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足18強賽首戰「全媒體獨播」,究竟為哪般?

2024-09-05     鈦媒體APP

文 | 體育產業生態圈

文 | 體育產業生態圈

再過一會兒,國足2026年世界盃預選賽18強賽(以下簡稱「國足18強賽」)的首戰就要打響,想必不少球迷已經在螢幕前做好了準備。

但這次,還沒正式亮相的國足,卻「過早」成為了輿論關注的焦點。

8月28日,愛奇藝體育率先發布了國足18強賽的直播預告,而其中一個字眼,立馬引起了廣大球迷的注意——「全媒體獨播」

愛奇藝體育的老用戶或許有印象,這幾年愛奇藝體育買到的諸如歐冠、網球大滿貫之類的頂級賽事版權,如果選擇獨播,一般的表達都是「全網獨播」

於是討論四起:「全媒體」的意思是,央視也不播嗎?

此後,足球圈內大V紛紛下場評論,指出這起事件大機率是和版權方的談判尚未達成一致,最終還是會播出的,「球迷們不必過度擔心」。

網上也流傳著一張前幾日央視五套的字幕條預告,顯示的正是9月5日的國足比賽的直播信息。

但隨著時間一點點流逝,遲遲等不來的官宣,讓球迷的焦慮再也壓不住了。「愛奇藝體育為了掙錢故意不給其它平台轉播」的聲音漸成主流,負面情緒也在愛奇藝體育將本場比賽列為付費轉播後達到了高潮。

而CCTV5和央視頻的節目預告中,國足18強賽的比賽信息靜默地消失了——據氪體了解,在下架前,這場比賽在央視頻的預約人數已有3.3萬次。

在央視頻的預告中,中國vs日本的時間段已被其它節目占滿。

在部分大V的引領下,球迷的不滿終於形成了難以平息的聲浪。

最終,中國足協官方微博貼出的比賽預告中,「轉播平台」下僅有一家「愛奇藝體育App」,讓所有猜測塵埃落定。

然而,這起看上去明白無疑的「愛奇藝體育獨播事件」,真的是大家以為的那樣嗎?

首先,最有必要澄清的一點是,到底是誰來負責國足18強賽直播版權的銷售?

事實上,亞足聯的比賽直播版權是由一家名為「Asia Football Group」的公司全權代理的,據其9月4日的公開聲明顯示:在中國大陸地區除新愛體育(愛奇藝體育)已獲授權外,其他任何機構均未獲授權傳播十八強賽賽事節目。

這也就意味著,不管是愛奇藝體育,還是其它接洽的平台,都只是國足18強賽的獨立買家。對於亞足聯的報價,愛奇藝體育接受了,而別家最終沒有接受。

就這麼簡單。

那麼,既然愛奇藝體育是中國大陸唯一的買家,它使用「全媒體獨播」的字眼宣傳自己,就沒有什麼值得指摘的。

所以罵「愛奇藝體育不賣給別人版權」,就有些驢唇不對馬嘴了。

至於這個謬誤信息是怎樣傳起來的,一些足球大V的以訛傳訛顯然要負責任。

而最讓球迷不滿的一點可能還是,必須花錢才能看國足。

據各平台公開信息,在愛奇藝體育App上購買本場比賽,需要8元;而和愛奇藝體育達成內容合作的抖音,則需要「99鑽」——安卓手機端需要9.9元,蘋果手機端則需要15元左右。

很多從業者也表達了自己的態度:當年體育版權高企之時,付費觀賽就令觀眾避而遠之,最終讓轉播方和球迷落得個雙輸的結果。如今處在聲譽低谷的國足公共形象本就不佳,「看球支持居然還要花錢?」

但應該意識到的是,愛奇藝體育作為一家商業媒體平台,第一要務始終是保持收支的平衡。從前面的敘述已知,亞足聯對18強賽顯然開出了不菲的高價,因此,我們不能苛求讓花了真金白銀的愛奇藝體育拋棄最起碼的生存邏輯。

另據氪體對國足商業價值長期以來的跟蹤,品牌主如今對於國足的態度也相當謹慎,這就導致轉播平台指望賣廣告完成回本,同樣是不切實際的想法。

所以,通過公司自身的營收測算定價,買賣由人,是再正常不過的商業行為。之前巨額版權壓死一眾巨頭的故事還歷歷在目,讓想看的球迷花一杯飲料的錢幫自身回回血,遠不是什麼「貪得無厭」的操作。

當然,以球迷的視角來看,觀賽的花銷自然越小越好。但話說回來,如果愛奇藝體育也放棄購買,中國大陸無一家官方轉播商,難道就是我們希望看到的局面嗎?

而對於國內的媒體平台來說,都值得思考的一件事請則是,當大家都在不惜代價哄搶世界盃等頂級大賽、卻對於中國隊自己的比賽「斤斤計較」,這樣是否真能促進國內形成良好的觀賽文化?

還有人說「免費盜播比比皆是,誰稀罕付費轉播。」

首先,盜播是違法的。2023年1月1日起施行的新修《體育法》第52條第二款就規定:「未經體育賽事活動組織者等相關權利人許可,不得以營利目的採集或者傳播體育賽事活動現場圖片、音視頻等信息。」

2021年6月1日起施行的新《著作權法》也提到,體育賽事節目只要被定義為符合獨創性的視聽作品,均可以被著作權法所保護。

此外,更現實的邏輯是,一旦盜播大肆橫行,媒體因賺不到錢紛紛撤出體育行業,對中國體育的傷害才是真正的「滅頂之災」。且盜播鏈條中,大量涉黃涉賭廣告內容對人的荼毒之深有目共睹,一個充斥著色情、賭博窗口的播出介面,又怎麼可能是優秀的視聽服務?

歸根到底,輿論的激烈反應最終又會回到那個核心的問題:「為國足花錢,到底值不值?」

某種意義上,這其實是個無解的「天問」,因為覺得值的人就不會這麼問;而覺得不值的,就算免費播出又有多少真得願意收看呢?

氪體前不久剛剛專門報道過美國NFL因為轉播壟斷遭到240萬用戶集體起訴一事。要知道,在大洋彼岸,看一場球的花費可遠遠不是一杯飲料錢就能解決的。

在那篇文章里我們已經談到,美國體育的極端商業化確實對消費者造成了傷害,但與之相對的是,中國體育商業化土壤的貧瘠,也對中國職業體育的可持續發展有害無益。

當然,說一千道一萬,一切的根源還是國足賽場上的表現。真能踢出精氣神來,不愁沒處轉播;而越踢越拉胯,就算亞足聯賣白菜價也將無人問津。

所以,自己的命在自己腳下。中國男足,請玩命戰鬥!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b3b179314c27c3ebea327139f50aee2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