橋樑大事:滬通大橋北引橋首座連續梁合龍、金陽河特大橋穩步推進

2020-03-17   橋樑網

01

滬通長江大橋北引橋首座連續梁成功合龍


3月16日凌晨,經歷4個小時夜間奮戰,滬通長江大橋北引橋跨振興北路連續梁中跨合龍段順利完成。此次澆築的連續梁,總長112米,共分31個梁段,是標段內架梁通道上率先經過的控制性工點。


「跨振興北路連續梁原計劃2月底合龍,3月初過架橋機,受疫情影響,現場停工近1個月。」項目負責人介紹,自復工以來,項目部倒排施工計劃,進一步優化施工方案,加大資源要素配置和激勵措施,創建了復工復產突擊隊,確保現場歇工不歇作業,緊咬年度目標不放鬆,確保將疫情耽誤的工期搶回來。」目前,全線剩餘9座連續梁均在緊張有序抓緊施工,在保證疫情和安全質量可控的前提下,全力以赴推進施工進度,確保年度任務目標順利完成。

新建鹽城至南通鐵路南通西至張家港段同步實施工程作為鹽通鐵路的延長段,正線全長約24.3公里,分為2個標段。通張鐵路Ⅰ標段位於平潮鎮,正線長6.97公里,線路北起在建滬通鐵路南通西站,自南通西站兩側分別單線引出,由左線跨越滬通高鐵合為雙線橋後接入滬通長江大橋,其長江大橋北引橋橋墩均在30米以上,超過40米橋墩多達26個,最高達到44.35米,均為空心墩,墩身施工周期長、高空作業安全風險高。管段內包含10處連續梁、2組道岔連續梁和6處門式墩,目前門式墩已經施工完成。該鐵路建成之後將銜接鹽通鐵路與蘇南沿江鐵路,有效縮短蘇北地區與長三角地區時空距離,促進沿線經濟發展。(來源:揚子晚報網)


02

濟南鳳凰大橋下部結構完成大半

建設中的濟南鳳凰大橋自2月15日復工以來,目前,大橋下部結構完成了85%,正在進行梁段拼裝以及頂推前的準備工作。鳳凰大橋還創造了多個世界之最,總用鋼量達到11.4萬噸,相當於2.5個鳥巢外部結構的用鋼量,而單單三個鋼塔的用鋼量就等於兩座艾菲爾鐵塔。

橋樑大事:滬通大橋北引橋首座連續梁合龍、金陽河特大橋穩步推進

鳳凰大橋採用的是三塔(鋼塔)自錨式懸索橋,跨徑組合分比為70米、168米、428×2米、168米、70米,南北側水中引橋跨徑組合分別為3×70米和4×80米。全橋共三座A型主塔,兩座邊塔和一座中塔。

鳳凰大橋南起鳳凰路與荷花路交叉口,依次跨越邯濟至膠濟鐵路聯絡線、南水北調工程濟東明渠後繼續往北,在小河套村向西北方向延伸,跨越黃河後與國道220平交。項目全長6683米,其中跨黃河主橋和引橋長3788米,公軌合建段寬61.7米。大橋採用了「公軌同層,軌道居中」的設計方案,集約利用過河通道資源,降低工程規模,節省工程投資,併兼顧景觀效果及行車安全。(來源:齊魯晚報)

03

宜昌伍家崗長江大橋建設項目復工

3月16日,宜昌伍家崗長江大橋建設項目正式恢復作業。


伍家崗長江大橋計劃總投資32.33億元,工程為主跨1160米懸索橋,一跨過江,雙向六車道,建設里程約2.8公里,橋寬31.5米,2019年大橋已完成主塔施工及先導索架設。

在建設現場,疫情防控工作流程圖擺在醒目位置,出入口門禁設置智能人臉識別測溫儀,每位工人進出首先監測體溫。霧炮車對施工作業區、辦公區、生活區等全域消殺消毒。據介紹,該項目已返崗管理及後勤人員共35人,支架作業工人到場90%。正式復工後,建設者首先開始北岸引橋支架拆除工序,有序啟動牽引索架設及散索鞍安裝工作。

據了解,伍家崗長江大橋是宜昌市首批重點城建復工項目。預計到3月底,該市重點建設項目復工率將達60%。(來源:湖北日報)


04

四川金陽河特大橋建設穩步推進

3月15日,四川金陽河特大橋橋墩上,工人正在進行施工,大橋建設穩步推進。金陽河特大橋位於四川省涼山彝族自治州金陽縣縣城以北,起於城東繞城公路上,止於縣城對岸木臘溝,與國道G356線改建公路和規劃的金陽新區城市道路相連接。金陽河特大橋橋跨布置為(19.38+3×22米)預應力現澆箱梁 +(106+2×200+115+40)米連續剛構,主橋長661米,全橋長757.7米,橋樑寬度16米。共有9個橋墩,其中最高的6號主橋墩高達196米,位居同類型墩柱世界第一。

大橋建成後,將連接金陽新老城區。通車後將助力當地脫貧攻堅和經濟發展。(來源:中新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