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秋風起,秋意濃
《醫林正骨》欄目由廣東省名中醫林定坤教授及其團隊傾力打造。
風起降溫,老朋友找上門
近期,冷空氣「發貨」,全國各地都迎來了斷崖式降溫。
不少許久未見的老朋友,又帶著復發的頸椎病,來廣東省中醫院頸椎病診療中心找到了廣東省名中醫、廣東省中醫院骨傷專科醫院院長林定坤教授。
老張就是其中的一位。
老張患有頸椎病多年,經常發作,年初因為頸椎病導致右手劇烈疼痛而來就診。病情在林教授的悉心治療和護養指導下,逐漸好轉。
「自從頸椎病不發作了,我的生活快樂多了。」老張在上半年最後一次複查時笑著對林教授說道。
然而,就在前幾天,樂呵呵的老張又苦著一張臉來了。進門的時候,他的脖子僵僵的,頸部的活動明顯受限。
「林教授,我的頸椎又不好了!」老張捂著脖子,痛苦地說道。
晨起散步後,當晚頸部不適?
而後在詢問中,林教授得知老張每天晨起後,都會到江邊步行大半個小時,然後練習由林定坤教授所創編的「林定坤健體八段功」,每次練完都覺得身心舒暢,整個人精神多了!
但是幾天前,江風大了些,他在江邊步行完後有一陣著涼的感覺,特別是出汗後,風一吹,猝不及防就打了好幾個噴嚏,但是老張沒有過多在意。
第二天,他的脖子慢慢地變得僵硬,不太能自由地扭動頭部,到就診前已經發展到明顯疼痛的地步,於是他急忙來找林教授。
原是保暖不到位,受寒所致!
林教授仔細地檢查了他的頸椎,發現他的肌肉發僵,壓痛明顯,活動也明顯受限,並向左側彎突,判斷他是因為受了風寒,所以導致頸部肌肉緊張僵硬,活動不協調,關節錯位,從而誘發頸痛的症狀。
林主任採用理筋、調節手法和灸法治療,老張的僵痛當場緩解。
之後,再配合葛根湯內復和居家護養的措施,祛除風寒,防寒保暖,現已基本恢復正常,笑容又重現在了老張的臉上。
病例聚焦
劃重點
頸椎病發病的三個病機
林定坤教授認為,頸椎病的發病病機有三:一是筋骨失衡,二是氣血失和,三是兼邪積聚。
中老年的人群中,大多數有筋節退變或椎骨增生;但如果能夠維持相對的平衡,頸部可以處於穩態而不發病。
如果上述的三方面,有一方面病機存在,都可能導致頸椎發病。
劃重點
秋冬之際,筋骨病多發
本例的老張就是因為「兼邪積聚」而發病。
秋風起,江邊風大而冷,他沒有做任何的保暖措施就「頂風而行」,正是這一次發病的契機。
秋冬之季,自然界之風寒日增,氣機肅殺,陽氣收藏,而人體的氣血運行亦受影響,衛外之氣常趨向於里,皮膚不耐風寒,筋脈也較春夏之季較為僵硬。
內外環境的變化,使許多慢性筋骨病容易發作,頸椎病更是如此。
?
秋冬季節,頸椎如何護養?
一
防寒保暖
二
量身配枕
在秋冬季節更容易出現筋傷和關節錯位,需要有一個合適的枕頭來護頸。
林定坤教授一直強調「量身配枕」的重要性。好的枕頭,無能仰臥還是側臥,都能使頸椎維持於生理位置上,得到充分的休息,減緩退變。
三
導引練功
防治頸椎病,僅僅是走路散步等運動是遠遠不夠的,需要多做上肢的運動。
秋冬季節,天地間陽氣收藏,此時,更要適當增加一些輕柔的運動。
動則氣生,運動會使頸肩的筋柔節活,減少頸椎病的發生。
由林定坤教授所創編的「林定坤健體功」中的第一式「雙手托天理三焦」、第五式「大鵬展翅健三角」,簡單易行,尤其適合用來預防頸椎病。
(點擊圖片,跳轉全套功法教程)
往期推薦
醫林正骨丨不推薦!這5個鍛鍊不適合老年人,請提前避坑
醫林正骨丨「後悔了,做了手術還是難受...」
醫林正骨丨長了「富貴包」,該咋辦?
執行編輯:張靚雯
審核校對:莊映格
責任編輯:宋莉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