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BA動真格了,新平台新技術頻發,明年開始衝擊特斯拉?

2023-09-04     SUV大咖

慕尼黑車展前夕,寶馬和奔馳都祭出了大招,寶馬發布了基於NCAR架構搭載新世代概念車,並宣布將在2025年量產,奔馳則發布了基於MMA架構打造奔馳CLA概念車,2024就會推出量產車型。在電動化路線上,寶馬、奔馳一直都有動作,但旗下純電車的影響力遠不如同品牌的燃油車。而在一年或兩年後,基於全新架構推出的這些新車,有希望幫助這兩個品牌扭轉當下局面。今天我們來盤點一下,主流豪華品牌都在新能源車方面,未來一兩年將會有怎樣的發展。

寶馬-NCAR架構的全面進化

在寶馬新世代概念車上被提及得最多的,莫過於更加新穎、豐富的人車交互方式。車頭、車尾的燈語都不用多說,不算什麼新奇東西,歸根究底,這輛車的革新還是在於整車系統的智能網聯化。下一代寶馬iDrive作業系統將駕駛體驗、信息娛樂數據與來自車輛電子電氣系統、寶馬雲端的相關數據進行整合。這套系統將為車聯網系統的搭建提供一個很好的基礎,但最終實現的成果如何,還要看這套系統對外互聯的接口是否足夠豐富。例如鴻蒙車機只能跟華為手機深度互聯,這就是一個局限性。

當然,關於性能和續航,新架構的車型也有不少進展,例如全新BMW eDrive電力驅動、新開發的圓柱電芯、800V高壓平台等。這些技術的加入會讓新車擁有更高的效率,以應對未來的行業競爭。

奔馳-放棄EQ另起新序列?

奔馳CLA概念車將會基於MMA架構來打造,按照奔馳的宣傳,新車的續航里程將達到750公里,百公里電耗僅12kWh。這兩項數據如今看來確實亮眼,但還不足夠讓新車具備引領潮流的實力。所以奔馳還打算在新車上面搭載全新的MB.OS作業系統,全面打通車輛功能,將信息娛樂、智能駕駛輔助以及自動駕駛輔助功能推向新高度。另外MMA平台車型將支持800V超充,這也是未來用戶最關心的地方之一。

關於奔馳的電動化進程有許多傳言,包括放棄現有的EQ獨立品牌、採用來自比亞迪的磷酸鐵鋰電池等,但這些信息未經證實。我們可以肯定的是,奔馳下一世代的純電車將會在軟體、硬體方面有很大的提升,至於這些提升能否讓奔馳在新能源車領域也具備引領潮流的實力?還需要觀察。

奧迪-起大早趕晚集

奧迪早早就發布了旗下的四大純電車平台,包括MLB evo(燃油、純電共用)、J1、MEB、PPE。不同的平台對應不同級別的車型,但目前已經上市且採用純電車專用平台的車型只有一款:Q4 e-tron,這是基於MEB平台的車型。沒錯,就是來自大眾的MEB平台。雖然MEB平台能保證基本體驗不錯,但是性能表現一般、智能化程度不高是這個平台的局限性。雖然奧迪Q4 e-tron銷量不錯,但前提是這款車的終端優惠也在5萬元以上,這並不利於高端調性的構造。

至於J1的e-tron GT,更多地被仍為是保時捷Taycan的平替,這款車的存在感也沒有想像中那麼強,但J1畢竟是一個過渡平台,真正能擔大任的,還是要數奧迪與保時捷合作開發的PPE平台。目前,長春正在建設奧迪PPE工廠,將在2024年年底完工,奧迪A6 e-tron和奧迪Q6 e-tron都將來自這一平台。

目前來看,雖然奧迪早早地用上了各種純電平台,但要說硬核產品,還是要等PPE平台的大規模量產,節奏跟寶馬、奔馳其實差不多,可以說奧迪是起了個大早趕了個晚集。

寫在最後

BBA三大品牌的電動化之路猶如「航母掉頭」,本來就複雜的生產體系,要做深度的改變並不容易。目前來看,前期推出的這些純電車,最多只能算是BBA的試探性產品,這些產品的影響力甚至與品牌力不對稱。後續推出的這些硬核新車,才真正算得上是「動真格」,那麼你認為,寶馬、奔馳、奧迪三大品牌的新世代純電車,誰會成為贏家?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a1f7f223af7bba56776c91164b16ea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