疼痛超三月 就算慢性痛

2019-10-22     健康杏林

隨著年齡增長,很多老人有逐漸加重的退行性疾病,包括骨關節炎、椎管狹窄症、骨質疏鬆症等,都伴有長期疼痛。65歲以上人群中,不少人患有慢性疾病,如糖尿病、中風等,這些疾病也會誘發疼痛,導致患者常年生活在痛苦中。

疼痛持續或反覆發作超過3個月,稱為慢性疼痛。它不僅剝奪了患者安穩的睡眠和愉快的心情,給他們帶來軀體和精神上的痛苦,還可能對呼吸、循環、消化、內分泌和中樞神經系統產生不良影響,甚至導致病理改變,嚴重降低患者的生活質量。疼痛持久不愈,還會加重病情、惡化情緒,甚至使患者失去生存信心。

然而,多年以來,關於「疼痛本身是不是病」的問題,一直爭論不休。大多數老人把疼痛看作生病的伴隨症狀,比如冠心病發作時的胸痛、膽石症引起的膽絞痛和晚期腫瘤的癌痛等。疼痛本身難以得到關注和重視。而且,疼痛過去常被視為人體發生疾患的求救信號,但事實上,有些慢性疼痛並沒有伴隨疾病。譬如帶狀皰疹後遺神經痛可持續數十年之久,而原發疾病早就痊癒了;手腕扭傷沒傷到骨頭,卻導致整條胳膊又腫又痛,長年累月就成殘疾了;還有纖維肌痛症、大多數三叉神經痛等,本來就找不到病因。對很多老人來說,慢性疼痛是唯一的臨床問題,其本身就屬於疾病。

2001年,世界衛生組織將疼痛列為繼呼吸、體溫、脈搏和血壓之後的第五大生命體徵;2018年在世界衛生組織發布的最新國際疾病分類中,慢性疼痛有了疾病編碼,正式歸屬為一種疾病。而我國衛健委早在2007年就明確設立疼痛科,規定其主要業務範圍是慢性疼痛的診斷和治療。慢性疼痛作為一種疾病,必須引起老人重視。只有及時關注、治療,才能使晚年生活更健康、從容。

文字:《醫藥星期三》

圖片:網絡

編輯:彭海波 周思初 曹琤媛

「健康杏林」是《醫藥星期三》報的官方微信公眾平台。《醫藥星期三》報是全國郵發的,以中醫藥治療為特色的,刊發醫藥保健、健康養生知識為主的專業保健科普報。開設有「中華醫藥」」中醫精粹「」民族醫藥「」藥膳食療「等中醫專版。全國郵發代號47-66。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_82fKW8BMH2_cNUgBA1p.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