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身高永遠是父母關心的話題,最近媽媽群里的話題都圍繞著長高:
個子高的父母覺得自己基因好,孩子自然不會矮;
個子矮的父母則非常焦慮,害怕孩子未來身高也不理想,影響未來發展。
春天來了,剛好是孩子的「長高黃金期」,今天我們就來聊聊孩子長個的問題:
孩子的身高是遺傳決定的麼?
後天還有沒有可能逆襲?
民間流傳的長高秘笈是真的麼?
家長應該怎麼做才能幫孩子長高高?
01
長多高是遺傳決定的麼?
很多人都聽說過:「爹矬矬一個,娘矮矮一窩。這種說法有道理麼?
事實上,真正科學得結論是:遺傳的確能夠影響到孩子的身高,但是營養、運動、睡眠、情緒這幾個後天因素,對身高的影響高達30%!
別忽視這30%,這可能導致1米6-1米8的巨大差距。舉個簡單的例子,很多家庭中,哥哥可能比弟弟高10多厘米。
而且據2017年《中國兒童身高管理現狀調研報告》的數據:我國54.2%的兒童當前身高水平沒有達到遺傳身高,其中東部地區較中西部地區的未達標率更高。
也就是說:我國竟然有超過一半的孩子連遺傳身高都沒有達到!
還記得《媽媽是超人2》中胡可帶著小魚兒去體檢嗎?
在測量了小魚兒的身高後,醫生委婉地告訴胡可:通過醫院的身高評估,如果按照當前小魚兒身高和身體狀況,成年身高只能到一米七左右。
幸運的是,醫生說小魚兒現在還比較小,如果進行合理的身高管理,還有機會繼續長高。也正是因此,胡可仔細詢問了方法,回到家裡認真執行,不敢有半點馬虎。
幾個月後,胡可帶小魚兒復檢,根據身高預測表判斷,小魚兒成年後,身高能長到183.9厘米。
可以這麼說,只要有科學的方法,早一點對孩子進行身高管理,抓住孩子長高黃金期,孩子的身高,完全可能比遺傳身高再增高10cm。
02
孩子生長期,這些謠言千萬別信:
1.我家孩子是發育慢,長的晚,「二十三還能躥一躥」,不急。
不同的孩子生長發育的年齡不同,但是身高停止生長的骨齡基本相同(男孩16歲、女孩14歲)。
孩子生長板完全閉合、鈣化之前還是有一定生長的潛能,但閉合後身高也就穩定了,沒有大的變化。
所以對孩子的身高一定要及時關注,千萬不要錯過孩子身高增長的最佳時機。
2.孩子吃的越多長的越高。
老人總覺得孩子白白胖胖才好,但有研究數據表明:兒童體重多10公斤,身高可能少長7厘米。
吃得太多太胖,生長發育受到影響,才真的有可能長不高。
3.長個就要多補鈣。
很多寶媽說:為了給孩子長個,我和爸爸每天給孩子牛奶天天當水喝,鈣片每天不斷,還有骨頭湯、小公雞每周都給孩子喝,這樣就能長1米8了吧。
「多吃、補鈣」其實都是針對挑食、厭食,營養不良的孩子,他們攝入的營養元素不足,或不能滿足正常的生長發育,因此才強調要補鈣、補營養。
過度「補鈣」可能導致骨垢提前閉合,縮短孩子的長個的時間,直接影響最終身高。
03
如何做才能助寶寶長高高呢?
1.營養要補對
有研究表明營養豐富、均衡的孩子比普通兒童身高每年多增長3-5厘米。
因此在孩子長身體的時候媽媽記得均衡營養,牛奶、雞蛋、綠色蔬菜、蝦、貝類等食物都要有。
特別提醒大家,儘量少依賴營養品、保健品,這些東西吃不對可能會加重孩子的腎臟負擔,不僅對長個沒幫助,還會影響孩子的身體健康。
2.鍛鍊不能少
適量的運動可以刺激骺板和骨骼,促進生長激素的分泌,強化身體的肌肉、骨骼和韌帶。
3.睡眠很關鍵
孩子的身高主要取決於體內生長激素分泌的多少。
而正常情況下,進入深度睡眠1小時後,才能進入生長激素分泌的高峰,所家長一定要調整好孩子的作息,保證充足的睡眠。
給大家一個簡單的參考:一般而言,新生兒每天要保證 14~20 小時,1~3 歲為 12~14 小時,4~6 歲為 11~12 小時的睡眠。
4.定期做檢查
一般來說,孩子的正常生長範圍應該是:
家長一定要及時關注孩子的生長狀況,除了在家監測,定期去醫院檢查也是必不可少的。醫生會檢測孩子的生長狀況以及營養狀況。家長可以根據醫生的建議,在發育的不同階段,及時補充孩子所需的營養。
對於生長矮小的孩子,需要準確地測量骨骼的年齡,發現問題用有效的方法干預孩子的生長發育。
最後再叮囑一句:孩子早期因為照顧不周引起的生長虧損,在日後是不能彌補的,因此想要寶寶蹭蹭長個的家長,必須牢牢把握住這個階段,千萬別錯過孩子的長高「黃金期」!
-end-
*互動時間*
親愛的寶媽,
關於寶寶長高,你有哪些小秘訣?
歡迎留言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