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我起不來了」,這是小女孩生前的最後一句話。
事情發生在7月21日下午4點多,蔣某抱著6歲的女兒小蕊來到海南萬寧市人民
醫院搶救,小蕊最終因搶救無效死亡,隨後醫生報了警,小蕊的父親蔣某被
控制。
據蔣某交代:當天下午,他獨自在家帶女兒,結果小蕊不聽話還頂撞了他,
他特別生氣,就用皮帶和衣架教訓了小蕊一個多小時,此時小蕊全身淤血手
腳發黑,蔣某讓小蕊自己起來去洗一下,小蕊說:「爸爸,我起不來了。」
蔣某以為女兒還在裝:「你這麼厲害還需要人來拉嗎?」就沒理她。之後發
現小蕊躺在地上沒有了動靜,蔣某感覺不對將孩子送到醫院。
從小蕊奶奶口中得知,他們一家人是四川人,來海南二十多年,一直在萬寧
打零工餬口,平日裡,小蕊都是爺爺奶奶照管,平日裡小蕊放假了,他們會
帶著小蕊一起去工地。蔣某一直在外面打工,這次事發前兩天,蔣某才剛回到家。
目前,犯罪嫌疑人蔣某已被警方控制,該案件正在進一步辦理中。
網友評論:
@徐錦溪
唯一不用考試就直接晉級的就是父母,可又有多少父母還沒準備好怎麼陪伴孩子成長,怎麼做父母!小小的人,短短的6年人生,痛……孩子,天堂不再有恐懼和疼痛。
@動聽蝴蝶
我的孩子今年十歲了,她爸爸一次都沒有打過她。孩子每次淘氣的時候,做錯事的時候,她爸爸總是生自己的氣,然後就很耐心的教導她。而我呢……在怒氣衝天的時候就輕輕的打了她三次。一次手臂,兩次是屁股。但是每次打完之後自己的心在揪著的痛。以後我再沒有打她了!教導孩子呀真實一門很深學問。這需要大家長智慧的和情商的配合!
【對於此事大家有什麼看法?】
大家有沒有發現這幾年經常出現家長因為控制不好自己情緒,將孩子毆打致
死的新聞。上網一查數不勝數,看著叫人揪心不已,也深深地擔心不已。
教育孩子時,父母的態度,決定孩子的命運;父母的格局,決定孩子的結局。
暴力教育對孩子有哪些危害
1、影響孩子正常的心理發育
如果孩子犯錯時,爸爸媽媽只知道用打罵來解決,這並不會讓孩子知道對錯,反而會讓孩子學會盲從,這時候孩子不知道自己錯在了哪裡,也不知道什麼該做什麼,久而久之也會變成一個用拳頭說話的人。如此循環下去,只會影響孩子正常的心理發育。
而且更嚴重的是孩子如果心裡已經出現了問題,以後就可能對父母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這就是暴力教育給孩子造成的惡果。
2.會讓孩子覺得自己不是好孩子,慢慢就會變得自卑孤僻。
如果你家孩子一犯錯就會挨打,他自己內心就會慢慢覺得自己就是個壞孩子,只能靠打罵才能改正。久而久之孩子就會慢慢的缺乏信心,變得極度自卑。
調查結果顯示,將近70%的孩子,在小時候,曾經遭遇暴力教育。
在498名受訪者中,有54%的人,坦承自己在中小學時期,曾被家長體罰管教,體罰的形式以手打腳踹為主,占到88%,另有很多父母會使用棍棒、皮帶、衣架等工具,實施暴力。
我們很多打孩子的父母都認為,我這麼做,是愛之深,責之切,這樣可以讓孩子好好反省,知道自己的錯誤改正問題。
其實不然,教育家陶行知曾說:「體罰不足以使兒童改善行為,相反地,它會將兒童擠下黑暗的深淵。
父母應該怎麼避免暴力教育
1、換位思考、感同身受
就是我們家長在打罵孩子之前要好好想一想,換位思考一下,如果被打的那個人變成自己或者想想要是你老了之後孩子也這樣對你。我相信你的怒火會平息,會理解孩子,也會規避可能犯下的錯誤。
2、跟孩子做朋友
在理解孩子以後,可以嘗試著跟孩子建立起一種平等和諧的交流關係,也就是跟孩子一起做朋友。
我記得黃磊說過這樣一段話:我從沒有把他當作孩子,她只是一個有思想的人,她有她的秘密,她的想法,她的人生。她不屬於我,我們之間是彼此獨立的個體,我不把自己的意志強加於她,我們像朋友一樣相處。
跟孩子做朋友,平等、尊重孩子,做新時代的父母。這些都是我們學習的榜樣。
3、鼓勵孩子、讚美孩子
在孩子遇到困難的時候我們家長及時送上鼓勵,在孩子取得成功的時候及時的讚美他們。做一個會鼓勵、讚美的好父母。
小爸爸育兒結語:
家長的暴力,不是愛,而是害,它會給孩子今後的人生,帶來更多的問題。
拒絕暴力手段,用說服教育,讓孩子懂得做人的原則。
作者簡介:經驗豐富的育兒達人,多平台原創作者!喜歡的可以點贊關注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