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500強碧桂園:已不再是一家傳統房地產公司

2019-10-26     商業力智庫

文 | 磐石之心 編輯 | 甜夏

來源:磐石之心

隨著「房住不炒」政策持續強化,房地產行業融資困難,讓許多房企陷入困境。一份數據顯示,僅2019年上半年就有274家房企破產倒閉。

業內人士認為,輝煌了20年的房地產市場,終於開始靠拼本事賺錢了!房地產行業面臨大洗牌,小房企將陸續退出市場,TOP50房企的份額將越來越高。

在剛剛公布的「世界500強」榜單中,也看到這一趨勢。榜單顯示,恆大、碧桂園、綠地、保利、萬科共5家房企進入榜單,銷售額和名次均大幅上升。其中,碧桂園以573.1億美元(約合人民幣3790.8億元)位居第177名,較去年上升176個名次,首次躋身前200強。

那麼,我們能否從碧桂園逆勢向上的成績背後找到房企穿越牛熊的經驗?

現金流是房企的生命線

眾所周知,房企都是高負債企業,一旦面臨融資困難,企業就會出現危機。特別是近兩年來,相關部門要求各大房企儘快降低負債率,償還銀行借款,又給房企的拿地、融資設置了層層高門檻。

不注重現金流的房企面臨生存危機。

在世界500強榜單中,碧桂園不僅比去年上升176個名次,而且還入選了凈資產收益率(ROE)榜,在中國公司中排位僅次于格力。

與此同時,在大量房企凈資產借貸比高達80%,甚至90%的情況之下,2018年碧桂園公司凈借貸比率為49.6%,同比下降7.3個百分點。截至2018年期末,碧桂園的現金餘額約為2425.4億元,占總資產比例達到14.9%。

如此低的凈資產借貸比與如此高的現金餘額,保證了碧桂園業務的健康發展。那麼,碧桂園是如何做到的?

這首先要歸功於碧桂園創始人楊國強的豐富經驗與出色管理能力、執行力。楊國強擁有27年的房地產開發和銷售經驗,經歷了至少兩次次房地產周期。

他一直視現金流為企業的生命線,嚴抓銷售回款,強化執行力。業內人士都知道,碧桂園對銷售回款有著毫無人情的「鐵律」。藉助全面的業務和財務數字化管理,減少人為因素影響,碧桂園的回款率遠超行業其他房企。

而且碧桂園一直採取薄利多銷的策略,總是打造比周邊樓盤更具性價比的產品,大幅提高了銷售速度和回款率。比如,青島即墨藍谷之光項目主打TOD新模式,卻比其他樓盤每平方便宜數千元,銷售十分火爆。

數據顯示,2018年,碧桂園房地產權益銷售現金回籠約4557.9億元,權益銷售回款率高達91%。

踏准中國城鎮化的節拍

中國樓市的繁榮得益於城鎮化進程,房企必須踏准城鎮化的節拍才能做到未雨綢繆。20年來,中國的城鎮化率從1998年的26%上升至2018年的60%。距離已開發國家的80%,還有一定的增長空間。

經驗表明,城鎮化的空間在哪裡,樓市的增長點就在哪裡。

中國城鎮化是一股不可逆的時代大潮,老百姓對美好生活的追求仍然是我們努力的方向,因此中國房地產市場未來規模仍然龐大。」楊國強認為。

而且楊國強十分看好三四線城市的城鎮化前景。

顯然,近十年來,城鎮化的第一目標就是一二線城市。接下來,城鎮化的重點則在國家重點打造的熱點城市集群與三四線城市。

研究表明,未來全國將形成幾十個超大城市,以這些超大城市為中心,通過地鐵、輕軌和高鐵等便捷交通網絡連接周邊的衛星城,從而形成城市集群。主城是那些一二線城市,已經基本完成城鎮化,而這些衛星城則將迎來城鎮化的高峰。

當眾多房地產公司融資加槓桿,在一二線城市房地產紅海中鏖戰時,碧桂園卻到三四線城市的藍海中航行。

在粵港澳、長三角等地區的土地儲備占比44%。碧桂園在一二線城市與三四線城市的地塊按金額劃分比例為40∶60。

截至2018年12月31日,碧桂園項目分布於中國內地31個省、269個市、1156個區和縣,項目總數達到2148個。這幾乎覆蓋了包括西藏在內的所有省份,讓碧桂園業務擁有極大的廣度和縱深。

跟隨城鎮化的腳步,抓住城市集群與三四線城市的城鎮化發展機會,這減少了樓市整體環境的不利影響。

投資未來,突破地產行業天花板

中國樓市經歷了二十多年的大牛市之後,目前已經進入了一個嶄新的發展時期。城鎮化過半後,政府開始追求高質量和科技興國之路。未來5-10年,房地產市場還會繼續上行,銷售額保持在十幾萬億的水平,但是增速會放緩,行業天花板已悄然降臨。

房企必須考慮如何突破行業天花板,並快速行動。

這幾年,轉型成為許多房企的共同目標。比如,萬科在喊出「活下去」之後,開啟了多元化之路,進軍物流、養老、文旅等業務。恆大也同樣以投資新能源汽車等方式積極轉型。

企業轉型之路可謂是九死一生,轉型成功者均是在主業之上,形成資源互補,而不是哪裡是風口,哪裡熱鬧就轉向哪裡。

比如,微軟從賣軟體,轉型為雲服務,這是在軟體主業之上開花結果。華為從做運營商業務,再到把手機終端業務做到第一,也是在主業之上拓展。

房企的轉型也必須貼近主業,不能胡亂轉型。碧桂園的多元化之路聚焦在農業和機器人,這兩項業務與地產、物業這兩大主業之間是緊密聯繫在一起的。

據悉,碧桂園做農業是源於楊國強「振興鄉村,扶貧助農」的夢想。

目前,碧桂園有2000多個項目,服務超400萬業主。碧桂園有著在港上市的五星級物業公司為這400多萬業主做服務,其中業主們的健康飲食是一塊巨大的市場。

通過於2018 年5月成立的碧桂園農業控股有限公司,以 「公司+基地+農戶」模式的中端生產組織,以鳳凰優選社區門店為主體的終端銷售,從而解決400萬業主關於「吃得好」的問題,同時還可以實現楊國強扶貧助農和振興鄉村的夢想。

碧桂園做機器人業務,楊國強也同樣沒偏離於地產的主業。楊國強說:「機器人蓋房子,第一符合我們對零傷亡和安全的追求,第二能使我們的質量提升,第三能使我們的效率提升。」

於是,碧桂園子公司廣東博智林機器人有限公司成立了。目前,碧桂園的機器人公司已經申請370多項專利,聚焦的建築機器人有30多種,還有物業服務機器人,8款建築機器人已經進入了工地現場測試。

而且碧桂園在地產設計與開發的理念方面,也積極與科技相結合。碧桂園在公司業務數字化方面體現出一家廣州企業的先進性,擁有鳳凰會、鳳凰通、收樓寶等多個企業公眾號,全面你實現了銷售、物業、售後管理的數字化。

同時碧桂園結合城市群發展趨勢,通過TOD、產城、機器人谷等項目,強化交通優勢,以科技吸引人才回歸,助力都市圈/城市群的整體發展。

楊國強早已不把碧桂園看作是一家傳統的地產公司,而是一家科技公司。他提出碧桂園的全新發展願景——成為全世界創造美好生活產品的高科技綜合性企業。

結 語:遠見卓識的領軍者

毋庸置疑,房地產行業正在進入一個嶄新的周期。這對於那些沒有戰略的前瞻性、高負債率、未能做到全國性布局、踏不准城鎮化節拍,又無法成功轉型的房企來說,無疑將遭遇極大困境。

過去20年的房企市場,魚龍混雜,錢實在是太好賺,好賺到不需要多少技術含量。如今,則到了拼真正實力的時刻。這對於碧桂園這樣擁有27年豐富經驗和預判未來能力的掌舵人、大量土地儲備、優秀的企業管理、擁抱科技和未來布局的世界500強房企來說是巨大利好。

一直以來,企業能否化解困難、穿越牛熊周期,關鍵在於是否擁有遠見卓識的領軍者。華為任正非、格力董明珠、福耀玻璃曹德旺、碧桂園楊國強、海爾張瑞敏……都是這樣的領軍者,他們身經百戰、管理藝術、未雨綢繆!

企業缺資金如何融錢?融誰的錢最容易最安全?

什麼是風險投資?風險投資分幾類?哪一類更適合幫您融錢融智贏未來?

基金如何投項目?投領袖?投團隊?

如何快速拿到專業及非專業PE手中資金,如何塑造展示你的項目,打動他們?

如何讓融資不再難、不再貴?

如何讓您的資源快速變現?如何用您的關係迅速賺錢?

......

【企業融資上市路徑設計】有邀請到國內從業投行10年以上的多位天使投資人如:謝文栗、劉俊宏等等尋找優質項目輔導合作!

【關注領域】:信息技術、高端裝備、新材料、新能源、節能環保、生物醫藥、教育,先進位造業.....符合條件的領域。

有項目需要對接投資人的請點擊左下角的「了解更多」連結,了解對接會議詳情!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Zvu-Bm4BMH2_cNUgPxjg.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