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要上幼兒園了,家長們除了注重幼兒園的辦學理念、管理水平、師資力量之外,幼兒園的伙食也是家長考量的重點因素。因為幼兒園階段的孩子,正在長身體的關鍵期,種類豐富、營養均衡的的餐食,是孩子健康成長的保障。孩子一天至少有兩餐(有的幼兒園是三餐)是要在幼兒園吃的。因此,孩子在幼兒園裡能不能吃飽、吃好,就成了家長重點關注的問題。
我家孩子上的是公辦園,當初之所以選擇這家幼兒園,一是它就在我家居住的小區門口,離得近,接送孩子上下學都比較方便;二是這家幼兒園不論是辦學理念、管理水平、師資力量,還是孩子們的伙食,我都挺滿意;三是公辦園不僅收費要比私立園便宜很多,而且各方面都有制度約束,管理相對規範且穩定。
我家孩子下半年就該升大班了,在這家幼兒園差不多2年了,中途也發生過一些波折甚至不愉快的事情,但整體上還是很滿意的。孩子入園之前,園長及各部門負責人給新生家長們開過會,據負責後勤伙食管理這一塊的負責人講,他們執行的是西安公辦幼兒園的「指導標準」,也就是「標配」。我分享出來,大家看看這樣的伙食標準,你可還滿意?也歡迎家有幼兒園小朋友的家長,在評論區留言分享自家孩子所在幼兒園的伙食情況。
這家幼兒園提供「三餐兩點」,每天的餐費是25元。開學的時候按照每個月22天,每學期5個月預收,次月初根據孩子上個月的出勤情況,核算孩子的餐費,按天數多退少補(因為一個月孩子在園超過22天的情況很少,所以實際上是多了退,少了就順延到下個月一起算,不需要再補了。)。
負責食材供應和配送的都是當地比較知名的專業公司,食材的質量和新鮮程度,都比較有保障。據說,幼兒園有專業人士負責制定食譜。食譜不但會標明每一餐都吃什麼,還會標明每一份餐點裡面各種食材的種類和重量。因此,我家孩子時常還會讓我給她「複製」幼兒園的伙食。
孩子們每天吃的食物,都會在幼兒園門口的展櫃里放一份樣品(只是配上了好看的餐具並擺了造型,其他和孩子實際吃到的是一樣的),家長們接孩子放學的時候,可以去看。我家孩子經常會指著展櫃里的食物,告訴我哪一種她喜歡吃,希望我可以在家做給她吃,哪一種她吃了多少,哪一種她吃剩下了,哪一種她讓老師給添了。
每個班除了「家委」,還有「伙委」。「伙委」每周五下午,會發下周的食譜。家長如果對孩子的餐食有意見,可以通過「伙委」或者「家委」和園裡溝通,也可以直接給園長打電話,提出自己的意見或者建議。園裡還會不定期的舉行「品鑑會」,每個班會有一定的名額,家長自願報名,去幼兒園品嘗孩子們的伙食。
據我所知,西安大部分的幼兒園,「三餐兩點」的收費標準在18-30元之間,這家幼兒園園的餐費標準,在西安算是「中上」水平,核算方式也算合理,該退的時候,退的也挺及時,管理方面也算是比較規範的了。
整體來說,這家幼兒園的伙食嚴格遵守西安市公辦幼兒園的營養膳食標準,有專門的膳食管理員,在食材採購實行定點、食譜制定實行帶量膳食、廚師製作要求規範精細,一切嚴格遵守規範操作和流程,真的挺不錯。
孩子們的早餐,大部分時候主食都是花捲、蒸糕、發麵餅之類的,搭配一個小菜和一碗粥或者湯羹。花捲、蒸糕、餅都是現做的,小菜不是鹹菜,而是現炒的各種時蔬,粥一般是菜肉粥或者搭配了小米、花生之類的雜糧粥,湯羹一般是蔬菜搭配雞蛋豆腐之類的,偶爾會有小餛飩或者水煮蛋、煮玉米、雞蛋羹、豆腐腦之類的。
早點一般是堅果(點心)+牛奶的搭配。堅果大部分時候都是袋裝的,裡面有四五種,都是已經去殼去核的,分量比較小,大概是20-30克的樣子。點心一般也就是餅乾,桃酥,華夫餅之類的,就是超市裡賣的常規款。牛奶是本地的一個品牌,純牛奶和酸牛奶隔一天輪換,純奶一盒是150毫升,酸奶一盒是100毫升。酸奶市面上有同款銷售,純奶有標註「未來星學生奶」,廠家給出的解釋是和市面上220毫升裝的品質是一樣的,只是幼兒園的孩子,一次喝不完那麼多,所以把包裝規格變小了。
午餐大部分時候都是米飯炒菜。米飯一般是兩色米飯,比如:大米+小米,大米+黑米,大米+紅豆,有時候也會搭配紅薯或者南瓜。菜是「三菜一湯」,「三菜」一般是「一葷兩素」或者「兩葷一素」。如果當天只有「一葷」,一般是滷雞腿,鹽水蝦,煎雞排(魚排)、紅燒丸子之類的;如果是「兩葷」的話,一般就是木耳炒肉,西蘭花炒雞胸肉、番茄燉牛肉之類的。素菜就是胡蘿蔔、青筍、土豆、西葫蘆之類的常見菜品搭配的。湯則有葷有素,有時候是排骨湯、丸子湯、牛肉湯、鴨肉湯,有時候是蔬菜湯。
午點一般是水果或者蒸玉米(紅薯、南瓜)搭配果蔬水,偶爾還會有鵪鶉蛋。水果就是蘋果、梨、香蕉、聖女果、哈密瓜、西瓜、橙子、火龍果之類的常規水果;果蔬水就是用水果或者蔬菜切塊煮水,一般都是有一定的食療作用的,比如:洋蔥水(預防感冒)、山楂水(消食),三白湯(潤肺)等。
晚餐一般是麵食。比較常見的有蒸滷麵、雜醬面(干拌)、臊子麵(干拌或者湯麵),西紅柿雞蛋面、燴麻食、燴麵片,包子、肉莽、肉夾饃(荷葉餅或者百吉餅)、羊肉泡饃、蒸餃之類的。湯麵一般會配個千層餅之類的,干拌面或者餅、包子之類的,會配一個蔬菜或者蛋花湯。
每天的午餐和晚餐,一頓米飯,一頓麵食,大部分時候是午餐米飯,晚餐麵食,一周會有一兩次午餐和晚餐互換的。
以上,就是我家孩子所在幼兒園的「三餐兩點」的常規配置。如果遇到節假日,也會在節前一兩天(節日當天大部分會放假,幼兒園安排提前「過節」)適當調整,比如:清明節會吃青團,端午節會包粽子,中秋節會發月餅,兒童節可能會有自助餐。
這家幼兒園之前的「廚師爺爺」廚藝相當不錯,上學期新來的廚師雖然比原來的那位略遜色一些,但比一般人也要強得多。我家孩子時常會要求我「複製」他們幼兒園的伙食,我明明是完全按照食譜上標註的食材和分量照做的,但孩子總說我做出來的,沒有幼兒園裡的好吃。
我自己在家做,用的食材肯定是質量好且新鮮的,做出來的食物反而不如人家的好吃,這一方面是因為幼兒園裡做飯的是專業的廚師,廚藝比我好得多,另一方面也說明人家的食材還是有保障的,至少沒有明顯的以次充好或者偷工減料。
很多家長都說幼兒園的伙食,比他們家裡的都要好很多,經常有家長調侃說自己都想去幼兒園「蹭飯」了,哪怕交雙倍甚至三倍的伙食費都願意。因為同等搭配的飯菜,25元的餐費,別說在外面買不到,就是自己買食材在家做都夠嗆,更別說做那麼多種類,需要耗費的時間精力了。
其實,幼兒園裡並沒有給孩子吃太多的大魚大肉,也沒有什麼昂貴的食材,主要是人家有專業的人員搭配每天的伙食,種類豐富,營養均衡。在上學期之前,孩子的伙食是可以一個月都不重樣的,就是上學期換了廚師,也能至少一周不重樣。只是不知道這是幼兒園為了節省費用(同種食材採購量越大,費用越低,花樣多了,每種食材的採購量就小了,費用就高了),減少了食譜的種類,還是因為新廚師的廚藝不如原來的(一般來說,廚師的水平不如原來的了,工資應該也會比原來的低一些),做不出那麼多花樣了。
另外,有家長說自家孩子明明在幼兒園吃過晚飯了,回家還喊餓,還要吃東西。自己不求孩子在幼兒園吃的有多好,至少讓孩子吃飽吧。雖然不排除有些幼兒園,為了節省費用,給孩子的配餐分量不足,但大部分的幼兒園,至少是不會讓孩子在幼兒園餓肚子的。
其實,孩子之所以放學就喊餓,是因為幼兒園採用的是「少吃多餐」的方式,看似每一餐的食物分量比較少,但兩餐間隔時間比較短,孩子並不需要補充太多的食物,那些食物足夠孩子吃飽了。而家長認為的「才剛吃完晚餐一小會兒」,實際上按照孩子在幼兒園裡進餐的頻率,已經到了吃下一頓的時候了。還有部分孩子知道吃完晚餐就要放學了,晚餐根本就沒吃完,故意留著肚子,等著回家吃其他好吃的。
我家孩子所在幼兒園,給孩子提供的每一餐的分量也確實都不多,比如:小籠包大小的包子,每一份的標準是小班2個,中班和大班3個(一方面是小班的孩子飯量小,另一方面是小班的孩子容易挑食,不好好吃飯)。
但是,除了牛奶(酸奶)是按人數分的,其他的飯菜,如果一份不夠吃,吃完後是可以讓老師再加一些的。我家若蘭比較喜歡吃包子和餃子,小班的時候她一般都會讓老師再給加一個包子,現在中班了,通常都是吃4個包子。
可是,即便如此,孩子也時不時會有回家就喊餓的時候。因為有時候晚餐的食物並不是她愛吃的,就會剩下一部分,有時候要上興趣班,接的晚,離孩子吃晚飯已經過去好幾個小時了。孩子幼兒園一般是4:30左右吃晚餐,而家長們基本上6-7點才吃晚餐,孩子跟著再吃一頓,時間也是剛剛好。
所以,我對我家孩子幼兒園的伙食還是比較滿意的。既然該園後勤伙食管理這一塊的負責人說他們執行的是西安公辦幼兒園的「指導標準」,也就是「標配」,想來西安其他的公辦園也差不多就是這個樣子的。
孩子們在幼兒園究竟吃的好不好是每一位家長都關心的話題。科學的營養,合理的膳食搭配,才能保證孩子們生長發育的需要。家有幼兒園小朋友的家長們,你家孩子幼兒園的伙食怎麼樣?每天餐費多少錢?包含幾頓飯?食物搭配是否合理?孩子能不能吃飽?味道怎麼樣?歡迎在評論區留言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