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我們已經發動了針對新型冠狀病毒的攻堅戰役,大量醫護馳援武漢。作為病毒暴露風險極高的醫療場所,在疫情期間我們更應關注血透室的防控策略,使透析患者免受疫情的次生災害影響,本期我們邀請廣東省人民醫院梁馨苓教授,結合中國醫學會腎臟病學分會《血液凈化中心(室)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防控建議(試行第1版)》、中國醫院協會血液凈化中心分會《血液凈化室新型冠狀病毒感染防控建議》、國家腎臟病醫療質量管理與控制中心《血液透析室(中心)防控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關鍵質控環節(第一版)》等推薦,分享疫情期間血透室的防控策略。
掃碼觀看講課視頻
血透室新冠肺炎防控思路與策略
專家簡介
三級防控,層層把關
梁教授指出,疫情期間,應關注維持血液透析(血透)患者的感染風險因素,透析患者多高齡或合併各種基礎疾病,免疫力低下,本身就是新冠病毒感染高風險人群。每周三次的規律治療還面臨著許多問題,如治療過程中,候診區、治療區人群相對密集;患者往來於血透室和家庭,環境變量多;血透室未被納入新型冠狀病毒防控的高危部門。因此,血透室是新型冠狀病毒暴露風險極高的醫療場所。
梁教授認為,面對此防控困境,有必要開展嚴格的三級防控策略,由科主任、病區主任、護士長擔任防控第一責任人;由病區組長、護理組長、感控組長、工程師組成核心感控小組,負責第二防線;由全體醫生、護士、工勤人員、患者和家屬組成第三道防線,通過建立血液凈化中心新型冠狀病毒感染防控工作組,開展點面結合的無死角防控,實現患者院內、居家管理無縫連接。
在患者管理方面,強調加強患者和陪同人員的新型冠狀病毒防治知識宣教,患者及陪同家屬應定期彙報流行病學史,聯動家屬與患者的互相監督提醒。教育患者及家屬主動告知醫務人員有無接觸疫區人員情況,有無發熱、咳嗽等呼吸道症狀,配合醫院預檢分診制度,主動登記居家體溫。讓患者在進入血透室前,正確洗手或使用即用型手衛生消毒用品消毒雙手。在透析前後測量患者體溫,每班上報。
在人員防控方面,要加強所有工作人員體溫和呼吸道症狀管理,至少上下前後測量2次體溫,有異常按相關規定予以干預。所有工作人員應做好標準預防,工作期間正確佩戴口罩、工作帽,並根據實際情況決定是否需要佩戴護目鏡、防護面屏、穿防護隔離衣等。工作人員接觸過確診、疑似感染患者後應及時、主動上報並配合防疫人員進行隔離觀察,醫學觀察期內的各類工作人員均不能上崗。
重視預檢分診,早發現、早分流
梁教授提及,早發現、早分流是管理傳染源的關鍵步驟。在預檢過程中,應指導就診患者及家屬均需佩戴符合要求的口罩(如N95口罩或醫用外科口罩,應避免戴有閥門的口罩)。在候診廳或接診室門口進行體溫檢測,對於體溫≤37.3℃、無症狀且無接觸史患者,進入常規透析接診流程。如水銀溫度計複測體溫>37.3℃者,應按照流程讓患者於發熱門診接受新冠感染排查。發熱患者在排除新型冠狀病毒感染前,應在急診留觀室行床邊持續性腎臟替代治療(CRRT)治療。無CRRT治療條件時,可在其他患者透析結束後單獨進行透析治療,此時醫護人員需進行二級防護,透析結束後進行終末消毒。
對於醫院專家組診斷的疑似患者,建議在隔離病房行床邊CRRT治療,並按規定標準防護,或轉診至就近定點醫院治療。確診患者按國家規定及時報告,並轉送至定點醫院或定點感染病區治療。
疫情期間原則上不接收其他醫療機構自行轉診的患者。對於本中心曾外出的透析患者,需完成新冠排查後在單間單獨透析觀察14天後,再回歸中心透析,以避免病毒傳播風險。
環境管理消毒,規範進行不可忘
嚴格的環境管理和消毒策略是切斷病毒傳播途徑的重要舉措。
空氣消毒
治療大廳、醫生辦公室和候診大廳應保持空氣流通,全程開啟新風系統或空氣凈化系統。常規透析區域應增加通風頻率和時長,在2個班次之間至少通風30分鐘,每日治療結束用含氯消毒劑噴霧或紫外線照射消毒1小時以上。需要指出的是,發生疑似或確診病例後,需要立即關閉空調通風系統,在感控專家協助下進行終末消毒,檢驗合格後方可重新運行。對於醫學觀察單間,應採用有效鋁含量為2000 mg/L的含氯消毒液或1%過氧乙酸溶液按20 ml/m3噴霧消毒60分鐘,再行開窗通風,也可採用紫外線照射30分鐘消毒。
透析單元消毒
患者使用的物品應一人一消毒或一人一換,以減少交叉感染和接觸感染機會。在兩個透析班次之間,對於透析機表面、治療車、治療床和地面,應用有效氯含量為500 mg/L的含氯消毒劑徹底擦拭消毒。若環境或物體表面被患者排泄物、分泌物、嘔吐物等污染時,應先用吸濕材料去除可見的污染,再用有效氯含量為2000~5000 mg/L的含氯消毒劑浸泡後的抹布覆蓋30分鐘,再擦拭消毒物表和地面。對於醫學觀察單間的透析床,應採用有效氯含量為1000~2000 mg/L的含氯消毒劑徹底擦拭消毒。
辦公區環境消毒
應使用有效氯含量為500 mg/L的含氯消毒劑擦拭物體表面,每天兩次,消毒劑作用時間至少為10分鐘。辦公桌表面,門把手、手機、電腦螢幕、鍵盤表面、病歷夾、記錄筆等均應進行消毒。
醫療廢棄物品管理
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確診或疑似患者產生的醫療廢物,應納入感染性醫療廢物管理,嚴格按照《醫療廢物管理條例》和《醫療衛生機構醫療廢物管理辦法》有關規定處置和管理。
五駕馬車,保障透析者健康
梁教授指出,除了透析以外,藥物、飲食、心理、運動也是保障透析患者健康不可或缺的注意事項。在非常時期,也不能忽視患者的心理管理,對患者進行疫情相關流調、宣教的同時,還應對患者加強解釋工作,使其能配合調查,自我管理,順利度過這段艱難的時刻。
在疫情時期,也不能忽視透析患者貧血管理的重要性,嚴格控制貧血檢測頻率,按照病情不同每1~3月檢查一次,為降低感染風險,可以選擇就近社區醫院檢查。
以往透析患者都需來院注射以治療貧血,近期新型口服貧血治療藥物羅沙司他的上市為此治療痛點提供了解決方案。羅沙司他能有效糾正貧血(圖),口服便利安全,無需注射,減少就診次數,避免感染風險,是在疫情管控時期治療透析患者貧血的優選藥物。
圖 羅沙司他有效改善貧血
綜上所述,血透室是新型冠狀病毒暴露風險極高的醫療場所,維持血透患者是病毒感染的高危人群。因此在疫情期間,更需加強重視,工作人員需要熟悉血液凈化室新冠感染篩查流程及緊急疏散管理流程,落實預檢分診,早期發現、嚴控傳染源,做好患者管理、消毒隔離、個人防護、醫療垃圾處理工作,阻斷潛在的傳播途徑,防止院內交叉感染和播散。相信在最美逆行者的努力下,在全國人民的支持下,這場戰役最終會取得勝利。
參考文獻:
1.中國醫院協會血液凈化中心分會. 血液凈化室新型冠狀病毒感染防控建議[J], 中國血液凈化, 2020,19(2).
2.中華醫學會腎臟病學分會.血液凈化中心(室)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防控建議(試行第1版)[S]. 2020-02-08.
3.國家腎臟病醫療質量管理與控制中心.血液透析室(中心)防控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關鍵質控環節(第一版)[S]. 2020-02-06
4. 中日血透.保障透析者健康的五駕馬車:透析、藥物、飲食、心理、運動[S]. 2020-02-09.
5. Chen N,et al.N Engl J Med. 2019 Sep 12;381(11):1011-1022.
編輯丨中國醫學論壇報 陳默
本文僅供專業醫療人士參考,審批編號CN-45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