牢牢把握湖南經濟發展新走向

2020-01-18     新湘評論

2019年12月20日,湖南省委經濟工作會議召開,總結2019年經濟工作,分析當前經濟形勢,部署2020年經濟工作。會議貫徹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傳遞出湖南經濟發展新走向。

定下一個基調:穩中求進

會議明確,湖南省經濟工作將延續穩中求進的總基調,緊扣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目標任務。會議指出,為了實現2020年的預期目標,要堅持穩字當頭、積極進取,全面做好「六穩」工作,統籌推進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惠民生、防風險、保穩定,在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上持續用力,確保經濟實現量的合理增長和質的穩步提升;重要的是抓重點、補短板、強弱項,對照完成相關定性和定量指標,確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會議提出的穩字當頭的政策思路,體現在2020年一系列具體工作安排中。如,緊緊扭住新發展理念,保持經濟穩定增長;穩就業、補短板、兜底線、辦好民生實事;緊緊守住風險底線,維護社會穩定;抓好「兩節」保供穩價,營造歡樂祥和的節日氛圍,等等。

認清兩個大局:全局和變局

不謀全局者不足以謀一域,不謀萬世者不足以謀一時。會議指出,我們謀劃工作,要胸懷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戰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這「兩個大局」。會議強調,我國正處在轉變發展方式、優化經濟結構、轉換增長動力的攻關期,中部地區面臨國際和沿海產業加快轉移、國家促進中部地區崛起等重大機遇,湖南呈現經濟發展質量和效益顯著增強的良好勢頭。要全面、客觀、辯證地分析經濟形勢,善於觀大勢、識大局,深刻認識國內外形勢多方面、深層次的聯動關係,既要看到優勢也要正視差距,既要看到挑戰也要發現機遇,既要看到困難也要增強信心,審時度勢、超前謀劃,積極進取、奮發有為,牢牢掌握經濟工作主動權。

對標四方面目標:收官「十三五」規劃

湖南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十三五」(2016-2020年)規劃綱要,確定了經濟發展、創新驅動、民生福祉和資源環境四方面目標,與各項目標銜接,目前存在的差距就是2020年目標。

經濟發展方面。省委經濟工作會議指出2020年要保持經濟穩定增長,確保持續健康發展。「十三五」規劃要求經濟保持中高速增長,人均地區生產總值與全國平均水平的差距明顯縮小。過去四年各項約束性指標全面完成,2019上半年,全省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長9.7%,高於全國平均水平0.9個百分點。其中城鎮居民同比增長8.7%,農村居民同比增長9.2%,實現了平穩較快增長,並呈現出城鄉收入差距縮小的良好態勢。

創新驅動方面。會議指出要堅持以創新為引領、以產業項目建設為重點,促進更多資源要素向實體經濟集聚,加快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著力推動高質量發展。2019年前三季度湖南經濟結構持續優化,工業增長貢獻明顯提升:全省工業技術改造投資增長21.7%,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8.2%,比上年同期加快1.3個百分點,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40.1%,同比提高6.0個百分點。新興服務業發展迅速:2019年1-8月,全省網際網路和相關服務、專業技術服務業、軟體和信息技術服務業、科技推廣和應用服務業營業收入分別增長33.3%、16.3%、12%、11.3%。工業加快向中高端邁進:2019年前三季度,全省高技術製造業、高加工度工業增加值分別增長15.9%和12.9%,占全部規模工業的比重分別為10.9%和36.5%,同比均提高2.1個百分點。

民生福祉方面。會議指出要緊緊扣住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任務,努力實現「一脫貧三促進六覆蓋」。「十三五」規劃要求到2020年現行標準下農村貧困人口實現脫貧,貧困縣全部摘帽。2018年貧困發生率由3.86%下降到1.49%,2019年上半年全省51個貧困縣的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272元,同比增長10.3%。可以說過去四年的努力奮鬥,為2020年實現全省農村貧困人口脫貧打下了堅實基礎。

資源環境方面。會議指出污染防治要以「一江一湖四水」系統聯治為重點,抓好源頭防控,推動生態環境質量持續好轉。《湖南省污染防治攻堅戰2019年度工作方案》明確了6大類70餘項措施,截至2019年9月30日,1256項具體任務已完成1011項,完成率80.5%。以此完成效果來看,2019全年《工作方案》目標能夠基本實現,到2020年生態環境質量持續改善的計劃完全可以達成。

部署六大重點任務

貫徹新發展理念。貫徹落實新發展理念,必須堅持問題導向、目標導向、結果導向。會議指出,新時代抓發展,不是要不要發展的問題,而是怎麼發展、發展為誰的問題。要把新發展理念落實到實施創新引領開發崛起戰略、抓好「三個著力」「四大體系」「五大基地」上,落實到推進產業項目建設上。真正體現了把新發展理念貫徹落實到經濟工作中,從實際出發、按規律辦事。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第一個百年奮鬥目標,是我們黨向人民、向歷史作出的莊嚴承諾。會議指出,2020年要以「全面小康決勝年」為抓手,努力實現「一脫貧三促進六覆蓋」。各地要根據自身實際完成既定目標任務,盡力而為、量力而行,堅決防止在數字上層層算帳、層層報帳,更不能弄虛作假。「盡力而為、量力而行」,充分體現省委決戰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決心。

打好三大攻堅戰。三大攻堅戰是對抓重點、補短板、強弱項戰略的深入落實,是國家經濟由「高速」轉向「高質量」發展所必須邁過的三道關隘。會議重點要求以「一江一湖四水」系統聯治推動生態環境整改治理,相較於去年的「一湖四水」,增加了長江湖南段的生態污染治理,凸顯省委對污染治理的重視;2019年新增以加快結構性去槓桿為依託防範抵禦金融風險,可以預見對宏觀槓桿率的調控也是2020年經濟工作的重點。

推進產業建設。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指出創新和改革是驅動產業高質量發展的兩個輪子。相較於2018年「大力支持產業建設和實體經濟發展」的措辭,2019年省委經濟工作會議著重強調「以創新為引領、以產業項目建設為重點」。以科技創新引領產業發展,聯動消費、投資、金融領域,推動產業智能化、信息化,更加注重產業融合發展、全面發展、高質量發展。進一步突出「5個100」建設的帶動作用,「5個100」工程自2017年底提出並實施以來交出了亮眼的成績單,累計完成投資2600億元,帶動重點產業項目完成投資2.3萬億元,每年新增就業機會20萬個,在產業建設、科技創新、產品創新、引入「五百強」企業、引進人才等方面超額完成任務,有力支撐了全省經濟高質量發展。值得注意的是,2019年會議報告中新增「促進更多資源要素向實體經濟集聚」,即更加注重以金融業為代表的其他行業對省內產業發展的支持,金融改革及相應投資激勵措施可能會進一步出台。

全面深化改革開放。改革開放是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關鍵一招,也是決定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關鍵一招。要堅持以改革開放為動力,深化經濟體制改革。會議指出,未來湖南將繼續深化國資國企改革,以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為核心,加快新舊動能轉換,推動湖南國有企業高質量發展。持續深化「一件事一次辦」改革,打造放管服升級版。統籌抓好事業單位、環保體制、司法體制綜合配套、醫藥衛生體制、產教融合建設和學前教育等改革。此外,還要依託中非經貿博覽會、湘南湘西承接產業轉移示範區等平台,大力實施引進來、走出去,積極申報自由貿易試驗區,落實外商投資「負面清單」制度,引導企業開拓多元化出口市場,努力提升開放質量和水平。

狠抓工作落實。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十三五」規劃收官之年,做好經濟工作意義重大。會議對2020年的經濟工作作出了全面部署,關鍵就是要抓好落實。為此,會議強調,要主動適應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要求,加強對經濟社會發展重大問題的研究,高標準編制「十四五」規劃,以及要健全乾部考核評價機制,堅持勤儉辦一切事情。具體體現為:一是堅定方向抓落實,堅決落實黨中央關於經濟工作的決策部署;二是創新思維抓落實,進一步解放思想,大膽開拓,積極探索;三是轉變作風抓落實,引導廣大幹部發揮好表率作用。

(選自《新湘評論》)

新發展理念是實現穩中求進的法寶

  • 穩字當頭積極進取——專訪湖南省統計局黨組書記局長劉崇斌

  • 黃士元:一輩子為農民寫戲

  • 【中國共產黨人築夢路上的故事】八大前後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UwIzuG8BUQOea5OwZWI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