純小白家庭能為孩子的英語啟蒙做些什麼?這份學習指南請收好

2019-10-23     毛媽Carol講繪本故事

寫在前面

放假的時候,和不少的粉絲聊了聊,發現很多地方的爸媽們都在苦惱著怎麼給孩子進行英語啟蒙。

因為,在義務教育中規定小學三年級才開始學習英語。

但在一線城市、較發達的地方、私立學校,小學一年級,甚至幼兒園就開始上英語課了。

如果真的等到三年級才跟著學英語,就比那些從小就開始的孩子要落後很多。

為了挽救這個差距,不少家庭都在考慮提前給孩子進行英語啟蒙。

可是自己英語水平沒有很好,周邊機構的不完善,線上課程買了一堆不會用……

小白家庭想要進行優質的英語啟蒙,真的那麼難嗎?

英語啟蒙用的是碎片時間

在走訪的過程中,很多父母都反映了一個沒時間的問題。

因為在他們的印象當中英語啟蒙是需要花費很多時間,起碼半個小時到一個小時。

這就混淆了英語啟蒙和英語學習的概念。

啟蒙不等於學習,啟蒙是預熱,是給學習帶來興趣,提高孩子對英語熟悉感。

因此,英語啟蒙不必做到像學校學習一樣專業授課。

只需要每天10分鐘或者15分鐘,甚至在日常的碎片時間裡都能完成。

走在路上看到的標語,出現在書上的單詞,身邊的標籤,這些都是可以隨時啟蒙的地方。

再加上現在公眾號裡面各種的免費音頻資源,每天只需要一點時間,都能給孩子帶來大不同。

啟蒙環境必備——書、書架、檯燈

在我們訪問中,發現不少的家長會因為覺得孩子還不能看懂,就放棄購買英語類的書本。

其實正是因為周遭沒有英語書,孩子就越少接觸英語的機會,就越難有機會對英語有學習的興趣。

一本書的壽命其實很長的,孩子今天可能還不感興趣,但不代表他們明天不會拿起來看。

我們不能做到讓孩子對書本立刻產生興趣,但我們能做到的在孩子有興趣的時候一定有書可讀。

同時為他們配備一個屬於他們的地方,一個放書的角落。

孩子隨著年齡的長大常常會待在屬於自己的地方,不要把這個地方讓給手機,給他們一個圖書角,讓讀書變成他們的日常。

還可以在他們床邊放上一盞檯燈,告訴他們,你可以看幾分鐘的書,晚一點睡覺。(根據孩子的年齡情況而定)

畢竟大部分的孩子都有用不完的精力,讓他們自己看看書,或者陪他們一起看,只要能晚睡他們什麼願意做。

識字是通過反覆看形成的記憶

早在上學之前,我們就認得不少的字。

我們不僅知道字的形狀,還有知道寫法,知道字的意思。

《朗讀手冊》中就提到:寫作和說話都是一種模仿的經驗,耳朵聽到和眼睛看到的文字,會變成我們說出來的話或寫出來的文章。

幾乎每個人都是通過眼睛的觀看而記住如何拼寫的,而不是通過一些規則學會單詞的拼法。

孩子越常從句子和段落中閱讀文字,他們拼寫正確的幾率也越大。

相反,孩子閱讀得越少,他們見過的詞就越少,對於詞的意義和拼法也越不確定。

通過反覆地看,產生熟悉,最終才能完成書寫的過程。

書本,就是提供給孩子反覆翻看的地方。

不要擔心我們的孩子在看書的時候是瞎看,覺得他們不懂書上的內容和意思。

其實,看本身就是一個吸收的過程。

看得越多,吸收得越多,留下的印象就越深刻,輸出就越自然。

原版動畫是很好的學習工具

對於原版動畫,大部分父母都會關心:

第一,我叫孩子看原版動畫,他們會跟我說看不懂。

第二,原版動畫下面的字幕應該是中文還是英文,還是沒有。

相比於書本和音頻,孩子會更傾向於看動畫片,因為畫面更有趣。

但是家長會下意識地強調原版動畫的英文屬性,問孩子看不看得懂。

事實上,即便是中文動畫片孩子也不一定能百分百理解,但是這不妨礙他們看得津津有味。

孩子願意看動畫片,我們就不需要去強調「看明白」這個問題。

如果孩子說這個語言我聽不懂,你只需要告訴他們:這部外國的動畫片很有趣的,很多外國小朋友都很喜歡看,你看看是不是真的那麼有趣。

如果你找到的資源是有英文字幕的,就更好了。

在芬蘭,電視台播放的節目有50%是外國節目或影片。

芬蘭的孩子想要看節目,就必須藉助字幕,而且要看得足夠快,才能夠了解播放內容。

因此,9歲大的孩子會為了要看懂電視,急切地學習認字,同時他們也通過看電視學會了很多字。

所以,看原版動畫不需要太在意孩子懂不懂,動畫就是通過畫面表達內容的。

有聲書、朗讀錄音、點讀筆都是得力的幫手

小白家庭最重要的問題就在於,英語基礎差沒辦法跟孩子用英文互動。

自己不會讀,也不能全認得那些單詞,要怎麼親子共讀呢?

一個媽媽分享的做法是,給孩子讀之前,自己先過一次。

遇到不懂不會的單詞就去查它的發音,自己弄懂了再跟孩子一起讀。

這是一種做法,但很多家庭都不一定有這樣的時間和精力,特別是一天工作下來那麼累。

所以,現在有很多的書本銷售時都會附帶音頻,或者會點讀筆。

因為有了這些我們就可以和孩子一邊聽音頻一邊看書。

雖然這樣比不上爸爸媽媽親自讀的效果好,但是聊勝於無。

在聽音頻前,爸爸媽媽可以先大概了解故事的內容。

和孩子一起看時,先讓孩子根據每頁的畫面猜測劇情的發展。

聽完音頻後,再就故事進行互動,孩子可能有疑問,也可能發現新的東西……

這樣一個流程下來,即便大人不能用英語讀,孩子也能享受到樂趣。

嘗試朗讀,反覆朗讀

雖然有這些好幫手,但如果爸爸媽媽能親自朗讀就更好了。

在平時的相處中,我們一定會知道孩子最喜歡聽的故事是哪一個,那麼我們可以就學習這一本。

一個在幼兒園開展的為期8周實驗揭示了:孩子一開始的閱讀興趣是由對書本的熟悉程度來決定的。

工作人員將書本分為了三個部分,一類是老師經常讀的,一類是只讀了三四次的,一類是完全沒讀過的。

最後發現,孩子自己一個時最常拿的就是第一類——老師經常朗讀的書本。

研究人員認為,孩子在老師的朗讀中建立了對書本的熟悉,他們能根據自己的記憶完成獨立閱讀,這讓他們很有成就感,也能讓他們體會到閱讀的樂趣。

不要企圖與電子產品競爭

如果孩子想要玩手機,想要看電視,而我們想要他們看書,怎麼辦?

如果你說「故事或手機,選一樣!」孩子通常都會選手機。

就好像讓一個9歲的小朋友選擇「吃菜還是吃蛋糕」一樣。

但是我們可以給他們一個「選擇」。

「八點半以後不可以玩電子產品,因為會影響你的睡眠。但是你可以玩玩具,或者和爸爸媽媽一起聽聽睡前故事,都沒問題。」

不要讓孩子認為不能玩,是書本害的。

這樣只會增加孩子對書本的逆反心理,並不能引起他們的興趣。

最 後

小白家庭要給孩子英語啟蒙是不是很難?

答案是否定的。

因為啟蒙不是學習,不需要太專業的準備。

我們只需要提供給孩子一個合適的環境,給他們探索和興趣的培養。

等到他們足夠大的時候,學英語就是自然而然的事情。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aeYT_G0BMH2_cNUgw_7i.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