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語言發育落後,如何進行居家語言訓練?

很多家長有這樣的疑惑,我家孩子三歲了,還不會說話,是貴人語遲嗎?是不是等一等他自己就會說了?那麼哪個年齡段的孩子語言應該達到哪些水平呢?下面簡單給大家介紹一下。

1.3個月----會發出「咕咕」聲

2.6個月----會發出「咿咿呀呀「聲

3.1歲左右開始有意識的說「爸爸,媽媽」

4.2歲左右開始使用各種聲母與韻母的組合,能使用50個詞。能理解300個詞。

5.2-3歲的孩子能將3個字組成詞,能理解兩步指令,開始對需要的目標命名。

我們的孩子語言發育沒有達到孩子這個年齡段應有的發育水平該怎麼辦呢?作為家長能夠在日常生活中做些什麼呢?在排除聽力原因造成孩子語言發育落後的因素後,可運用以下居家語言訓練小技巧。

1、當孩子還不會說話時,家長要多跟孩子描述生活中的小事情,要給孩子一個聽覺方面的語言輸入。例:喂孩子喝奶時說「寶寶喝奶了」。

2、半歲到一歲,當孩子開始懂得與大人互動時,家長要介紹周圍常見的物品給寶寶,並且可以加上明顯的肢體語言。比如見到小貓時,手指著貓並跟孩子說「看!是貓咪!」

3、1-2歲,當孩子聲音語言明顯增加時,可運用一些選擇句或者是問句來跟孩子進行交流。比如「這是西瓜還是蘋果?」、「這是西瓜嗎?」

4、2-3歲,這個階段孩子的語言引導著重放在整句交流上。比如見到一個西瓜,你可以問「這是什麼呀?可以吃嗎?什麼顏色啊?我們來嘗嘗是什麼味道呀」

家長在進行居家語言訓練時需注意:要有耐心、運用誇張的語氣和表情鼓勵孩子、多和孩子說話,不要覺得孩子聽不懂就不和孩子交流、不要模仿孩子錯誤的發音或者在孩子發出錯誤音後責備孩子,應在孩子發出錯誤音後及時念出正確音。

過度的愛會產生替代!匱乏的愛會產生冷漠!讓愛來陪伴孩子,陪伴他經歷成長的風雨,而不是替他遮風擋雨!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_9Y_820BMH2_cNUgL1Cu.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