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13城步入「超高房價」行列!哈爾濱半年漲12%!房價整體偏熱

2019-07-29     諸葛找房哈爾濱

當代中國人最大的焦慮來源是什麼?是房價

當代中國人最大的幸福來源是什麼?是房價不漲了

今年開年以來,有一系列城市因為低到突破想像力的房價而爆紅網絡,成為輿論焦點的「網紅城市」:前有全城白菜價的鶴崗,後有海景房一平只售一千八的乳山,最近又出了定價「看心情」,一套房子賣一萬的玉門……

而在部分三四線城市房產面臨無人可賣的窘境時,另一邊是千人搖號搶房、地王頻出的熱門城市。如今全國房產市場兩極分化情形愈發明顯,城市的競爭力,無不證明了經濟實力強、產業優勢明顯、人口持續流入的城市,地產市場有著更強的韌性,這些選手不僅具備良好的增長潛能,還能夠更快跨越周期。

哈市上半年新房均價9720元/㎡ 百城中位於「低房價」隊列

最近,易居房地產研究院發布了上半年《中國百城房價報告》,2019年1-6月份,其監測的100個城市新建商品住宅成交均價為14065元/平方米,同比上漲14.3%。該報告對100個城市進行「房價五分法」劃分,包括超高房價、高房價、中等房價、低房價和超低房價五類。

哈爾濱新建商品住宅成交均價為9720元/㎡,屬於5個等級區間中「低房價」隊列。東北其餘四個主要城市中,唯有大連以14167元/㎡的均價位於「高房價」隊列,兩個省會城市瀋陽和長春同樣均價在萬元以下,數據低房價城市,另一個近一年漲勢靠前的三線城市丹東,位於「超低房價」隊列。

根據統計,2019年上半年,全國100個主要城市中,北上廣深,廈門、三亞、福州、杭州、南京、蘇州、珠海、東莞、燕郊等,共計13個城市新房均價破2萬,組成了超高房價城市隊列。

正因為一線城市房價太高,對於普通工薪族來說想要買一套屬於自己的房子,實屬難上加難,所以近年很多年輕人會從高房價和通勤壓力大的一線城市中撤退,選擇去新機遇不斷、房價稍低、富有生活氣息的強二線。

但等到輾轉去二線後,就會發現壓力低的生活願景也成為泡影。二線城市尤其是優質地段房價,已經輕鬆越過2萬,交通依舊擁堵,工資還意外的低。

雖然上半年全國有些城市、板塊二手房還是有壓力,但這是因為此前單價漲到一定程度,正常回調,算是回歸理性。不過想要在二線城市置業,也並非易事,高房價一直是工薪族心中最難跨越的坎。

上半年同比漲幅劃分出爐 哈爾濱房價「偏熱」

除了對城市按房價進行劃分外,報告還按照100個城市年初累計新建商品住宅成交均價同比漲幅進行分類,包括房價過熱、房價偏熱、房價合理、房價偏冷和房價過冷五類。

統計顯示,2019年第一季度,100個城市中有23個城市步入到「房價過熱」區間,在大灣區迎來政策利好的階段,之前的房價窪地中山今年突然發力,以47%的漲勢全國領跑。而哈爾濱以12%的新房成交均價同比漲幅步入「房價偏熱」區間。

東北其餘四個主要城市,房價漲幅均在10%以上,同樣歸為「房價偏熱」區間。

保定(-11%)、泉州(-17%)、寧波(-21%)、莆田(-23%)、廊坊(-24%)、肇慶(-27%)被劃分到「房價過冷」區間。形成房價過冷現象有很多原因,比如成交項目過多集中在郊區市場、新房價格行政性地壓低、市場交易持續下滑等,擠泡沫現象已經十分明顯。

房地產的發展本質是靠槓桿和債務驅動的,當兩個條件都發生改變的時候,這個行業最好的日子也就過去了。

來自人民法院公告網的數據顯示,截至7月24日, 2019年全國274家房地產企業發布破產公告,而融資成本提高是這些中小房企破產的一個重要原因。房企能夠輕易獲得融資或再融資的日子已經結束,5月銀保監會發文之後,國內融資環境收得比較緊,因此房企境外融資最近出現了小井噴,尤其是7月份已經發行了100億左右的美元債。隨後,發改委再對海外發債進行規範管理,無疑是從兩頭堵住了房企融資輸血的通路。

在目前的融資形勢下,下半年企業將更加注重銷售回款。 預測會有不少樓盤妥協,加大促銷優惠力度,快速周轉及時收回資金。經濟承壓、信貸收緊、政策趨嚴的背景下,樓市繼續降溫恐難避免。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_N4lPWwB8g2yegND6Svn.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