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歲孩子不願分享玩具,遭對方家長強搶,家長應該怎麼做?

原標題:2歲孩子不願分享玩具,遭對方家長強搶,家長應該怎麼做?

有家長在網上發帖求助:寶媽帶28個月的男寶出門玩沙子,遇到另一位更小的男寶想要玩自家孩子的沙鍬。寶媽希望自己孩子分享,但孩子不願意,又不敢開口拒絕。對方孩子家長直接動手搶了自家孩子的玩具沙鍬。寶媽覺得心裡很不舒服,但自己也不善於與人打交道,不知道該怎麼做。

小孩子之間爭搶玩具,這是生活中很常見的事情。家長不妨從以下4個方面去考慮應對:

首先是尊重孩子的物權意識。我的東西我做主。這個玩具沙鍬是你家孩子的私人物品,要不要分享給其他小朋友玩,要尊重他的意願,其他人(包括你)都不能干涉或者強制。

尊重孩子的物權意識,不只是讓孩子護著自己的東西,同時也要讓孩子明白,他的東西他做主,那麼,其他人的東西,也是要由該物品的主人做主的。

自己的東西可以自己決定要不要分享給別人,自己不願意分享的時候,別人不能強迫或者直接搶。同理,別人的東西,要不要分享,也要看人家的意願,人家如果不願意,自己也不能硬要或者硬搶。

其次是培養孩子的規則意識。有些場合,會有一些公共的玩具,大家都可以玩。這時候,就要講究先來後到,大家排隊輪流玩。

如果還沒輪到自家孩子,要引導並安撫孩子,耐心等待。如果是自家孩子已經在玩,並且短時間捨不得放手,又有其他孩子在等待的情況下,家長要主動引導孩子,不可獨占,玩一會兒,就要讓給其他孩子玩。

這時候,家長可以根據情況,和孩子約定還可以玩多久,比如:3分鐘,5分鐘,或者你數到30、50、100,既讓孩子有一個過渡緩衝期,也讓其他家長心裡有數,要不要繼續等,或者要等多久。等到了約定時間,再要求孩子遵守約定,讓出玩具。

再次是鼓勵引導孩子分享,但不強制。家長可以鼓勵和引導孩子主動分享,或者有其他小朋友在場或者提出希望你家孩子分享的時候,家長也可以鼓勵或者引導孩子和其他小朋友分享。但是,最終要不要分享,還是要尊重孩子的意願。如果孩子不願意,不可以強制,更不可以指責孩子「自私」。

最後,孩子的事情交給孩子去處理,必要的時候,做孩子的堅實後盾。一般情況下,小孩子之間有小糾紛,在不涉及安全問題,在可控範圍內的時候,就交給孩子自己處理,大人儘量不要參與進去。

但是,當孩子自己解決不了的時候,家長要提供幫助。特別是自家孩子「被欺負」的時候,家長一定要及時站出來,給自家孩子「撐腰」,做孩子堅實的後盾。

比如,題主提到的,其他小朋友想要和她家孩子互換玩具沙鍬,她可以鼓勵、引導孩子和其他小朋友分享。但最終要不要換,她家孩子說了算。她家孩子已經表明了他不願意換了,其他人就要尊重孩子的意願,不能再逼迫孩子分享了。

孩子不想換,又膽小,不敢說,這時候家長就要提供必要的幫助了。寶媽可以替他家孩子說「大哥哥還想再玩一會兒呢,暫時沒法跟你換哦」。

到了對方大人上手搶的階段,這就不只是孩子的事情了,人家大人都已經參與進來了,難道寶媽還讓自家孩子「孤軍奮戰」嗎?她應該義正言辭的告訴對方:我家孩子的玩具,他說了算。他現在不想換,其他人不能勉強。

作為家長,我們要教會孩子遵守規則,也鼓勵孩子愛分享、懂禮貌,但同樣要教會孩子維護自己的權益,不要討好別人,做任人欺負的「軟包子」。

家長如果為了自己的「面子」,損失孩子的利益,甚至在孩子的利益受損的時候,還不願意或者不敢替孩子撐腰,這會讓孩子認為他最信賴的人都不幫他,就是不夠愛他,從而失去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