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的專業是為了更好的滿足,而不是更多的套路

2019-10-16   UCPM湯圓

為什麼想聊這樣一個話題呢?

說來也是有意思,這一個多月以來,又是中秋,又是國慶的,過節嘛,吃喝玩樂,衣食住行,總是離不開的,在經歷了大大小小的一些消費後,不知怎麼的,我隱隱約約產生了一個想法,現在太多的企業設計的套路太多了,我真的想回農村。



當然,作為一名合格的產品經理,我一直認為我已經具備了「任套路在前,我自不為所動」的素養,但是,我發現還是高估了自己,在很多套路的面前,我竟然有了一種束手無措的感覺,當然,學費是肯定交了,教訓是肯定有了,但,反思也不能少,接下來呢,我就把這一個月以來遇到的幾個有意思的套路和大家分享一下,如果有和老湯一樣被套路的,那咱們就共勉吧,如果沒有,那以後就多留神啊。


套路1:看不懂


家裡有個上學的孩子,就像有個祖宗,尤其是在學習上,比方說閱讀就是我現在很頭疼的一個問題,注意力不集中,看一會書就沒耐心了,更別說把書上的內容裝到腦子裡了。

前段時間,有個朋友在微信里給我發了一個廣告,大家看下圖:



我在看到這個廣告後,一下子就驚了,量子波動速度,六個字,我全部認識,但是一旦成為一個產品的名稱,我就完全不懂了,當然,對於我來說,不懂也沒啥不好意思的,關鍵是全世界那些正在搗鼓量子力學的科學家們可能會有些懵逼,我們還在實驗室搗鼓呢,應用都出來了。

當然,這家企業可能也估計到沒有多少家長會懂,因此,他們就描述了一個對家長非常有吸引力的場景,大家看劃線部分,在經過訓練後,1-5分鐘就能看完一本10萬字左右的書籍,關鍵這還不是最牛逼的,牛逼的是這還不是看後就忘,而是可以把內容完整複數出來。

這對家長簡直太具有殺傷力了,小學六年全部的教材加起來也沒有10萬字吧,這難道是說1-5分鐘就能把小學全部的教材內容裝到腦子裡?

現在我已經不是驚了,而是要瘋了,哎,如果我上學的時候有這樣的訓練,也不至於一直在學渣的圈子裡混。

不過在仔細看完了這個產品的介紹後,我不驚也不瘋了,而是懵了,因為我竟然看不懂其中的原理是什麼,介紹里說的是,通過訓練,「只要你快速翻書,書的內容就會通過量子波動進入你的腦海,你只需要感悟這種波動的力量,你就能實現快速記憶和複述,1分鐘10萬字,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

這是科學的力量,還是玄學的力量,或者是宇宙終極力量在人身上的體現,真的看不懂,當然,我怎麼看不重要,關鍵是你讓普朗克,愛因斯坦,波爾,薛丁格怎麼看?

我的感想:

這種套路屬於典型的「蹭熱點概念」的操作,量子力學這幾年不斷出現在公眾的視野里,不過大部分都是屬於科普性質的,這是好事情,但是它畢竟還是實驗室里的玩意,而有些企業就開始打這個概念的歪主意,你說你本來就是一個閱讀訓練的教育產品,非要和量子,還波動扯上關係,關鍵是還真的有家長捧場。

反正以我的智商我是理解不了這種產品概念的,對了,我那個宇宙能量智商提升帽呢,一會帶上,看來需要提升一下智商了。


套路2:想不通


過節了,總得買點吃喝,其實我買吃喝比較麻煩,作為一個資深糖尿病患者,生怕吃喝不合適就引起血糖的不穩定。

但是,某天,我在貓貓家發現一樣好吃食,大家看下圖:



無糖大米,我知道無糖點心,無糖飲料,它們都是把原來配料中的白砂糖用糖醇,比方說木糖醇,安賽蜜,阿斯巴甜,三氯蔗糖等代替了,但是這個無糖大米我就有點想不通了。

我簡單分析了一下這個介紹,我琢磨著是不是應該這樣來理解:

1、產品介紹上說無添蔗糖,那是不是說我一直吃的大米是添了蔗糖的,如果是這樣,那這些大米企業可就損了陰德了,不過細細想想,可能性不大,蔗糖多貴啊,6000塊錢一噸,還給你往大米里加,才賣幾塊錢一斤,這些企業瘋了啊。

2、如果不可能是第一種情況,那麼,就是說,這家企業的產品擁有了比格力大松電飯煲更黑科技的技術,人大松電飯煲還得靠鍋來搞,這家企業倒好,直接在原料階段就能夠把大米里的碳水化合物去掉,但是大米去掉碳水化合物後,還剩什麼呢?

這我就想不通了,有在湖南的朋友可以幫我問問袁隆平老人家啊,沒有碳水化合物的大米應該以什麼形態存在。

我的感想:

這種套路屬於典型的「抓人群痛點」的操作,這個套路里沒有什麼新概念的炒作,但是這比第一種套路在某種程度上更狠,因為他牢牢的抓住了某一個細分人群的最大痛點,對於糖友來說,事實上他們的心理是很矛盾的,既想滿足口腹之慾,又想血糖穩定,這就給了很多食品企業可趁之機,不用炒什麼概念(相比於第一種套路,一些新概念是需要消費者理解的,或者換句話說,消費者在面對新概念產品的時候,會增加決策周期),只需要不斷強調我的產品里不含蔗糖,不會引起血糖波動就可以了,自然會吸引一定數量的糖友消費者的眼球,並且去嘗試的。

實話實說,我就是這樣的消費者,我當然希望能夠科學的進步,能夠從根上治癒糖尿病,但是目前看來,在口腹之慾和身體健康兩者選擇的話,自然還是選擇後者,對了,有哪位朋友認識農科院的專家,看能不能培育出不含糖的西瓜出來。


套路3:摸不透


過節除了吃,自然還得玩不是,我老家這小地方也沒啥好玩的,一般就是去個KTV什麼的,我也知道,現在KTV這買賣不好乾,但就算不好乾,我也理想的認為,只要在服務形式,服務質量上下點功夫,還是有希望的,但是,我又想錯了,這個本來我認為不會有啥貓膩的行業竟然也有人背叛了革命,大家看下圖:



這是我收到的一張某KTV的優惠券的背面說明,正面是什麼內容呢,很簡單,就是免費唱歌的說明,剛看到正面的時候,我心裡確實竊喜了一下,還真有免費的午餐啊,但是翻過來一看,就有些怒了,使用免費券要關注公眾號我忍了,畢竟這是運營常見的套路,但是這個需繳納開機費就沒法忍了,是,我算不上是KTV的常客,但是就算是這樣,我也知道,我從來沒聽說過什麼開機費。

咱們再仔細看,小包開機費30元,唱3小時,也就是說,我事實上是掏了30元唱了3小時,1小時10元,這套路就很明顯了,我們知道,KTV的熱點時間段是在晚上8點以後,白天基本上沒什麼人去,原來他們是怎麼操作的呢,就是把降價引人,比方說晚上8點以後,一個小包一個小時是30塊錢,那麼,白天就10塊錢,但是這對於消費者來說,他認為這10塊錢是KTV的消費,時間長了,效果就差了,於是他們就開始換套路,告訴消費者KTV的消費是免費的,但有些其它的費用需要掏一下,比方說這個設計出來的開機費。

說實話,這個套路有點設計的讓我摸不透,這不是自欺欺人嗎,消費者看到背面的說明,會怎麼想呢,就算消費者沒看到,但是消費的時候卻發現要收什麼開機費,直接走人了是不是很難堪啊!

我的感想:

這種套路屬於典型的「不斷挖坑型」的操作,先用一些手段吸引消費者,然後等消費者入坑後,再通過一個又一個設計好的手段和名目來掏消費者的錢包,咦,這個思路怎麼這麼常見呢?

但是物極必反,消費者進的坑多後,自然警惕性就強了,這又促使企業想著法的設計新的坑,於是最終出現的結果就是,消費者寧可躺著,也不願,不想,不敢往前走了,而企業還一廂情願的做著什麼「建立社群」的春秋大夢。


對於產品經理來說,這意味著什麼


說了三個我這段時間經歷的套路之旅,好像一直沒說和產品經理有什麼關係,其實我想,應該很多朋友都明白我想表達什麼了,說說我的想法:

1、以上提到的不管是實物產品,還是服務產品,那個產品的背後沒有一群掛著產品經理或類似職位名稱的傢伙在出謀劃策,這麼說吧,產品經理在這些套路上功不可沒。

2、套路需不需要?我認為需要,但是要有前提,就是套路的設計必須是以促進消費者能夠獲得更多,更好的利益為前提的。

我們這些專業的產品管理者學那麼多專業的知識(再總結一下,產品經理需要學習商業、市場、行業、技術四大領域的知識,並把這些知識形成自己的產品管理領域的專業知識體系)為了什麼,不是為了孤芳自賞,而是有兩個目的,一個是為消費者做出更好,更有價值的產品,另一個就是當我們的產品團隊出現不符合消費者利益的想法、思路、策略的時候,能夠看得到,說出來,解決掉。

帶領我們的產品團隊,甚至整個企業組織,尊重消費者,是我們團隊文化的根基。

3、套路怎麼來設計?套路的設計其實和商業模式的設計有一定關係,我個人一直堅持這樣的原則,商業模式的設計就應該是簡單、直接、能讓消費者一看就明白,一聽就能懂的,只有這樣,我們才不會給消費者造成太多的障礙,而讓消費者在真正了解了我們的產品價值後,心甘情願的與我們完成交易。

粗暴點說,就是,該免費的免費,該收費的收費,明碼標價,童叟無欺,如果消費者不願意購買我們的產品,那麼,只能說明一點,我們的產品還不是消費者真正需要的,而這,不正是我們這些產品經理應該認真去思考的嗎?

做了這麼多年產品經理,我其實一直擔心一點,就是,可能對於一些朋友來說,他們會抱著這樣的想法:沒有什麼是一個套路解決不了的,如果有,那就來兩個。

其實,做好一個市場並不難,難的是我們做不好產品,不好好做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