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V視界報道】對於目前的新能源汽車發展來說,智能駕駛已經成為繼三電系統、車機系統之後,又一個消費者最為關注的購車賣點。特別是當我們從早期的L2級輔助駕駛走向更為高階的自動駕駛時,其最大的跨度是環境的監控主體從駕駛員變為了系統。因此只有當系統能夠自動地探查與分析附近區域的狀況時,高階的自動駕駛才能成為可能。那該如何做到呢?智己就給出了答案。
8月16日,智己汽車在清華科技園舉辦了主題為「自動駕駛前的最後一戰」的發布會,並發布了一系列極高含金量的智能駕駛AI技術,以及產品計劃。按照智己的話說,未來3-5年將實現絕大多數場景的自動駕駛。那麼,這三項尖端智能駕駛AI技術又是如何做到賦能的?今天EV視界就來為您揭曉。
智己三大技術賦能,助力「智駕最終戰」
對於目前的自動駕駛來說,如今的發展或許已更接近於尾聲,但是如何實現絕大多數場景的自動駕駛,則成為完全自動駕駛前的「終戰」。那智己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中,如何取得全面勝利呢?智駕AI技術的誕生,就成為智己取勝的終極武器。
不久前,智己汽車攜手全球頭部的智能駕駛算法玩家Momenta發布了行業首個D.L.P.人工智慧模型,率先將數據驅動的規划算法應用於量產項目。
對於該技術,其核心是解決系統決策規劃的問題,它通過一系列的算法,實現複雜場景下的智駕能力,並且在期間還能為車主帶來安全舒適的智能駕駛能力,讓車輛獲得更為老司機的駕駛線路規劃能力。
不僅如此,智己還根據目前高精地圖覆蓋難的問題,打造出了DDLD感知算法,通過實時感知,生成道路地標,輸出給規控模塊等方法,來實現不依賴高精地圖下的智能駕駛,如此則能讓車輛在更為廣泛的地域中實現智駕,減少對於陌生地域出現智駕偏差的情況出現。
最後,對於大模型算法的智能駕駛中,如何解決減小系統負荷來獲取更為精細的標註模型問題上,智己推出了Occupancy Network(占用網絡模型)。它將三維世界劃分為一個網格單元,定義哪個單元被占用,哪個單元是空閒的,還可以把當前場景下被遮擋的靜止物體和動態物體也用體積塊表示出來。通過占用網絡,結合BEV模型,可以對路徑規劃出更多信息。如此,讓系統能在更為順暢的運行過程中獲得更為精準的路面數據,並解決了路面凸起的石塊和車輛懸掛物等不規則物體的精準預判問題,以此帶來更穩健的智駕體驗。
兩年走完友商九年智駕路,智己用速度成為行業變革者
在我們大多數的認知中,一項成熟的技術的背後,是需要付出很長時間的發展才能獲得。就比如智能駕駛技術的從無到有,就目前該行業的頭部玩家來看,幾乎用了將近9年的時光才獲得了如今的成績。但是,智己卻依靠自身更為活躍的創新研發實力,在基於AI技術的快速進化下,僅用了2年就躍升到了智駕頭部企業,刷新了「智駕產品最快量產」的落地紀錄。
不過,智己雖然擁有「唯快不破」的研發實力,但「安全舒適」才是其智駕技術的根基。根據實際數據顯示,現階段智己IM AD的百萬公里碰撞事故0.6次,遠低於人類駕駛百萬公里碰撞事故1.9次。並且IM AD的安全類誤制動頻次百萬公里低於1次,已實現人類駕駛安全3.2倍的智能駕駛,並且更是5倍優於行業頭部標準。
另外,IM AD變道成功率也高達98%,每千公里的不舒適減速僅為1.3次,泊車成功率達到97%,可以說堪稱多邊形全能戰士也不為過,為人機共駕的用戶提供了更為卓越的安全智駕享受。
值得一提的是,作為智駕先鋒,智己還是在基於行業唯二兼容Xavier、Orin雙智駕計算平台的自研玩家。通過算法優化,緊靠單Orin晶片和單雷射雷達,在滿足功能增長的前提下實現算力需求降低90%。同時通過模型優化,模型運行效率提升500%;即可覆蓋全量城市場景及去高精地圖方案。可以說不僅減輕了系統的負荷,還為用戶帶來了更為精準的智駕體驗。
放眼未來,一家企業如果不做好充分的準備,在面對未來變幻莫測的市場發展,勢必會遭受到無情的打壓,而智己則深知如此。
根據計劃,在2023年9月,IM AD智駕產品將進行去高精地圖NOA公測,在2023年10月進行城市NOA公測,2024年百城齊開通勤模式,2025年邁入Door to Door時代,IM AD智能駕駛將基於DDOD、DDLD、D.L.P.實現完全數據驅動,3-5年將實現絕大多數場景的自動駕駛,成為超越頭部玩家的全新標杆。
寫在最後
我們能夠看到,智己依託自身的技術優勢與對行業發展的精準規劃,將智能駕駛的上限清晰地展現在了我們眼前。作為自動駕駛技術發展的熱土,中國將成為未來世界智能科技發展的中心之一,而智己也正是依託著對細節執著的把控,造就了IM AD智駕產品成為業內領先的智能駕駛解決方案,並讓更多的消費者獲得更為舒適、安全且高效的智駕體驗。
目前,作為智己汽車智能化的集大成於一體的全新智己LS6,已經全系具備高精地圖的NOA能力,並且其交付即搭載業內首創的「一鍵場景代駕」功能,成為了解決用戶城市出行中確定性場景下高頻痛點問題的最優選擇。
至此,您是否也想擁有如此的智駕能力,來更早地實現未來駕駛的體驗呢?我想智己就是最終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