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眠症又稱為不寐,主要表現為睡眠時間不足或深度不夠以致不能消除疲勞、恢復體力與精力,輕者入睡困難或睡眠不沉,或時睡時醒,或醒後不能再次入睡,重者徹夜不眠。臨床研究以自制中藥歸元膏敷臍治療老年腎陽虛型失眠症取得滿意療效,可明顯改善陽虛體質,現介紹如下。
臨床資料
選擇中醫醫院的老年腎陽虛型失眠症患者為研究對象,其中男12例,女18例;年齡(73.36±9.88)歲;病程(48.43±70.06)天。
治療方法
處方:肉桂、砂仁、黃柏、甘草各6克,生龍骨15克。
用法:上藥混勻研成粉,用適量蜂蜜調勻,搓成丸敷於臍中,外用膠布固定,每次4小時,每日1次,敷藥前先將臍周及臍中擦洗乾淨,7天為1個療程,1個療程結束後,休息3天,繼續第2個療程,共治療4個療程。
治療結果
治療後患者失眠、腰膝酸軟、性慾減退、畏寒肢冷、精神萎靡等症狀均有所改善,有效率100%。
體會
據統計,我國60周歲及以上人群中約有40%~70%存在不同類型、不同程度的失眠症狀。西醫治療失眠多採用鎮靜藥物,不良反應多且易成癮,病情加重,病程呈慢性化,長期發展引起心腦血管等多系統及器官損害,還可造成抑鬱、焦慮等精神問題。
中醫根據患者的體質進行辨證論治,現代中醫治療失眠的方法有11種之多,多數治療以調節心神為主,其中只有一種通過補益腎精以健腦安神的方法。實際上腎陽虛型失眠症患病率也較高,腎陽虛衰導致陰寒內盛,虛陽浮越,心腦元神失養也是引起失眠的重要原因。陽虛引起失眠可從兩個方面闡釋:一是陽氣虧虛,虛陽浮於上,擾亂心神;二是虛陽無力,不能入於陰,同時陰盛格陽於外,陽不交陰,以致無法正常睡眠。現代中醫研究認為,睡眠由神主宰,神安則人能入睡;睡眠的本質是神安於其所舍,神不安則引起不寐。可見神不安是引起失眠的主要原因。根據老年失眠患者體質,提出腎陽虛,陰寒內盛,格拒元陽,元陽浮越,元神失養所致失眠的假說,根據火神派鼻祖鄭欽安的「潛陽封髓丹」的原理化裁自製歸元膏敷臍以達到補腎陽,潛伏真火,調和陰陽,水火既濟,安神定志之功。歸元膏方中砂仁、黃柏、甘草為封髓丹的組成,黃柏味苦入心,稟冬天寒水之氣而入腎。砂仁辛、溫,可納五臟之氣而歸腎。甘草調和上下,又能伏火,真火伏藏,則人身之根蒂永固。黃柏之苦和甘草之甘,苦甘能化陰,砂仁之辛合甘草之甘,辛甘能化陽,陰陽化合,交會中宮,則水火既濟,心腎相交。肉桂為君藥,入腎經,可補火助陽,溫經通脈,能補心腎之陽,其性剛烈之極,與砂仁同用增強本方溫補腎陽,消盡僭上之陰氣,使上下無偏盛。生龍骨甘澀平,入腎經,可增強本方鎮攝浮陽、安神定志之功。全方由封髓丹加肉桂和生龍骨起到潛陽封髓的作用。本方用蜂蜜調和,蜂蜜味甘、性平,歸脾、肺、心經,可調和諸藥且溫和對皮膚無刺激。將歸元膏全方研成細粉,用蜂蜜調勻,製成藥丸敷於臍中,共奏溫腎補陽、鎮攝浮陽、安神定志之效,方藥經皮膚吸收,較口服經肝代謝吸收好。綜上,歸元膏敷臍可改善老年腎陽虛型失眠症患者的症狀以及證候。腎陽虛體質得到明顯改善,且使用方便,患者依從性較好,既可以避免失眠患者長期使用安眠藥物會產生的不良反應,又不會引起藥物依賴性,且療效穩定。
來源:醫藥星期三
圖片:網絡
編輯:彭海波 朱德珍 曹琤媛
「健康杏林」是《醫藥星期三》的官方微信公眾平台。《醫藥星期三》以中醫藥治療為特色,刊發醫藥保健、健康養生知識為主的專業保健科普報。本報全國郵發,郵發代號47-66。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ToEjPnEBrZ4kL1Viopf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