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家丨2022年逆勢增長約30%後,北海牧場今年將重點發力常溫奶!

2023-04-11     快消

原標題:獨家丨2022年逆勢增長約30%後,北海牧場今年將重點發力常溫奶!

文丨李珂

在回歸傳統快消、走向更大的流通市場方面,年輕的乳製品品牌北海牧場走出關鍵一步。不過,為何一家做低溫酸奶起家的企業,如今要把常溫奶作為下階段破局的關鍵品類?

跨品類布局

近日,北海牧場攜自家產品矩陣亮相春季糖酒會。

據北海牧場營運長王悅霖介紹,本次北海牧場攜其產品矩陣下低溫+常溫共計十餘款產品參展。低溫產品方面,北海牧場品牌的招牌產品寶石碗、去年上市的小果泥系列、0蔗糖家庭裝、7種益生菌和輕酪乳都是北海牧場在低溫方面的主打產品。

王悅霖表示,本次北海牧場攜常溫和低溫產品矩陣在春糖期間整體亮相,一方面,向行業和消費者傳遞北海牧場的產品品類更加豐富,尤其是常溫牛乳是今年新的發力重點,期待滿足消費者更加多場景多元化的健康乳品需求,覆蓋更廣泛的渠道,進一步邁向多品類的大眾乳品品牌;另一方面,也可以與全國經銷商面對面深入溝通,建立更廣泛的合作關係。

快消君留意到,北海牧場此次帶來的常溫奶,尤其是高端常溫奶產品吸引了諸多經銷商和業內人士的關注。

產品信息顯示,北海牧場的常溫白奶產品特濃牛乳,乳蛋白含量達到了3.8g/100ml。據北海牧場相關銷售人員透露,該產品終端售價高於特侖蘇、經典等競品,在常溫奶領域有望以更高的營養含量和口味優勢,不僅會給消費者帶來新的體驗,更能給渠道商創造新的利潤點。

「押注」高端常溫奶的初衷,其實不難理解。雖然國內常溫液態奶市場已入「紅海」,但高端化趨勢逐漸明顯,高端常溫液態奶也在順勢打開新市場。據Frost Sullivan統計數據,未來幾年,高端白奶在中國液奶市場中的占比將繼續維持在5%-15%左右的增長高位。

在更為微觀的層面,對於北海牧場而言,常溫奶除了為其走向更大,更下沉的市場提供了產品屬性上的可能性,還能向全行業傳達「北海牧場是一個邁向大眾的消費品牌」的戰略理念。

值得注意的是,這並不是北海牧場初次向線下渠道推介常溫乳品。據王悅霖透露,「我們從去年已經開始做常溫產品的鋪貨。銷售團隊一直在全國布局各個大區。但常溫這塊兒的規模還比較小,而且很多消費者和客戶其實都不了解北海牧場還出了常溫。」

不難看出,此舉不僅是策略上的業績考量,更是北海牧場打破自身小眾定位,由酸奶品牌向更大的品類進行延展的重要部署。

不得不提的是北海牧場推出的另一款常溫產品——水果牛乳。據了解,該產品為100%生牛乳奶源搭配雙重果汁,口味包括草莓牛乳、蜜瓜牛乳等廣受喜愛的水果口味。

對於一家以「零糖」為差異化賣點實現業績突破的企業而言,水果牛乳,其實是北海牧場旗下少見的含糖產品。從某種程度上,一個主打「零糖」的品牌做起了含糖生意,並不符合自身的定位,也容易帶來消費者認知上的挑戰。然而,對於這一維度的「突破」,王悅霖有著自己的理解。

「一直以來,大家對無糖和有糖產品的需求都是存在的。很多人因注重健康,會去看營養成分表、配料表,但並沒那麼抵制蔗糖,畢竟蔗糖的口感還是非常好的。所以,我們就在這樣的市場認知下,覺得應該把含糖產品做得更健康,配方更乾淨,這就給消費者提供了一個升級選擇。」王悅霖表示。

當然,任何產品都需要渠道服務作為支撐,才能在更大的市場上實現流通。公開信息顯示,截至目前,北海牧場已覆蓋了全國144個地級及以上城市,併入駐了超過10000家便利店,超過3000家KA系統超市,其常溫產品線更是依託成熟的經銷體系與物流體系,覆蓋全國更加廣泛的區域與更加多樣的終端。

在王悅霖看來,雖然北海牧場還是逐步推進渠道轉型的年輕品牌,但它已經做好了準備。

針對這一點,她告訴快消君,「首先把基本的產品結構做好。我們現在既有高端產品,也有終端價格帶適中一點的產品;只有讓產品矩陣更豐富了之後,才可以讓經銷商實現多渠道鋪貨。其次,我們在內部嚴格管控好價盤,做好市場秩序的維護,這是給經銷商的基礎保障。最後,在營銷方面,由於我們團隊比較年輕,營銷方式也是比較靈活、時尚,例如不少網友說北海牧場可以轉行去做禮品公司,說明我們周邊禮贈品還是非常受消費者認可的,這些東西也都是對經銷商的一個賦能和支持。」

大力回歸「傳統」

對於春糖而言,北海牧場的出現,無疑有著特別的象徵意義。自從新消費品牌屢屢陷入增長困境,飲料、休閒食品等大品類早已放下身段,向傳統線下分銷渠道「示好」。作為乳製品中的新消費代表企業,北海牧場的「傳統化」布局,也引來諸多關注。

作為一個成立五年的品牌,北海牧場從線上新零售起家,逐步走上重資產的路子。

2018年,北海牧場一經成立,就選擇了一條與眾不同的路——做高價值的酸奶。通過0蔗糖和高蛋白的雙重訴求,藉助簡潔的包裝風格,以及中高端的售價,北海牧場在眾多酸奶產品中凸顯出差異化。幾年來,北海牧場各個系列的產品,都瞄準了「美味輕負擔」的定位做文章,讓年輕用戶很快地建立品牌認知。

有關業績的最新消息是,「在去年比較艱難的環境下,北海牧場整體的業績是超出預期的,較2021年實現了約30%的增長。同時,2023年,我們計劃取得比較大的增長,並不斷優化我們的利潤水平。」王悅霖告訴快消君。

業內人士指出,疫情三年間,由於產業鏈和物流倉儲體系的不穩定,給冷鏈,冷凍相關企業帶來巨大挑戰。2022年,低溫酸奶品類整體增長明顯放緩;到2023年第一季度,尤其是春節過後,液態奶整體銷售情況也不容樂觀。因此,北海牧場能取得這樣的成績,其實來之不易。

在王悅霖看來,不要把精力放在外部壓力上,而是專注基本工作,是北海牧場穩定發展的根本因素。

例如,公司對於「發家」產品的不斷打磨。與其他食品飲料大品類不同的是,在酸奶上實現口味創新並非易事。「酸奶其實比飲料研發更複雜,它裡面涉及到菌種發酵,其工藝產線也更複雜。因此,我們在基礎建設,工藝生產,還有研發上投入了大量的資源。」王悅霖告訴快消君。她還透露,「每一個推出的單品背後,都有兩到三倍的研發儲備。」

這樣的「打磨」不僅局限於後端的研發工作,還體現在對應用創新的嚴格把關上。她舉例稱,北海牧場研發部門此前曾研發出一款芋泥口味的布丁。但後來,公司在反覆調配的過程當中發現該產品的口味和氣味,並沒有辦法滿足比較理想化的要求,最終也沒有得到上市的機會。

身處一個由很多「前網際網路人」構成的年輕品牌,王悅霖也特別指出,在產品和渠道端,年輕和包容是北海牧場最大的內生優勢。

她指出,「我們是一個非常年輕化的團隊,更懂當下的年輕人,也能更敏銳的去捕捉到一些當下流行的趨勢。同時,北海牧場內部有一套比較創新的產品孵化體系,可以將洞察到的消費趨勢快速落地為創新型的產品。」

另外,包容的團隊是迅速建設起渠道體系的關鍵因素,「我們現在整體團隊當中有從快消行業,也有跨行過來的。我們這個團隊非常的包容,它要像一個熱帶雨林一樣,有各種各樣的物種,這樣大家才能一起碰撞出一些化學反應。」王悅霖表示。

在這些「非常網際網路」的策略逐步落實之後,真正讓北海牧場獲得持續發展的動能,還源於這群「網際網路人」對傳統快消行業規律的「敬畏」。

除了線下渠道的策略變革外,最具代表性的例子是,北海牧場近幾年通過產業鏈的深化布局,逐漸擁有在產業鏈端與伊利、蒙牛等巨頭正面競爭的籌碼。

據統計,酸奶新勢力中,自有產業鏈的僅占3成。為了打破巨頭們對核心奶源的壟斷,填補代工模式的「基因」缺陷,自2020年起,北海牧場就開始自建工廠,連續在產業鏈上游布局,設置自有生產線,獲得穩定牧場奶源供應,除了看到供應鏈帶來的成本優勢外,也源於北海牧場更新的布局規劃。據介紹,該項目年產能達900萬件酸奶,預期能帶來10億元的年收入。

在完成生產線投產之後不久,北海牧場迅速與澳亞牧場達成戰略合作。澳亞牧場八大牧場之一的東營澳亞,將作為首個定向大型牧場為北海牧場低溫酸奶生產線持續供奶。

就在不久前,北海牧場對外宣布其第二座自建工廠——北海牧場湖北咸寧工廠順利落成。該牧場占地約369畝,計劃總投資10億元,其中生產用地約225畝,目前已有三條低溫酸奶產線和一條常溫奶產線。新落成的咸寧工廠將是北海牧場全國首座常溫+低溫乳品工廠,配備12條國內領先乳品線,正式建成投產後年產能超15萬噸。

有業內專業人士分析,隨著第2座自建工廠正式投產,北海牧場將大幅提高物流效率與市場競爭力,進一步提升產品研發速度。而從產能布局也可以看出,常溫牛乳產品確實是北海牧場今年新的發力重點。

王悅霖表示,「快消品、尤其是乳製品行業,真的沒有那種很傳奇的故事。其實在北海牧場誕生之初,新零售、消費升級的紅利都已所剩無幾。我認為,乳製品行業從業者的心態不要浮躁,踏實一點,踏踏實實的把當下的工作做好了。隨著公司的發展,隨著業務的增長,每個人都可以收穫到自己想要的成長。」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a660b07a165e1cd9e2646bdcd719cc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