梨樹上這是啥蟲?該怎樣防治?

2019-05-21   老刀網絡農管家

近日一位呂梁市用戶在農管家提問:請教老師,這是啥蟲?怎樣防治?

農管家專家解答

夏英三 (山東省臨沭縣青雲鎮農技站)

蚜蟲為害,用吡蟲啉,氟啶蟲胺腈,噻蟲嗪,烯啶蟲胺,啶蟲咪,氟啶蟲醯胺,螺蟲乙酯噴霧防治。

劉風花(中國棉花協會會員 第四屆金草帽專家)

蚜蟲,用吡蟲啉,吡蚜酮,噻蟲嗪,烯啶蟲胺,聯苯菊酯,功夫噴霧防治。 連續噴施2次,兩樣復配一起噴施,正反面噴施均勻

王剛(壽光泰來植保)

蚜蟲,防烯啶蟲胺,聯苯菊酯,噻蟲嗪,高氯,乙基多殺菌素。

呂蘭華(山東省陽穀縣農業局)

蚧殼蟲危害,建議選用烯啶蟲胺+聯苯菊酯、噻蟲嗪+高效氯氟氰菊酯、螺蟲乙酯等配合有機矽噴施防治。

盧芃源 (河南省鄭州市,西南林業大學,擅長植保技術)

介殼蟲,考慮高效氯氟氰菊酯,高氯噻蟲嗪,聯苯菊酯,聯苯菊酯噻蟲嗪,聯苯菊酯噻蟲胺,都可以用

農管家大課堂

梨樹二叉蚜

習性症狀

一、生活習性。若蚜群集於露綠的芽上為害,待梨芽開綻時鑽入芽內,展葉期又集中到嫩梢葉面為害,致使葉片向上縱捲成筒狀。落花後大量出現卷葉,半月左右開始出現有翅蚜,5-6月份大量遷飛到越夏寄主狗尾草和茅草上。6月中下旬梨樹上基本絕跡。秋季9-10月間,在越夏寄主上產生大量有翅蚜遷回梨樹上繁殖為害,並產生性蚜。雌蚜交尾後產卵,以卵越冬。

二、為害症狀。成、若蚜群集於芽、葉、嫩梢和莖上吸食汁液。梨葉受害嚴重時由兩側向正面縱捲成筒狀,早期脫落。

三、寄主。梨、白梨、棠梨、杜梨及狗尾草等多種果樹及其他植物。

發生規律

一、1年發生20代左右,生活周期為喬遷式。以卵在芽附近和果台、枝杈的縫隙內越冬,於梨芽萌動時開始孵化。

二、發生區域。分布於北京、吉林、遼寧、河北、山東、山西、河南、江蘇、四川、台灣等地。

防治方法

農業防治

一、人工防治。在發生數量不太大時,早期摘除被害葉、集中處理,消滅蚜蟲。二、生物防治。保護利用天敵。蚜蟲天敵種類很多,當蟲口密度較小沒必要噴藥時,保護利用天敵的作用很明顯。

藥劑防治

4.5% 高效氯氰菊酯 水乳劑(低毒) 使用50-80毫升/畝 噴霧

7.5% 氯氟·吡蟲啉 懸浮劑(低毒) 使用30-35克/畝 噴霧

22.4% 螺蟲乙酯 懸浮劑(低毒) 使用3000-4000倍液 噴霧

48% 噻蟲啉 懸浮劑(低毒) 使用5-10毫升/畝 噴霧

20% 烯啶·噻蟲啉 水分散粒劑(低毒) 使用10-20克/畝 噴霧

40% 烯啶·吡蚜酮 水分散粒劑(低毒) 使用10-15克/畝 噴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