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年前,朱雀市場販桃往事

2019-07-17     貞觀



最近桃子上市,母親每隔幾天就會從早市上買回來一些桃子,有毛桃還有油桃。吃著這些或軟或硬的新鮮桃子,我就想起20年前,我去批發市場賣自家桃子的經歷。那時的西安,在我的印象里,就是一個鬧哄哄的巨大的農貿市場。

1

2000年前後,交易市場還不夠發達,更沒有現在的網絡銷售,想要桃子賣個好價錢,果農們只能把果子拉到省城西安,在一個叫朱雀市場的地方銷售出去。所以那時候去西安發桃,成了果農在夏季里一項重要的經濟營收活動。

西安地勢低洼,所以那時候去西安叫下西安,記得第一次聽這個說法,我還以為到西安去就是下一個長坡那麼容易,後來才知道沒這麼簡單。

在當時的關中農村,除過蘋果之外,桃子也有很大的占比。暑假伊始,桃子大面積成熟,其中有一個品種叫晚五四,我家種的就是這種,個頭極大,利核,成熟後之後從中間很容易掰開,白色的果肉里爬著一條條紅紋路,味道甜中帶酸,變軟後,酸味幾乎完全消失,只剩下飽含甜味的汁,吃起來十分過癮。



圖 | 網絡

一般下午四五點,吃完午飯後,稍微歇息一下,大家就得趕到地里摘桃。天氣很熱,桃毛亂飛,人的脖子是最難受的地方。我家當時只有二十來棵桃樹,但那幾年桃子的產量卻十分可觀,幾乎每天下午都能摘到四到六筐,桃子很沉,每筐有五六十斤,筐子裝得滿的話能到七十斤,一個成年人對付一筐桃子也很吃力。所以,在暑假裡,我們這些半大小子就派上了用場,成了得力幫手。

桃子裝筐後,用架子車拉回家裡,接下來的就是等待發往西安的大貨車了。這些十幾米長的東風大貨車都是私人的,司機根據桃農的筐子數量收取運費,當時一隻筐子好像要收五塊錢。大貨車到後,大家就互相幫忙把裝滿桃的筐子一隻只搬進車廂里,筐子要壘幾層高,跟貨車外圍的鐵框架一般齊,再用大麻繩摟緊。



圖 | 網絡

車廂滿上之後,要去發桃的人就一個個爬上車,他們會坐在車廂的最上面,屁股下面是帆布,帆布下面是一截一截木板,木板下面就是桃子。這些發桃人,有男有女,有老有少,每個人的臉上都泛著一種難抑的興奮的光彩——要去西安了,要去掙錢了,誰能不興奮。

之後,大貨車從村裡出發,經過兩三個小時的跋涉,才能到西安。當載著一車桃和人的大貨車行駛在西安這座大城市的寬闊柏油馬路上時,它便成了一道獨特的風景。

2

進了西安城,車開到某一處,大家就得從車頂上下來,因為這樣一是存在很大的安全隱患,二是不符合城市的交通規範。我記得曾經有一趟桃車就被交警攔下來,司機被叫過去先批評再罰款,讓大家乾等了一兩個小時,最終影響了那次發桃的收入。所以快到那些交通管制嚴格的地方時,人群里會有一個人發出一道命令——來,大家都下來吧,於是大夥紛紛跳下車廂,沿著馬路走上十來分鐘,等過了那段路,再一個個重新爬上車頂,繼續保持那種惹眼的風景,朝著已經不遠的目的地過去。

到了朱雀市場,天色基本暗了下來。為了搶占有利空間,人們爭分奪秒地把桃子卸下車來,擺好,再把每隻筐子上面的桃子整飭整飭,讓最好看的桃子處在最顯眼的位置上。等市場頂棚上耀眼的燈光打下來時,一場盛大的交易便拉開帷幕。

隨著時間的推移,市場裡的人越來越多,嘈雜聲也越來越大。那時候機動三輪車還很稀少,桃販們幾乎都是拖著自己的人力三輪車走進來。他們大部分是男人,也有一些女人,還有相當比例的操著南方口音的人,他們一進來,此起彼伏的討價還價聲就像水一樣蔓延開來。



圖 | 網絡

桃販們會先在市場裡轉上幾圈,摸摸當晚桃子的底。等掌握了基本的情況後,就會站在一個比較鍾意的攤位前問價,桃農會依據自己桃子的品質給出一個稍稍高出行情的價格,桃販再還價,來去幾個回合。大部分情況下可以成交。

那些一邊東張西望、一邊問價,而自己又不給價的桃販基本還是在打探行情的,要麼他也許壓根沒看上你的桃子,只是順便問問。當然,也有談了多次最後價格沒談攏成交失敗,桃農目送桃販惋惜走開的情況。不過還有一種情況,就是那個惋惜的桃販過了一段時間又折回來,讓你再殺殺價,這說明這個桃販是真看上你的桃了。

桃販的三輪車一般也就裝個兩三筐桃子,所以,一個晚上一家桃農至少會和兩三個桃販交易。有時候桃農帶貨太多,桃販也多,大家七嘴八舌,大人們周顧不上,有些桃販也跟我們這些半大小孩談起生意來。

記得有一次,父親有事出去了一會兒,我一個人盯著自家的幾筐桃子,這時一個中年男子走過來,問我價格,還給我出了一個不錯的價格,但因為父親不在,我不拿事,他等不及就走了。後來父親回來,也說那個價好,那天晚上,我一直在人群里找那個中年桃販,但他再沒出現。

3

晚上九點前後,是交易的高峰期,很多生意都是在這個時間段完成的。

剛到市場那會兒,大家的情緒好像還沒到位,當天桃子的質量和價格好像還處在一種朦朧的匹配關係中。到了晚上九點鐘,一切試探已經完畢,桃農的果子幾斤幾兩桃販心裡已經門清,價格已被限制在了一個極其有限的商討範圍內。

十點之後,大部分桃子已經裝上了桃販的三輪車,他們帶著滿意的神色,一邊抽著煙,一邊推著車子離開。到了十一點,桃農幾乎把所有的桃子都批發出去了。那時候水果是緊俏商品,根本不愁批發不出去,只要價格謙虛點,總有人要,但往往還會剩下三五個人的幾筐果子杵在原地,這時候,大傢伙會幫著一起推銷。



圖 | 網絡

有性子敞亮的人會對著幾個還在市場內轉悠的桃販喊道:對了呷,就這個價了,趕緊拉走,不掙錢。這些桃販子是沒挑到自己滿意果子的人,他們顯得比較失落,但總不能空手而歸吧。下乘的果子也有價格優勢,也有消費群體,他們一般會在最後把果子要上拉走。這對於桃農們來說,也是最優選擇,哪怕吃點虧。因為果子肯定是不會再拉回去的,運費再加上折騰根本不划算,何況桃子不易保存,顛簸幾次爛了就只能當垃圾倒掉。

4

發完桃後,這時候的大家都飢腸轆轆了。於是在一個熟悉附近的人的帶領下,一幫人走進一家麵館,掏出批發桃子換來的錢,叫上幾碗油潑麵,大快朵頤起來,我們這些孩子也能吃到喜歡的炒麵。

飯畢,人們一個個地鑽進車廂里,空了的筐子被一隻只疊起來擺放在一個角落,車廂里空出來足夠大的空間,可以讓大夥在裡面休息。此時已經到了凌晨,幽深夏夜,空氣涼爽,司機會把馬力開足,以幾乎飛行的速度在馬路上馳騁。大人們已經在車廂里打起鼾來,而這時候的我們,會在充斥著桃味的車廂里,欣賞這座城市,眺望遠方燈光璀璨的令人遙想的風景。


作者:鼠爸

陝西人

版式設計:霹靂

請關注貞觀新浪微博:@貞觀club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avBWGWwBmyVoG_1Z-Q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