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的父親母親們

2019-06-16     軍旅警營

盤旋的鷹 軍旅警營

關注軍旅警營公眾號

閱讀更多軍旅美文

我們的父輩,在革命的軍隊中,跟隨毛澤東主席,歷經淒風苦雨,浴血奮戰,打出了一個新中國。他們也為建設這個國家殫精竭慮嘔心瀝血,奉獻了一生。他們的豐功偉績,高尚情操,和人格魅力,永遠是我們敬仰的巔峰。我們唯能告慰前輩的,是我們依舊沿著他們開闢的道路砥礪前行,無負重託!

沙沙父母1955年于海南屯昌——沙沙

幸福的一家人(攝於南京)——曾寧生

爸爸在機關負責後勤,媽媽在給養廠工作,78年轉入地方,爸爸任銀行領導,媽媽在企業管理財務。退休以後積極參與社區活動,去敬老院陪伴老人,參加團體老年球類賽事,以及各類有益健康的運動。在此祝爸爸媽媽永遠:幸福、快樂、健康、如意、平安! ——滄海蝴蝶

父母的青春年華——鄒德華

這是我記事時第一次拍的全家福,那時候父親英俊帥氣、年富力強,母親溫柔賢惠,這張全家福記錄著我們全家最幸福快樂的一段美好時光。 ——艾葉

小眯和爸爸媽媽,1959年拍攝於大連。 ——小眯

我(後排中)和爸爸、媽媽、妹妹、弟弟1979年合影———於建平(皓月長風)

這是我們家1961年拍攝於北京的全家福。那年我大姐因學習成績優異,從人民大學保送到重慶通信兵工程學院上大學,她是我們五個子女中第一個穿上軍裝的人。記得大姐每個寒暑假結束離家返校時,都給爸爸媽媽敬一個標準的軍禮。這個形象深深的印在我的腦海里,從此立志長大我也要當兵!——徐寧

——樂哈哈

祝父母健康長壽。——兵濰坊

——軍營生活

我的父親1930年出生,16歲參加東北民主聯軍第一縱隊,既後來的四野38軍。 父親追隨四野的38軍一路解放東北,渡過長江,踏遍半個中國,直至南下打到雲南邊境、又赴廣西剿匪……1950年北上,跨過鴨綠江入朝作戰,1951年被新中國空軍招飛,提前回國,在南京軍事學院學習兩年,1953年上機前,身體複查因眼疾被淘汰,分去海軍青島二航校學習,1956年畢業,後調去海航第五師。——月亮

——艾咪

這是爸媽的結婚照。那年,媽穿著學生時代的列寧裝跟爸走進了照相館……這一走,他們走過了相濡以沫、甘苦與共、無怨無悔的61年。

在兒女心中,他們是我們此生的驕傲、自豪和永遠的至愛與榜樣!——茶香

幸福的一家人 ——依依

爸爸您走得那麼急,

這永遠的痛我揮不去……

是不捨得耗費國家醫療費,

還是不願意讓兒女伺候你?

您在天堂可好嗎?

可記得已經很大個子的閨女我

一聽到您聲音就飛奔而去,

您高高舉頭擱肩我開心無比?

可記得我早早離家當小兵,

您千叮萬囑盼我出息?

爹爹呀,女兒我沒有辜負您,

一輩子做事都像你!…——飛 天

父愛如山,高大而巍峨,給我勇於攀登的力量;父愛如天,粗獷而深遠,給我無所畏懼的堅強;父愛如河,細長而綿延,給我挑戰未來的智慧。母親的愛,是春天裡的一縷陽光,和煦地照耀在我的身上;是夏日裡的一絲涼風,吹散了我心中的煩熱;是秋日裡的一串串碩果,指引著我走向成功;是冬天裡的一把火,溫暖著我那顆冰冷的心。——魯虎代

我最最親愛的父母,是我心中永遠的牽掛,是我目中學習的楷模,家父現年九十三歲,十四歲入伍,家母現年八十六歲,十四歲入伍,歷經多年戰火硝煙的拼搏,幾經生死的考驗,跟著領袖與戰友們一同走進新中國,衷心的祝願我的二老多多的陪伴著我們,祝我的二老福如東海!壽比南山! ———麗珍麗

 中國人民解放軍的行列里,曾經有過我們的父母,有過我們軍人的兒女,輝煌至今的人民軍隊,信仰、本色不變,永遠是共和國的柱石,人民的保護神。

無悔青春,無悔軍旅,是每個軍人的榮光!我,記住了您們,我們的老前輩,您們永遠是我們的榜樣,楷模。永不消失的軍魂! ——李勛

父親是359旅的人,平時沉默寡言的他一提起九旅、提起二軍,馬上兩眼放光有了精神。父親在部隊是搞後勤的,一直是背錢、管錢幹部,為保護部隊的銀元,立過大功。父母親都是晉北人,跟著二軍解放新疆紮根邊防,他們傳給我們的是忠於黨忠於軍隊,無私奉獻、兩袖清風的精神,是革命的事業。父母親都健在,九十多了,是子孫們的寶貝和福氣,我們會好好孝敬老人,共享幸福。———邢江南

在抗日戰爭即將取得勝利的前夕,時年17歲的父親王晉骨在長期守寡的母親的支持下,告別汾河邊富饒的家鄉,毅然參加了八路軍,跟隨部隊轉戰在大西北並解放了新疆。父親參軍前只上過5年小學,參軍後,經過戰火的洗禮和部隊的培養教育,並因好學上進,逐步成長為軍隊政治工作骨幹,長期從事軍隊政治宣傳工作(《星火燎原》第十集收錄有父親的戰爭回憶錄《通過回民區》)。我的母親肖素君,1950年在家鄉四川省郫縣(現在的成都市郫都區)報名參軍,告別「天府之國」來到祖國的西北邊陲新疆,被分配到了解放新疆後剛經過整編並駐守南疆的步兵第四師十團。1952年初,我的父親和母親在軍營里結為夫妻,做為他們愛情的結晶,這年的11月我來到這個世界。父親後來一直在新疆軍區所屬的部隊工作,母親後來轉業到地方工作。1984年10月,父親被批准離休,帶著家人回到了他一生魂牽夢繞的家鄉,進新疆軍區太原干休所開始了他的離休生活。雖然父親已經離開我們整6年了,可他的音容笑貌還時時在我的腦海里浮現。有時候我真想問問九泉之下的父親:敬愛的父親,您還好嗎?我要告訴他:您一生的老伴及其子孫們無時不刻不在想您!敬愛的父親,我們永遠懷念您! ———王曉兵

60多年前,父親和母親從呂梁山區和東海之濱匯聚到崑崙山下,結為伴侶相濡以沫,攜手走完人生旅程,最後把自己永遠留在邊疆,留在了我們身邊,永遠伴隨我們,保佑我們。——張朋

我的母親張惠珍是一個白衣天使!父親周海亭出生黑龍江尚志縣,從小在爺爺奶奶與趙一曼地下黨組織革命精神薰陶下,思想進步,追求公平正義,給蘇聯紅軍之友社送物質到參加尚志團,再到東北民主聯軍,人民解放軍,抗聯英雄趙尚志,一直都是父親革命的榜樣。遼瀋戰役,四平戰役,天津戰役,廣西剿匪,南征北戰,先後立功八次,父親的歷程就是一部革命史。解放後在中南軍區政治部領導譚政大將教育培養下,從機要處到政治部創建的高級將領速成文化學校,父親一直嚴格要求自己,履行共產黨員的職責。我們一定要繼承發揚革命先輩的光榮傳統,牢記歷史不忘初心,做一個真正的共產主義接班人。——周玉蘭

父親的照片是八路軍軍裝,也有領章的,軍帽上的帽徽原來是國民黨"青天白日"的,由於心中氣憤,父親在拍照時拿下來了。1945年,我母親才16歲,家境殷實,正在天津讀高中,學校里一位歷史老師,是天津地下黨員,平時就引導一些有正義感的高中生,逐步接受了馬列主義思想,我母親就是其中之一,秘密加入了共產黨,積極參加由地下黨領導的在天津白區的學生運動,帶頭上街演講、遊行,對民眾進行宣傳,揭露"反動政府不抗日,反而熱衷於打內戰"的真實面目。1947年,解放戰爭的炮火已響,某日,地下黨秘密通知我母親等幾位學生運動的積極分子,說"黨內出了叛徒,你們幾個已上了天津警察局的黑名單,要連夜化妝離開天津"。母親瞞著我姥爺姥姥,毅然放棄學業,奔向解放區,正式參加了中國人民解放軍。—津津

我親愛的父親。 ——閆惠英

爸爸老家是膠東解放區,爸爸是46年入黨,也是那一年去乳山口邊防檢查站工作(屬部隊性質),青島解放了,是港口城市需要邊防人員,爸爸在50年初進住青島邊防檢查站,他們是青島邊檢創史人,爸爸的戰友們也隨著解放戰爭的勝利奔赴在全國各地,(上海,福建,廣州,深圳等地)在新疆帕米爾高原上都有老爸的戰友,1955年青島邊防檢查站歸屬於守備19師後,老爸調到師後勤軍需科,19師改編為青島警備區,老爸在後勤生產處任處長,78年老爸轉業。老媽47年入黨,在村子裡擔任婦青團長,52年來青,在工廠干到領導崗位,兩位老人今年已90歲高齡,祝他們生活幸福安康!——王樂欣

爸爸,您在天堂還好嗎?想你!我愛媽媽,媽媽健康長壽! ——徐強華

我的爸爸媽媽相識相知相愛於抗美援朝戰場,這是他們1954年在朝鮮的結婚照

——真水無香

南山的父母1953年攝於南京。父母當時都在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高級步兵學校工作。致敬父母的青春年華和激情燃燒的歲月。——南山

父母是我學習的楷模和榜樣,部隊大院是我童年的搖籃,參軍是我打小的夢想。父母在戰爭年代同屬一個部隊,從建國初期相識、相愛並組成家庭,一直工作生活在部隊同一單位,以平凡的從軍生涯為部隊的保障、建設和發展奉獻著自已的力量。衷心祝願我的軍人父母健康長壽!

——楊鳴

我的爸爸媽媽,三代軍人之家。——胡莉莉

我的爸爸媽媽。——慧玲

我的父親1945年8月入伍。解放戰爭屬於二野部隊,出生入死,南征北戰,立功受獎。解放後,五十年代初在四川重慶第二高級步兵學校學習,後又在長春軍事師範學校學習,又在西南(四川南充)公安部隊幹部集訓。1955年調入武漢中央公安部第二公安幹校任教員和副大隊長。1965年父親經組織安排調入湖南總隊(湖南獨立師)。七十年代調入邵陽市人民武裝部任副部長,1983年離職休養,不幸1988年病故。

這張珍貴全家福,是六十年代春節在武漢部隊留影(文革後部隊番號總字127部隊)。

父親扶著的孩子就是本人...

雖然父母都離開了我們,但是父輩留給我們那種革命軍人本質和優良傳統及對黨忠誠的理念,永遠值得我們學習和傳承!——堅堅

聽父親講那作戰的故事——芳芳

父親張鳳岐,1947年2月參加革命,先後參加過解放大西南、解放大西北、解放太原等戰役。抗美援朝開始後,父親跟隨部隊從四川輾轉來到東北,長期駐守在祖國邊疆。1969年3月發生了著名的珍寶島自衛反擊戰,5月父親所在部隊奉命從黑龍江省邊境地區調防到遼寧錦州。1978年,父親轉業回到河北邯鄲。2015年5月9日,因患胃癌與世長辭,享年86歲,走完了平凡而漫長的人生。父親一生為人忠厚老實,淡泊名利,不曾對人生有過半句抱怨,也從不為生活瑣事而惱怒,一生從來與人沒有過是非之爭,堪稱做人楷模。即使到了晚年,他仍然孜孜不倦地讀書、學習,身體力行地宣傳醫療保健知識。父親的處世之道和人生智慧是他留給我們兄妹三人最寶貴、最恆久的人生財富。——張旭東(上午品茶)

——好運來

共同走過激情燃燒的歲月,祝二老健康長壽。———焦詠春

父親荊喜順,河北省平山縣人,1937年10月參加八路軍115師344旅689團,1976年10月在鐵道兵第九師離職休養。

母親潘本慎,湖南省寧鄉縣人,1950年2月參加解放軍第21兵團214師,參加了抗美援朝戰爭,1955年轉業,1988年在遼陽市製藥廠退休。——清茶

我們的軍人父母親:是兒女們心中永遠的驕傲!我們的軍人父母親:光榮的形象,在兒女們心中永不磨滅!——湘

父親趙續太山西晉城人。1945年參加八路軍太岳縱隊57團。曾參加過淮海戰役,西南剿匪及79年的對越自衛反擊戰等戰役。於1983年離職休養。母親孫美芝5O年代參加工作,多次榮獲三八紅旗手等稱號。於1990年退休。祝我親愛的父母健康長壽!——趙萍

我的父親王富林,河北樂亭人,1945年10月參加東北民主聯軍(四野十縱,四十七軍),參加過遼瀋,平津,南下渡江戰役,湘西剿匪,抗美援朝。母親劉家英50年從安徽巢湖參軍抗美援朝,是志司通信處總機首批三名女兵之一。他們相濡與沫六十多年,——雲山霧罩

我的爸爸媽媽,從戰爭年代的血雨腥風中攜手並肩走過了半個多世紀,從解放戰爭到抗美援朝,他們用鮮血譜寫出一曲壯美的歌!祝願我的老爸老媽健康長壽——劉莉(勿忘我)

我的父親十三歲時隻身參加了八路軍,屬晉察冀楊成武的部隊,後被送到延安中學(現北京101中學前身)上學,從此走上革命的道路。之後又被送往武昌高級炮兵學校和中國人民解放軍北京政治學院上學,父親在部隊工作了四十多年,經歷了抗日戰爭、解放戰爭、抗美援朝,後從事武器裝備的研製和試驗工作,1984年光榮離休,是一位名副其實的老軍人、老革命。想起我的爸爸我很心痛,想哭,我家兒女多,小時候日子過得緊緊巴巴,而後陸陸續續都參加了工作,日子過好了,本應該是享受天倫之樂的時候而卻走了,爸爸沒有享受到我們兒女的福,每每想到這些,我難過流淚……如今我的母親90歲了,居住在部隊干休所,我的媽媽樸實、心底善良,在少兒時期參加了兒童團,14歲就加入了共產黨,為了照顧爸爸、照顧孩子,而放棄了工作,為這個家做出了巨大犧牲……現在我們要好好的陪伴老媽,照顧老媽,老媽在,家就在。祝願我的媽媽健康長壽!——金子

——滿山紅葉

我的父親是38軍的老兵,1947年參軍,參加了四戰四平、遼西會戰、平津戰役、南下剿匪、抗美援朝等戰役,從軍三十年,轉業到地方也保持軍人的本色! ——王勝利

我父親王毓貴1945年5月參軍,之前參加革命,參軍前入黨,母親曾是婦女主任,自衛隊長。從山東隨部隊打仗到南方。曾在22軍,後調公安部隊。至1983年在部隊離休。很想念父母的養育——王凱

1973年攝於遼寧葉柏壽183醫院家屬院。 ——王紹華

我的父親和母親,他們分別於1938年和1939年參加八路軍和新四軍。這是他們的結婚照。

——東方散人

家父山東人,38年八路軍,東野一縱老兵。母親楚國人,48年解放軍。父親生前常講戰爭年代沒打死有了一家人知足…… ——鋼鐵長城

唐克保、張萍原38軍113師——唐曉燕

 父親:楊桓,生於(農曆)1926年4月18日,卒於(農曆)2012年10月28日。1947年參加革命,任東北解放區扶餘縣榆樹溝區政府文書,1950年參加中國人民志願軍第三十八軍同年赴朝參戰。1978年百萬大裁軍第二批轉業,1986年離休。母親:李桂芝,生於(農曆)1928年11月9日,卒於(農曆)2000年6月26日。始終站在父親背後的人,默默無聞的用她辛勤的一生養育了我們五個兒女!——心思

我的父母親都是湖南人:這是我們全家在東北吉林市的合照,中間的是我們的姥姥:因為父母工作忙:從小是姥姥把我們兄妹三人帶大的!——黃長波

待續下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ZeeXD2wBmyVoG_1Z0PE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