峨眉山「天下名山」牌坊背後的故事!你知道嗎?

2023-03-12     峨眉山景區

原標題:峨眉山「天下名山」牌坊背後的故事!你知道嗎?

在峨眉山風景名勝區進山的交通要道上

聳立著一座古樸莊重

頗具明、清建築風格的牌坊

為世界文化遺產和自然遺產峨眉山

增添了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天下名山夜景 余進/攝

牌坊正面,有文壇巨擘郭沫若手書的「天下名山」四個大字;牌坊背面,有著名社會活動家、傑出的愛國宗教領袖趙朴初手書的「佛教聖地」四個大字。郭老的書法自成一派,具備了傳統書法的法度,讓人有一種洒脫感,到此一游的朋友們都很欣賞。而趙朴老的書法雄強厚重,有一種雍容寬博的氣度,隱隱透出一種佛家氣象,讓朝山進香的四眾弟子生歡喜心。兩位大家的墨寶相得益彰,為「天下名山」牌坊增光添彩。

「天下名山」牌坊,既有我國北方建築的古樸典雅,又有南方建築的精雕細刻,別具韻味。它不僅是我國目前最大的牌坊之一,也承載著每一個峨眉人都能見證的身邊故事,埋藏著一段段歷史,蘊含著一種獨特的文化精神。

1935年,蔣介石親自擔任團長,在峨眉山創辦軍官訓練團。為儘快開訓,蔣介石派薛岳打前站,到峨眉山做前期準備工作。薛岳是蔣介石的心腹幹將,他徵調了樂山、峨眉、夾江、洪雅民工三千餘人,不僅在紅珠山上修建蔣介石官邸,而且還修建了峨眉山的道路和其他生活設施。同時,在現「天下名山」牌坊處,修建了一座高7米、寬3.5米、六柱三跨、具有明清建築風格的牌坊。薛岳還特意請中國近現代政治家、教育家、書法家于右任題寫了「峨眉天下秀」5個大字,懸掛於牌坊之上。

1950年,峨眉縣文物管理部門將「峨眉天下秀」匾牌取下。之後,邀請樂山人葉明詩,用楷書題寫了「天下名山」四個大字。從此,「天下名山」牌坊上的題字,由「峨眉天下秀」更名為「天下名山」。

1958年,「天下名山」牌坊被人為拆除。

1959年,在「國慶」節即將來臨之際,峨眉山文管所負責人盧貴雲等人提議,在原址恢復重建名山牌坊。經政府相關部門批准,一座高9米、寬5米、四柱三跨的磚混結構牌坊,在十月一日前建成,為「國慶」十周年獻上了一份厚禮。

牌坊正面

牌坊建成後,上面的題字還沒有著落。此時,文管所幹事何志愚認為,時任中國科學院院長的郭沫若,常在其文章中稱自己的故鄉在峨眉山麓,從小就對峨眉山懷有深厚感情,建議請家鄉人郭沫若題字。於是,由書法家李道熙執筆的信件飛向首都北京。令人興奮的是,不到一個月,郭老就委託夫人於立群寄來手書「天下名山」條幅。因原字每字只有約15厘米,文管所立即請峨眉縣文化館的林木先生,將字放大成50厘米。文管所又請來縣建築公司的一位老師傅,將放大後的字刻成匾額。 郭老的墨寶原件,如今珍藏在峨眉山博物館內。

《天下名山》 郭沫若 峨眉山博物館館藏

1993年,為適應峨眉山旅遊觀光需要,峨眉山風景名勝區管理委員會準備申報峨眉山——樂山大佛為世界文化與自然雙遺產,決定拆除「天下名山」牌坊,重建一座高大巍峨壯觀的新牌坊。在有關方面共同努力下,重建工程如期完成。新牌坊高17.8米,寬22米,四柱三跨,系採用鋼筋混凝土結構的仿木建築形式。牌坊正面,依然採用郭沫若「天下名山」匾額。牌坊背面,仍然是趙朴老「佛教聖地」匾額。在牌坊右側的花園裡,放置了三塊自然石,又在中間最大的石頭上刻有北宋著名文學家蘇東坡書法「峨眉山」三字,讓人看了流連忘返。

峨眉山牌坊(2017年1月 蓬州閒士 攝)

2019年,峨眉山「天下名山」牌坊擴建為「天下名山園區」。園區占地面積10.2畝,其中以名山園、如意園、心愿池3個部分組成禮儀軸,以山水園、百卉園、千葉園、洗荷園和表演廣場等組成生態園,還有3個生態停車場,不僅實現了文化、交通功能互容互補,而且進一步提升了峨眉山景區入口景觀,使「天下名山」牌坊景點成為峨眉山的獨特地標。

名山之夜 余進/攝

-END-

來源/峨眉山博物館

推薦閱讀

走進峨眉山才發現,春天已然在眼前

暖春時光里,在峨眉山下來一場花與禪的邂逅

妙哉,妙哉!峨眉山中這座皇家寺院,讓你將春天盡攬入懷

「在看」的瘦十斤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ac36a0575498b52b6a41991e299806f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