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經:人生最好的捷徑,是從現在就開始行動。
在很多人的心性中,有一個極大的弱點,那就是總處在幻想之中,幻想著自己能夠如日中天,能夠在短時間之內找到一種讓自己擁有名利的方法,也是所謂的捷徑。
但是人生最大的捷徑,就是從當下開始做起,而只想走捷徑的想法,卻會遇見人生最長的彎路。
在古代的時候,南安有一座雄山,山上有飛瓦岩,據傳說:當初有僧人想在山上建一座寺廟,在山上砍伐樹木,但是擔心山高路遠,運瓦非常困難,而大批量的瓦材都囤放在山腳之下。
這個時候僧人就想出來這樣一個辦法,他對其他的百姓說:「我有飛瓦建房的法術,砌房的時候都不用工匠。」
很多百姓聽了不相信,期待著這個僧人的表演,後來約定表演的日子到了,遠近趕來觀看的有幾千人,這個僧人就假扮成奴僕,挑著瓦片往山上就走。
很多人看到有人挑著瓦片往山上走,他們也想早一點看到表演,都爭著每個人帶一些瓦塊上山,沒過多久,瓦塊全部被搬完了。
這個時候,僧人走到山上笑著對大家說:「我的「飛瓦法術」也就是這樣罷了。」
在這個故事中,僧人「飛瓦建屋」的法術雖說是一場鬧劇,但是懂得變通的智慧卻不得不讓我們佩服。
而從另外一個角度來看,這就好像是很多人的思維方式一樣,大家都期待著人生有一種「飛瓦建屋」的法術,能夠讓自己快速獲得想要的名利。
但是殊不知,人生最好的法術就是從現在開始「搬瓦",一點點的去積累。
《道德經》中說:合抱之木,生於毫末;九層之台,起於累土;千里之行,始於足下。
很多人所期望找到的捷徑,其實會讓你的人生走更長的彎路。
因為這個世上根本不存在捷徑,即便是有捷徑,也只是在短期時間找到一些相對占便宜的方式而已。
如果想要取得一定成績,最重要的規律就是在某一個行業經過長久的時間沉澱,一點點的積累,才能達到自己所期望的狀態。
如果沒有時間的沉澱和歷練,所有的捷徑都於事無補,如果一個人忽略了這一因素,一味的想尋找捷徑,因此失去了沉澱的心性,那麼在任何領域都難以做出想要的成就。
這會讓一個人把一生的時間都浪費在追求捷徑的虛妄之中,難以取得成就,這樣的人生不就是最大的彎路嗎?
浮躁的心性,是一個人生最大的忌諱。要有一種「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的探索精神,探索的是人生的真諦,用匠心精神去對待自己的人生,在一個行業之中去沉澱下來,摒棄浮躁。
古人云:「性燥粗心者一事無成,心平氣和者百福自集。」
這句話的意思就是說:「心性急躁,粗心大意的人,什麼事情都做不成功,性情平和,心態從容的人,幸福自然會降臨到他身上。」
一個心浮氣躁的人,通常會急於求成,而急於求成的人通常又會粗心大意,粗心大意的結果卻是功敗垂成。
人生欲速則不達,便是這樣的一個道理,多一些匠心精神,多一些耐心,讓人生去除一些浮躁之氣,這就是人生最好的捷徑。
少一些異想天開,任何事情沉澱下來都會變得更加的順利,而且當你沉澱下來的時候,你所期待的那些狀態,自然而然也會到來。
曾國藩曾經就說:「人生的富貴都是上天早就註定的,你只管去努力的求取學問,當時間到來的時候,一切自然能夠水到渠成。如果缺乏了一個歷練的時間,即便心急也於是無補。」
本文由國學書舍原創,看了這一篇章的智慧,您有什麼不一樣的感悟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