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哎呦,穿了件衣服,我家寶寶的小手不能動了」,
「我家寶寶手被我拉了一下,現在一碰就哭」,
「我家寶寶平時很好動的,剛才翻了個身,
現在連手機都不肯拿了」
……
近一個月里,區婦幼保健院小兒外科接診了60餘例這樣的患兒。
下班回家的「親子活動」
竟讓3歲的兒子抬不起手
疫情期間,每天下班回家跟兒子亮亮的「親子活動」是吳先生一天當中最快樂的時光。前天晚上,吳先生照舊跟3歲的亮亮玩著樂此不疲的舉高高遊戲,突然亮亮大哭起來,手也動不了,一碰就痛,這可急壞了吳先生,立馬送到區婦幼保健院小兒外科就診。
外科主任張英豪詢問情況並結合檢查,排除了其他外傷的可能,考慮是橈骨小頭半脫位,採用手法復位,不到1分鐘,亮亮的手就活動自如了。
當天晚上,張主任接連接診了4名患兒。2歲的婷婷被媽媽帶著來醫院時,右手已經動不了了,一碰就哭,張主任詢問下得知是媽媽不小心拉傷的;3歲的軒軒平時就活潑好動,不想翻了個身之後,手就動不了了,被家長帶著來到醫院檢查;同樣3歲的小宇也是在跟家長玩互動遊戲時,不小心拉扯到左手而來院的。
受疫情影響,孩子待在家中的時間變長,親子活動增多,張主任特別提醒家長小心互動當中的拉扯動作,以免造成意外。
「牽拉肘」——嬰幼兒常見的肘部損傷
家長需警惕
橈骨小頭半脫位又稱「牽拉肘」,是嬰幼兒常見的肘部損傷之一,發病年齡多在1-4歲,左側比右側多見。當肘關節伸直、前臂忽然受到縱向牽拉時容易引起橈骨小頭半脫位,有時幼兒翻身時手被壓在軀幹下也可導致受傷,比較常見的是大人拎小兒上台階時牽拉胳膊導致受傷。
如何預防「牽拉肘」呢?
1、牽拉(提)小兒手部時,應同時牽拉衣袖;
2、防止跌扑;
3、成人與小兒嬉鬧時應注意方法,不能單手牽(提)手;
4、避免反覆脫位,形成習慣性;
5、若發生上述情況,需到醫院專科門診就診。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ZeVxDHEBfwtFQPkdiWA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