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年前差點被伊利收購的乳企,如今苦哈哈求上市

2023-11-24     快消

原標題:8年前差點被伊利收購的乳企,如今苦哈哈求上市

文丨李歡歡

隨著國內奶業形勢持續嚴峻,即使是貴州的龍頭乳企,也很難再「躺贏」了。

曲線謀上市

滬深主板IPO日益收緊的當下,有上市需求的食品企業們都在另謀出路,試圖「曲線救國」。與鍋圈、燕之屋、茶百道、蜜雪冰城、瀾倉古茶等一眾餐飲和食品企業轉戰港股的操作方法不同,大部分乳企把目光聚焦到了北交所。

自騎士乳業今年10月成功從新三板轉板北交所、成為「北交所乳業第一股」之後,來自貴州的南方乳業也在試圖用這條路子實現上市目標。

近日,貴州南方乳業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南方乳業)申請股票在全國股份轉讓系統(新三板)掛牌並公開轉讓,目前已獲受理。不過,新三板只是一個跳板,南方乳業的最終目標是在北交所上市。「公司已與中信證券、大華會計師和德恆律師簽訂北交所發行上市服務協議,擬於掛牌後18個月內向北交所提交發行上市申請文件」,南方乳業公開表示。

實際上,北交所也是南方乳業退而求其次的選擇。今年1月,南方乳業已在中信證券的「幫助」下啟動主板IPO輔導;6月又在招標網上發布報價公告,就主板IPO事宜聘請上市申報服務機構。

可見,南方乳業的第一目標市場是滬深主板,如今又轉戰北交所,或與今年A股上市審核標準趨嚴的大環境有關。受此影響,老鄉雞、老娘舅、八馬茶業、沃隆食品、想念食品等一批食品餐飲企業今年相繼宣告沖A失敗。對南方乳業而言,與其在主板白忙活一場,不如退而求其次,選擇一個相對「容易」的市場。

不過,從營收和凈利潤水平來看,南方乳業近幾年的表現優於部分上市區域乳企。

根據新三板公開轉讓說明書披露的信息,南方乳業集乳製品、乳飲料的研發、生產、銷售以及奶畜養殖於一體,現有規模化牧場八個,可存欄奶牛30000餘頭。公司旗下目前擁有「山花」、「花都牧場」、「花溪老酸奶」、「貴草」等多個乳製品品牌,在貴州當地知名度較高。其中,「山花」迄今已有70年歷史,並於今年拿下「貴州老字號」稱號。

2021-2023年上半年,南方乳業分別實現營收13.26億、15.75億、8.63億元;實現凈利潤1.42億、1.71億、0.99億。2021到2022年,營收和凈利潤均實現了雙位數增長,不過今年上半年增速明顯放緩,這與整個乳業今年的消費走勢是一致的。

單從營收來看,南方乳業的體量在一眾區域乳企中處於中等水平。除去光明、新乳業、三元等幾家體量較大的公司,2022年,皇氏、一鳴食品、天潤乳業的營收突破20億+,燕塘乳業營收18.75億,略高於南方乳業,李子園、莊園牧場、麥趣爾、均瑤、騎士乳業、陽光乳業等體量均小於南方乳業。

雖然,營收與部分企業存在差距,但南方乳業的凈利潤表現堪稱優秀,近三年的凈利率水平均高於10%,優於大部分上市乳企。

很難再「躺贏」

與大部分區域乳企一樣,南方乳業主打低溫奶,旗下王牌單品「山花1935」鮮牛奶在當地暢銷十餘年。不過,從近三年的財務數據來看,公司低溫奶的占比正在逐年下滑,常溫奶的比重逐年上升。截至今年上半年,低溫乳製品的占比已降至32.86%,常溫乳製品則上升到了63.90%。

對此,南方乳業的解釋是:「隨著公司持續擴建自有牧場,奶源得到穩定性保障後,公司及時調整業務戰略,向省內鄉鎮市場下沉和省外市場擴張,利用常溫產品建立銷售渠道,以搶占乳製品的市場占有率。」

值得一提的是,雖然南方乳業近幾年在做擴張動作,也將產品推廣到了湖南、四川、重慶、廣西、雲南、廣東等周邊省市,但業務仍高度集中於貴州省內。近三年,貴州省內的收入占比均超過90%,省外收入占比低、不超過4%,電商收入占比不足3%。

由此可見,無論是產品結構、渠道結構還是銷售範圍,南方乳業都具有典型的區域乳企特徵。但有一個值得警惕的信號是,南方乳業近三年的業績增長主要靠常溫乳製品帶動,低溫乳製品增長基本停滯,這與其他可比區域乳企的業績構成和走勢並不一致。

業內也一致認為,目前乳業雙寡頭在常溫乳製品領域形成了較高壁壘,而低溫乳製品由於保質期短、運輸半徑有限,全國化拓展存在天然壁壘,是區域乳企突圍的主賽道。從這個角度來看,南方乳業沒有放大低溫奶的優勢,而是用常溫奶與巨頭抗衡,似乎並不是一個明智的選擇。

不過,作為貴州的龍頭乳企,南方乳業在當地知名度和滲透率較高,這使得其銷售費用率遠低於其他可比公司,在毛利率並不高的情況下實現了高凈利率。但隨著國內奶業消費持續不振、而行業競爭卻愈加激烈,即使在貴州省內,南方乳業恐怕也很難再「躺贏」了,不僅有伊利、蒙牛,還有來勢洶洶的新乳業。在業內看來,這或許是公司急於上市的主要原因。

只是,碰上今年滬深IPO收緊的大形勢,或許會影響公司後續的融資和擴張計劃。即使上市成功,北交所的流動性和融資能力也是有限的。在獨立分析師宋亮看來,南方乳業從新三板衝擊北交所雖是退而求其次的選擇,但可以當作一個跳板,等未來時機成熟再衝擊主板上市。

值得一提的是,作為貴陽市國資委實際控股的國企,南方乳業的前身是貴陽「三聯乳業」,旗下「山花」、「花都牧場」等牛奶品牌在當地家喻戶曉。2015年,伊利衝刺千億目標時,有意收購三聯乳業以精耕西南市場,而貴陽市國資委也有意為三聯乳業引入戰略投資。雙方的洽談進行了大半年,後因控制權問題未能達成統一意見,最終併購作罷。2020年,三聯乳業與同屬貴陽市國資委旗下的南方乳業合併,就有了今天的南方乳業。

如今8年過去了,伊利的千億目標已超額完成,三聯乳業變身南方乳業,營收從5億做到了15億,仍未走出貴州。誰又知道,對南方乳業來說,當初投身伊利或是更優的選擇。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548520c6502e428365e577742c174e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