因此在冬至節這一天晴天不是好事。

三、冬至落一滴,冬天雨雪多

這句這句話也很容易理解,就是在冬至節這一天落一點雨,那麼這一個冬天的雨雪會非常的多,這也應驗了農村所說的「麥蓋三層被,來年枕著饅頭睡」,就是說如果冬至的雨雪非常的多,這妨礙犯了有利於農作物的生長。

在這樣的年份就是一個豐收年,因為大雪覆蓋在農作物上面,主要就是覆蓋在麥苗上面,可以為麥苗防寒保暖,防止麥苗被霜凍傷,而且雪融化以後,有利於緩解冬天的乾旱,這都是到越冬農作物所需要的水分。

雨雪天氣多,能夠凍死田地裡面的病蟲害,對2024年的春耕生產非常的有利,如果冬至節這一天下一點雨,對於2024年來說,就可能是風調雨順,五穀豐登,六畜興旺的年景。

四、清爽冬至邋遢年,邋遢冬至清爽年

這句話有些難以理解,我們來慢慢的分析一下,就是說在冬季節這一天天氣晴朗,路面乾燥,不會出現比較泥濘的邋遢路面,那麼到了過年的時候,春節期間就會出現雨雪天氣,春節期間天氣會很寒冷,影響人們的出行。

反過來說,如果在冬至節這一天下雨雪,路面非常的邋遢泥濘,那麼到了過春節的時候,會使天氣晴朗,路面乾燥,有利於人們走親訪友,還有利於人們外出旅遊,從這些農村俗語來說,都是希望在冬至節這一天下雨。

從雨巷裡來這些農村俗語來看,都是希望在冬季節這一天下雨不要天晴,如果冬至節這一天天晴,整個冬天就會是暖冬,不利於農作物的生長,而且到了春節的時候,還會出現雨雪天氣影響人們外出旅遊或出行走親訪友,因此按照農村老人的說法,就是在冬至節這一天「宜雨宜晴」

關於冬至節這一天,希望天晴,這個問題你是怎麼看的?歡迎在評論區交流討論。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b53ebea58849962bfaa1c2c9a246131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