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必大家都看過這張動圖吧:
前段時間馮小剛攜劇組出席金雞獎走紅毯,拍照環節,馮導向旁邊伸手,看樣子是招呼楊采鈺過來,但徐帆從楊采鈺前方包抄,快步迎上去。
這個動圖受到很多人的譏諷,稱徐帆是在「宣誓主權」。
在《只有芸知道》中,徐帆客串了一位牽線媒人林太,她在戲中叮囑羅芸(楊采鈺飾演):
「不要相信白雪公主的童話,婚姻就是在熬,在忍。能過下去的人,想過多少次離開。」
這句台詞似乎也折射著徐帆20年的婚姻生活。
徐帆出生在武漢的一個演藝世家,父母都是楚劇演員。徐帆從小就看著父母表演,對表演一直有濃厚的興趣。
12歲時,她背著父母偷偷報考了湖北戲曲學校,唱青衣,後進入武漢話劇團當演員。
1986年,演員楊立新因為演出任務到了武漢,正好和徐帆搭戲,一來二去倆人成了至交好友。
第二年,楊立新給她來信說人藝和中戲要聯合辦表演班,勸她去試試。
徐帆到了北京之後,徐帆暫住在楊立新家,那時楊立新已經結婚,他的太太對徐帆也很好。
兩人一直把徐帆當妹妹一般看待,因為知道徐帆貧血,家裡會給她常備紅糖水和巧克力,吃飯也是變著花樣做。
多年後,徐帆才知道,當時他們兩口子一直在攢錢給孩子買鋼琴,徐帆來了之後,兩人卻一聲沒吭,對徐帆盡心盡力。
徐帆也不負眾望,憑藉紮實的基本功如願考上了,和胡軍、江珊、陳小藝、何冰成了同學。
一年後,王志文分配到了中戲給他們當老師。
王志文當時已小有名氣,年輕又帥氣,比徐帆她們也大不了幾歲,師生之間經常玩鬧,一來二去,好幾個女同學都看上了王志文,徐帆也在其列。
徐帆主動出擊追求王志文,不多久,兩人就在校園裡出雙入對了。
80年代末,師生戀可是一件驚世駭俗的事,當時關於兩人的傳聞沸沸揚揚,不過倆人壓根兒就不在乎,依然卿卿我我。
不多久,徐帆竟然跟著王志文在外面租了房子開始同居,曾經有記者爆料,當年去王志文家採訪的時候,有個女孩在王志文家的陽台上做飯,就是徐帆。
但王志文人很清高,脾氣很大,再加上是徐帆追的他,經常對徐帆吆來喝去。
有一次,兩人吵架,王志文更是剎不住脾氣,直接將徐帆的行李從出租屋裡扔了出去,徐帆一氣之下就離開了兩人的出租屋。
據說後來徐帆又找王志文主動求和,但被拒絕了。
後來王志文氣消了,想挽回,主動去找徐帆,不過已經無法挽回了,因為徐帆身邊有了馮小剛。
馮小剛當年是一個美術設計師,天天和馬未都、鄭曉龍、王朔混一起。
他自告奮勇寫劇本,《編輯部的故事》就由馮小剛和王朔、馬未都擔當編劇,不成想還真成了。
1992年,徐帆和葛優一起演《大撒把》,馮小剛就是編劇之一。
在《大撒把》的殺青聚會上,葛優正式介紹了馮小剛徐帆兩人認識。
馮小剛發現,這女主角可比電影中的好看多了,就動了心思。
當時為了追徐帆,馮小剛一籌莫展,就去請教「情場老手」王朔。
王朔讓她請徐帆看話劇,然後順道再去吃飯,一吃飯一神侃就熟了,以後就好聊了。
慢慢的徐帆周圍的人都知道了馮小剛在追她的事,馮小剛也到處宣稱徐帆是自己的女朋友,那時候的馮小剛可是妥妥的大暖男,對徐帆關心備至,寵愛有加,徐帆在王志文那裡感受不到的關懷,在馮小剛這裡都偶有了。
不過,此時的馮小剛其實還是已婚男!
在和徐帆在一起的頭幾年,馮小剛一直有妻子,還有一個女兒,其實徐帆是做了別人婚姻中的第三者。
馮小剛的前妻叫張娣,是一位護士,而且兩人職業懸殊很大,也沒有共同的朋友圈,所以,馮小剛和徐帆的事兒,妻子一直都不知道。
等聽到消息之後,張娣也不著急,既不找馮小剛大吵大鬧,也不找徐帆鬧騰,就裝不知道,一直拖著他倆。
張娣是傳統的家庭婦女,她始終認為男人犯錯是可以原諒的,在外面就是玩玩兒,玩幾年就自己回歸家庭了,沒想到,這一等就是7年。
馮小剛形容那段時期說:「我覺得特委屈我前妻,當然徐帆也很委屈。反正這裡頭最不是東西的就是我,我肯定是喜新厭舊。」
馮小剛和徐帆1993年相戀,一直到1999年,張娣才同意離婚,他們倆才得以喜結連理。
婚後,徐帆把馮小剛照顧得無微不至,不工作的時候就圍著家事忙碌。
人前人後稱呼馮小剛「我家老爺」「我們家人」。
不止一次表示「在我擁有的所有身份里,最讓我驕傲的就是馮徐氏」 。
但馮小剛並不安分。
結婚十年時,馮小剛被曝出「夜宿門」事件,馮小剛始終沒有正面解釋,事情不了了之。
之後幾年,馮小剛頻頻拋出驚人言論:
「真相沒那麼重要,放下手機,好好吃飯」 。
「結婚後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女人別和男人鬥心眼」。
別人都罵馮小剛玩不吝,但徐帆卻還是一如既往地維護他。
在訪談中,金星問徐帆:「有小姑娘往導演身上貼嗎?」
而徐帆則秉持一貫的「馮徐氏」態度,拋出了驚人觀點:「人看死了沒用,不如不看,就一味對他好,他可以感受到,兩個人的感情只有和諧之後,才能更長久。我這人比較護犢子,我們家這個是男的,反正是他占別人的便宜,沒事兒。」
此言一出,一片譁然。
也是因為這番言論,令她坐實了「大奶教」教主的位置。
有人說她思想腐朽三觀不正,有人說她想得開很通透。
但透過她的笑容,我們也能感到她心裡隱隱的苦澀。
徐帆在自己的書《嫁狗隨狗》中說:「我覺得我們倆在一起是一種互補,雖然也有磕磕碰碰,那都是我們生活中的點綴。我屬羊,他屬狗,這輩子我被他看死了,誰讓它是一隻牧羊犬呢?有了牧羊犬看護的養,走路吃草才踏實。」
感情之事,外人真的無法說清,各種味道只有當事人才能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