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上車!從have時代到be時代,你的進化跟上了嗎?

2019-12-18     銷售與市場雜誌社

 在過去的五年,無論歐美還是中國消費市場,都出現了大量銷售額一飛沖天的新品牌:

  比如在美國,由卡戴珊家族的小妹Kylie創立的彩妝品牌,成立18個月,總銷售額就達到了4.2億美元;2014年成立於舊金山的網紅鞋品牌Allbirds,在矽穀人手一雙,去年估值達到14億美元,如今進軍中國市場,在上海開了線下實體店。

請點擊輸入圖片描述

  在國內,新品牌快速崛起的趨勢也十分明顯。比如瑞幸咖啡,2017年11月創立,只用了18個月就完成上市,今年前三季度累計收入達到了28.4億人民幣;還有一款叫「元氣森林」的無糖氣泡水,2016年才成立,卻在今年雙十一,位列飲料品牌銷量前三位。

請點擊輸入圖片描述

  總的來說,新一代的消費品牌似乎只用3到4年的時間,就走完了前輩們用5到10年甚至更長時間才能走完的路,新一代消費品牌崛起的速度變快了。那麼到底是什麼,讓新品牌崛起如此之快的呢?

  投資銀行易凱資本發布了一份關於中國消費產業的調研報告,報告中提出,中國消費市場中這種前所未有的品牌創生速度,從根本上說來源於兩個底層變化。


  進化中的消費者

  第一個底層變化,來自於「人」。新品牌背後站著的,是新一代消費者。所謂的「新一代」,並不特指某個年齡段的人群,而是當今消費者新出現了一些共同特徵。歸納起來主要有這麼三個:

  首先,新一代消費者更注重顏值,他們不再覺得產品只要實用就行了,而是對產品的外觀,甚至包括店面的設計都有著更高的審美需求,也更講究品質感。

  其次,他們願意為情感消費,也就是說,會為能讓他們產生情感共鳴和心理滿足的產品付費。比如所謂的「為情懷買單」「為信仰充值」,都屬於情感消費。報告中提到一個很值得關注的現象,就是新一代消費者更願意支持國貨。以95後、00後為代表的新人群出生在國力強盛的年代,他們有更強大的文化自信,和天然的民族認同感,上一代人「進口=好貨」的概念在他們身上逐漸消弭。近兩年因國貨風而重新回到人們視線內的李寧,如今打上了「中國李寧」的標籤,深受潮流追捧,在國貨品牌中刷出了一道靚麗的風景線。

  此外,新一代消費者更傾向於為品牌的「性格」花錢。哪些品牌能傳遞他們所認同的價值觀和生活態度,他們就會選擇哪些品牌。

  這三個特點加在一起,說明了什麼呢?說的是,如今整個社會的消費已經從「have時代」進入了「be時代」。消費者購買產品時不光是「擁有」而已,而是一個「彰顯自我存在」的過程。新一代消費者更注重自我表達,新品牌成了實現自我表達的手段。

請點擊輸入圖片描述

  進化中的基礎設施

  報告提出的第二個底層變化,是社會基礎設施的升級,這極大地加快了新品牌的創造和傳播速度。比如說,不斷縮短的供應鏈,更快捷的物流配送網絡,更普及的第三方支付,微信、支付寶等,這些變化都讓產品從生產、設計到直達消費者手中的速度大大加快了,消費也不再受時間和空間的限制。

  同時,短視頻平台、社交媒體和網紅帶貨的異軍突起,也徹底改變了品牌的推廣和銷售方式。我們來看一組數據:在10月20號,淘寶「雙11」預售的第一天,薇婭在直播間預售的商品總值,預估10億元。「口紅一哥」李佳琦在「雙11」預售的表現旗鼓相當,直播當天有3000萬人圍觀。至於具體銷售數字,用阿里高管的話來說超過10億。而如果我們放眼網紅直播帶貨的生態,會發現它在3年之間,已經長出了一個千億產業——在2018年,光是淘寶直播平台帶貨量,已經超過了1000億元,同比增速接近400%。

請點擊輸入圖片描述

  進化中的新品牌

  近些年崛起的消費領域的新品牌,之所以能高速發展,除了順應「人」的變化和基礎設施的變化,還有三個不可忽略的因素。

  首先就是產品設計,相對於傳統品牌,新一代消費品牌更重視「顏值」。像喜茶、奈雪の茶,無論從店面裝修到飲料杯身,都下了大功夫去包裝設計,帶來的回報也非常明顯。很多消費者在線下門店排隊點一杯水果茶,拍張照片發朋友圈,讓品牌獲得了大量「免費」的曝光和宣傳。

請點擊輸入圖片描述

  其次,新品牌還十分重視打造品牌故事,喚起消費者的情感共鳴。其中,「新國貨崛起」就成了一個很有效的切入點。

  比如國產美妝品牌完美日記,並沒有像傳統品牌拚命打上日韓等國的標籤,而是大大方方地展示自身的中國基因,今年雙十一成功登頂美妝銷量榜冠軍。完美日記創立於2017年,至今已完成了C輪融資,估值超10億美金。

請點擊輸入圖片描述

  武漢的老牌汽水廠商漢口二廠,更是講述了一個精彩的「國潮復興」的故事。他們用一系列融入懷舊元素的汽水瓶設計,喚起消費者的老汽水情懷,銷量快速上漲。2018年銷售額達到了9000萬元人民幣,今年預計全年銷售額能達到3億元。

請點擊輸入圖片描述

  不僅如此,在營銷方面,新品牌也充分利用了社會基礎設施升級的紅利。他們不再單純依賴在傳統媒體上打廣告,而是全力擁抱網紅和新流量平台。這樣做帶來了一個極大的好處,那就是新品牌觸達消費者的路徑大大縮短了:網紅一推薦,消費者就種了草,種了草直接就能買,買了用完之後馬上就能寫使用心得,推薦給更多消費者——這樣的流程,顯然能更快地完成消費行為的閉環。

  有的新品牌還想更近一步,繞過中間商、繞過平台,建立「直達消費者」的能力。他們打通線上移動端和線下實體店。

  就拿喜茶來說,微信小程序喜茶GO的用戶數超過1000萬,來自小程序的訂單量已經占訂單總量的一半以上。通過這些數據,公司可以實時感知到堂食與外賣的占比情況、不同時間段的客戶等待時間、新品的銷售成績等變化趨勢。這些數據被用來指導公司的業務決策,比如擴張速度、新店選址、新品定價等。

  名創優品也是一個很典型的例子。他們通過「掃描微信號免費贈送購物袋」的辦法,快速積累粉絲,把用戶留在自己的「流量池」里。在短短一年多時間裡,名創優品微信訂閱號成為一個超級大號,為接下來的互動營銷創造了可能性。

  有些新品牌做得更絕:你可能有過這樣的體驗,去逛一些新品牌的線下體驗店,發現店內所有產品都是試用的,顧客如果需要購買,必須添加公眾號、註冊會員,完成網上下單後,才能到收銀台取貨。這樣的流程雖然麻煩,但卻為商家積累了寶貴的用戶行為數據,為日後的長期運營打下了基礎。

  這背後,是新品牌們的深謀遠慮。畢竟,在這個快速疊代的時代,永遠都有更強大的後來者。對於新崛起的品牌來說,更大的考驗,在於如何走得長遠。

  新的時代,企業需要新的實踐、新的思考。新品牌要想基業長青,還得靠過硬的產品、服務以及品牌價值。唯有這樣,中國近些年湧現的新品牌,在未來才能有機會進軍海外,擁有和寶潔、耐克這樣的國際消費巨頭一爭高下的實力。

  2019年12月28日,鄭州萬豪酒店,中國營銷跨年演講暨第17屆中國營銷盛典,一批無界營銷C位崛起的新品牌,與您見面。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_LAYGW8BMH2_cNUglxQh.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