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電車續航和油車一樣,你還會買更落後的油車嗎?

2023-10-07     汽車扒一扒

一個問題,如果電車的續航和油車一樣,你還會買油車嗎?

這是一個讓人重新定義消費的問題,深刻而且具有撼動力,在燃油車時代,一台燃油車的續航能力穩定在500km左右。

以銷量最大的哈弗H6、卡羅拉、朗逸三台車為例,三台車真正可提供續航的能力也就是在500km左右。

如果一台電動車的真正續航能力也在500km呢?

退一步來看今天的電動化時代,EV純電動車續航能力有了很大程度的提升,長續航版車型已經擁有能力做到標定650km+,實際450km-500km的續航能力。

比如說指導價19萬左右的零跑C01,純電版本續航能力717km(標定),但日常使用能力絕對可以達到500km左右。

在油價已經輕鬆破8的時代,選擇燃油車還是電動車是一個需要重新思考的問題。

燃油是高價值戰略能源,即便是混合動力車型的6L左右油耗,跑500km左右的油費也需要240元左右。

如果是一台在家用充電樁上充電的純電動車呢?百公里電耗16kwh,成本只有50元左右。差距接近500%。

從駕駛感受上來說,燃油車的確更落後一些,這無可厚非。

燃油車落後的點在於兩個,一個是動力系統帶來的直接體驗感不夠強,比如說加速更慢、頓挫會明顯,而且噪音更大,這些點在電機驅動的電動車面前不夠具有競爭力。

電動車的優勢所有人都能感受到,悄無聲息、平順無比的加速非常具有體驗感,而且動輒加速就是6秒級,非常恐怖,已經是燃油車時代2.0T高功率甚至3.0T內燃機的水準。

另外,燃油車天生無法匹配更好的自動駕駛輔助系統,比如說換擋邏輯和車速控制系統,和主動剎車、自適應巡航匹配起來難度更大、效果更差,而且電氣化集成度不夠高。

在自動駕駛輔助方面,電動車有著天生的優勢。

很多人其實已經放棄了燃油車,主要原因也是以上兩點,電動車的駕駛感受更好,而且科技感更強,尤其需要提及的一點是,可以完全繞開加油站。

一台20萬、標定續航650km的純電動車已經不難買,這些電動車即便是在高速、冬季、滿載續航也能有450km+以上的續航能力。

關鍵是,如果你是一個用車強度極高的消費者,以每年1.5萬公里為例。

一台油耗8L左右的燃油車,每年油費成本在10000元左右,那麼電耗16kWh電車的電費成本則不到2000元,每年基本出行費用能夠節省8000元左右。

人們拒絕電動車的理由有很多,比如說續航短、充電麻煩、自燃風險大,後期維護成本高。

這些都是客觀存在的事實,當然企業也在優化這些問題,比如說續航短以及充電麻煩這個問題已經得到了很好的解決,而自燃風險大以及後期維護成本高的問題,目前已經有了很大程度的優化。

總而言之一句話,電車有自己的優勢,駕駛體驗感和科技感更足,並且當下的經濟性能高也都是優勢,在這些優勢面前,燃油車的可選擇空間也越來越少。

如果後續電車繼續降價,新能源的滲透率就會繼續提升,這是毋庸置疑的事實。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a32b2742690d108ae88ed62dca68d3d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