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介石實現了由南到北大統一?那只是形式上的,歷史第一人在明朝

2019-06-16     關河南望

中國歷史上有個很奇怪的現象,就是如果有大統一的朝代,那幾乎都是由北到南進行大統一的,鮮有由南到北統一全國的,朱元璋建立的明朝就是歷史上第一次。既然有南到北統一如此艱難,那朱元璋又是怎麼做到的呢?

首先,元朝是蒙古人建立的政權,對漢人的壓迫和剝削也是史無前例。而南方一直都是漢人數量最多的地區,所以壓迫也最為嚴重。元末的農民起義也基本上都從南方開始的,長江以南就是起義軍的大本營。以郭子興為首的的紅巾軍開始,之後還有陳友諒、徐壽輝等,都是從南方開始起義的。這些起義軍基本上控制了長江以南的大部分地區,這就形成了南北對抗勢均力敵的局面,而不是單一地區對抗整個元朝,元朝的勢力主要也是集中在長江以北,所以就形成了南北對峙的局面。

二是強烈的民族意識,元朝的建立,是純粹靠蒙古人的武力統一了整個中國,在漢人眼中始終是異族政權,再加上蒙古人實行差異化的治國方法,把漢人當做低等民族來看,所以漢人都希望能早日推翻元朝統治,重新建立自己的政權,這時候朱元璋利用「驅除韃虜,恢復中華」的口號,激起了漢人強烈的名族意識,也算是順應民心了。

三朱元璋發展策略英明,他實行「高築牆,廣積糧,緩稱王」的政策,占領南京而又不稱王,這不僅在輿論上占據高峰,還麻痹了元朝統治者。而同時期的其他江南起義軍,都功利心急切,紛紛稱王稱霸,這也引起元朝統治者的恐慌,不斷出兵圍剿,對起義軍自身也造成極大損耗。而此時的朱元璋軍隊,正平穩的逐步壯大。

四元朝自身內部混亂,朝廷與軍隊利益爭奪不斷。元朝大將王寶寶在平定中原戰亂後,當時正直朱元璋陳友諒大戰,他並沒有利用南方軍閥戰亂的好機會,一舉消滅起義軍。反而不遺餘力的參加內部軍隊鬥爭,直接引發了元朝軍隊常年的內戰。在此期間,南方起義軍不斷壯大,到朱元璋打敗陳友諒,統一南方,然後開始北伐時,元朝軍隊才停止了內鬥,開始組織對抗朱元璋軍隊。但由於元內部還是相互猜疑不團結,也不能達成統一的作戰指揮。最終導致軍隊節節退敗。

五正確的北伐策略,朱元璋北伐期間,元朝政府已經到了苟延殘喘的地步,元大都岌岌可危。對於空虛薄弱的元朝都城來說,朱元璋手下大將都主張直搗黃龍,一擊致命,直接攻打元大都。但朱元璋確實是個卓越的軍事家,他清醒的認識到如果直接從南京進攻元都,會造成被多方軍隊包圍,戰線拉長的風險。於是決定攻打山東,再拿下河南及其元大都周邊地區,切斷元朝與西北後方的聯繫。最終順利攻破了元朝首都。

六自身實力強大,俗話說打鐵還需自身硬,不管是從南到北,還是從北到南,能真正實現大一統,都需要自身強大的軍事政治實力,這個是最基本的。如果自身實力不行,即使敵方實力再弱,也不可能實現統一。

從這幾個條件來看,朱元璋從南到北實現大統一是必然的,也進行了充份的準備。後來中國還以一次從南到北的統一,就是在民國時期,蔣介石北伐戰爭,但他的北伐水分很大,而且只是形式上對中國的統一,而且建立的政權也十分脆弱。但朱元璋的統一是貨真價實,真正統一了全國,而且明朝也持續了兩百多年,所以這是明太祖偉大的地方,而比起所謂打了幾場不是親自指揮或是自己指揮卻又臨陣脫逃的某「千古一帝」來說,那也真是和朱元璋無法比的。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_g2mX2wBUcHTFCnfu3-H.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