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少吃一口」身體會怎樣?專家證實了,變化還挺大……

2019-07-19     減約

以減妞自己舉例吧,在日常生活中,其實也經常出現控制不住飲食的時候,遇到好吃的恨不得一次吃個夠了!

當然啦,這樣的飲食習慣,肯定是不好的,一來熱量容易吃超標,對減肥不利,這一點眾所周知;二來,那就是對身體有很多害處了……

沒吃飽只有一個煩惱,

吃飽了有無數煩惱。

胃病。吃得過飽所帶來的直接危害就是胃腸道負擔加重,消化不良。時間長了,還可能患上胃糜爛、胃潰瘍等疾病。

癌症。科學家指出,吃得太飽會使抑制細胞癌化因子的活動能力降低,增加患癌幾率。

老年痴呆。日本有關專家發現,大約有 30%~40% 的老年痴呆患者,在青壯年時期都有長期飽食的習慣。

骨質疏鬆。長期飽食易使骨骼過分脫鈣,患骨質疏鬆症幾率會大大提高。

神經衰弱。晚餐過飽,鼓脹的胃腸會對周圍器官造成壓迫,使興奮的「波浪」擴散到大腦皮質其他部位,誘發神經衰弱。

既然「吃太飽」「吃太撐」對身體有那麼多害處,那麼,每天少吃一點會對身體產生怎樣的影響?

俗話說得好,「少吃一口,多活一天」,這可不是瞎說,現在有最新研究證實這句話了。

美國杜克大學研究人員做了一個實驗,長達兩年時間,這項研究( 刊發在《柳葉刀糖尿病與內分泌學》上)結果指出:

當非肥胖的成年人從飲食中減少約300卡路里的熱量時,可以改善膽固醇、血壓、血糖和其他指標,而且還能減重。也就是說,每天少吃300卡路里,代謝指標變更好。

300卡路里相當於多少食物呢?

拿一個100g的包子舉例,每個包子熱量約120卡,300卡也就相當於兩個半包子。

研究中,除了對代謝指標有影響外,限制熱量組的體重減輕了7.5千克,且大多是脂肪為5.3千克;而對照組反而體重略增長。

此外,參與者還表現出,一種生物標誌物的減少,該標誌物表明慢性炎症,也與心臟病、癌症和認知能力下降有關。

哈佛大學公共衛生學院Frank Hu同期刊發述評稱,限制熱量攝入不僅對心血管健康有益,還可減緩衰老進程和延長壽命。

其實不僅西方,早在《黃帝內經》時代,古人就開始注重飲食養生,提出「飲食有節」的養生觀點了。

「脾為後天之本」,因此,所食所飲必須考慮到脾胃的受納和運化能力,儘量減輕脾胃的負擔。

所以,為了健康,從今天開始,改掉貪吃的習慣吧。每餐吃七分飽最事宜~

七分飽是什麼感覺?

你可以按照下面的描述去感受:應該是感覺吃得差不多了,卻還不想離開飯桌,可要是再吃的話就會撐。總而言之,是一種似飽非飽的感覺。

除此之外,你還可以掌握下面這些推薦的飲食習慣去吃飯:

1、少食多餐

在控制總熱量攝入的前提下,採用少食多餐的飲食方式,每一餐少食,每隔幾個小時吃一些東西,這樣幫你的身體在維持營養的同時,充分消耗吸收卡路里。

2、高纖維飲食

富含膳食纖維的食物本身並不能減脂,但是纖維素比重小、體積大,進食後填充胃腔,需要較長時間來消化,使人容易產生飽腹感,減少熱量的攝入。燕麥、豆類如四季豆、鷹嘴豆,綠色蔬菜都是比較好的選擇。

3、細嚼慢咽

吃東西的時候養成細嚼慢咽的習慣,不僅有助於食物充分吸收,同時避免了胃部的飽腹感傳遞至大腦的滯後,這樣好好吃飯,你的進食量會比平時減少約30%。

4、早餐至關重要

如果不吃早餐,飢餓感會促使你中午吃下過量的食物。而且身體的代謝會在進食後才慢慢恢復,這樣是不利於減肥的。

5、飯前喝湯

飯前喝湯,不要選擇濃湯,要選擇喝清湯,這樣可以讓你在進食的時候,更容易產生飽腹感,控制食慾。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_N_BQGwB8g2yegNDwtVV.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