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國成立70年來,我們黨帶領全國各族人民砥礪奮進、昂首前行,創造了人類歷史上的偉大奇蹟,演繹了一場波瀾壯闊的巨大變遷,中華民族迎來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株洲始終與國家共命運、與時代同發展,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和黨的建設全面進步,取得了令人矚目的輝煌成就。
70年來,株洲從不起眼的江邊小鎮崛起為享譽全國的百強之城。曾經7000多人的小鎮,在時代的浪潮中開拓,在歲月的風雨中崛起,現已成長為市區人口超過408萬,人均GDP超過1萬美元的大城市,成為改革開放40周年經濟發展最成功的40個城市之一,入選中國大陸最佳地級城市30強,連續四次獲國務院通報表彰,創新競爭力、產業競爭力、最佳商業城市和民生髮展等多項評估均入圍全國百強,榮獲中國人居環境範例獎、國家創新型城市、國家新型城鎮化綜合試點城市等系列榮譽。
70年來,株洲從解放之初的待興之地成長為動力強勁的工業之城。面對一窮二白的基礎、百廢待興的局面,株洲披荊斬棘闖出了一條新路,工業發展從國家「一五」起步,經歷了以傳統重化工業為特徵的老工業城市發展階段,如今邁向了高質量發展的「快車道」。以軌道交通、航空、汽車三大動力產業為主的「3+5+2」現代產業體系基本形成,中國動力谷挺起了株洲工業發展的脊樑,成為中國製造業新版圖中的亮麗名片。落戶國家先進軌道交通裝備製造中心、南方軍民融合協同創新中心等創新平台560多家,創造了全國第一台先進渦油航空「玉龍」發動機、國內自主可控計算機、國內首條8英寸IGBT、全球首列虛擬軌道列車、首列中低速磁懸浮列車製造等中國工業史上的293項第一,「復興號」高鐵、港珠澳大橋等大國重器閃耀著株洲元素。
70年來,株洲從備受關注的重污染城市蝶變為宜居宜業的山水之城。以壯士斷腕的決心和意志治理污染,深入開展湘江保護與治理,持續打好藍天保衛戰、碧水攻堅戰、凈土持久戰、清水塘老工業區搬遷改造攻堅戰和國土綠化行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四戰兩行動」,全部關停清水塘老工業區261家企業,近幾年累計關停污染企業1510家、畜禽養殖場1553家,湘江株洲段水質由2013年的Ⅲ類提升到Ⅱ類,市區空氣優良天數增加兩個半月,曾經的「全國十大空氣嚴重污染城市」蝶變成全國文明城市、全國水生態文明城市、全國衛生城市、國家森林城市、國家園林城市,綠色成為株洲發展最鮮明的底色。
70年來,株洲從自耕自足的內陸腹地發展為連接世界的開放之城。從計劃經濟到商品經濟、市場經濟,從「關起門來搞建設」到高水平引進來、走出去,開放不斷取得新進展,銅塘灣保稅物流中心(B型)封關運行,中歐(株洲)國際貨運班列開通首發,株洲成為省內第三個開通直達歐洲的國際鐵路貨運班列城市,長株潭形成半小時經濟圈,株洲經貿「朋友圈」擴大到200多個國家和地區,位列「中國外貿百強城市」第80位。
70年來,株洲從溫飽不足的貧困地區跨越為全面小康的幸福之城。2015年以來共減少貧困人口13.75萬人,貧困發生率由2015年的4.06%下降至2018年的0.43%,2018年166個貧困村全部脫貧,茶陵、炎陵兩個國家級貧困縣成功摘帽,株洲成功實現整體脫貧、同步全面小康,全面小康綜合實現程度排全國第48位,告別了絕對貧困,開啟了基本現代化的新征程。2018年底全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33953元,錢袋子鼓起了百姓「幸福的底氣」,幸福花開的故事融進了人民群眾心間。
對歷史最好的紀念,是接續奮鬥再鑄輝煌。站上新的起點,我們將始終高舉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偉大旗幟,不忘初心再出發,牢記使命勇擔當,加快建成「株洲·中國動力谷」「一帶一部」開放發展先行區、老工業城市轉型發展示範區、城鄉統籌發展幸福區,加快實現基本現代化,為早日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為建設富饒美麗幸福新湖南貢獻株洲力量。
實現「兩個加快」,必須更加堅定政治方向、強化政治擔當。不管事業推進到哪一步,黨的領導始終是根本保證。我們將持續推動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往深里走、往心裡走、往實里走,切實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始終把政治建設擺在首位,堅決扛起推進黨的政治建設這一主體責任,緊緊抓住堅守政治信仰這一重中之重,牢牢把握堅持黨的政治領導這一本質要求,不斷提高政治能力這一重要本領,著力凈化政治生態這一基礎工程,為實現「兩個加快」凝聚起最大優勢和磅礴力量。
實現「兩個加快」,必須牢固樹立新發展理念、推進高質量發展。新時代,發展仍然是解決一切問題的根本所在。我們將緊扣高質量發展要求,深入踐行新發展理念,著力把創新作為第一動力,把改革作為關鍵一招,把開放作為活力源泉,把綠色作為發展底色,積極搶抓重大機遇,大力實施「創新驅動、轉型升級」戰略,全力打好三大攻堅戰,持續深入開展「產業項目建設年」活動和「溫暖企業行動」,全面推進城鄉統籌發展,努力實現更高質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續的發展,不斷築牢株洲經濟繁榮、社會穩定、人民幸福的物質基礎。
實現「兩個加快」,必須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不斷增強人民福祉。只有堅持發展為了人民、始終依靠人民,發展才能獲得源源不斷的動力。面向未來,我們將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把黨的初心使命銘刻於心,圍繞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紮實辦好民生實事,不斷鞏固脫貧成果,切實加強和創新社會治理,全力推進平安株洲建設,不斷加強就業、教育、住房、醫療、社保、出行等基本公共服務,確保勞有所得、學有所教、住有所居、病有所醫、老有所養、困有所濟。
實現「兩個加快」,必須全面加強黨的建設、推動全面從嚴治黨向縱深發展。履行新使命,實現新目標,關鍵在黨。全面落實新時代黨的建設總要求,以改革創新精神推進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全面加強黨的政治、思想、組織、作風、紀律建設,把制度建設貫穿其中,深入推進反腐敗鬥爭,不斷提高黨的建設科學化水平。突出黨建引領,強化基層基礎,加強能力建設,更好發揮基層黨組織的戰鬥堡壘作用和黨員幹部的先鋒模範作用,著力培養一批把忠誠舉過頭頂、把責任扛在肩上、把為民烙在心裡、把激情融入血脈、把名利拋在身後的幹部隊伍,推動株洲各項事業實現更大發展。
(選自《新湘評論》)
歡迎轉發點贊
轉載請聯繫授權
本周熱文
【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新中國七十年黨的光輝歷程
長沙:接續奮鬥七十載 昂揚奮進新時代
美哉,黑龍江!壯哉,北大荒!
增強「四力」擔使命
全國道德模範夏昭炎:昭昭其德 炎炎其心
覺得不錯!在看一下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