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銀區水川鎮攻堅環境整治:扎穩「馬步」 蓄力「出拳」

2020-03-25   白銀區發布

  「以前想著環境再打掃能是什麼樣,無非就是掃掃地,不亂扔垃圾,沒想到連磚頭,雜草都清理的這麼徹底,這回到村覺得像換了個天地。」

  「看見村裡這麼多人打掃衛生,我們家裡也開始大掃除了,不能村裡這麼乾淨,家裡還亂糟糟的。」……

  近期,走進水川鎮的每一個村莊,都能聽到類似的話。從「等人打掃」到「主動參與」,生態文明理念日益深入人心。

  自市、區「四抓四促」城鄉環境專項整治行動以來,水川鎮深化整治行動,上下心齊勁足,合力攻堅「清底子」,全鎮農村人居環境進一步得到改善,進一步「增了顏值」、「強了氣質」。

  方法要「穩」,做到有依有據、循序漸進。根據「四抓四促」環境專項整治行動的重要精神和指示,明確這是一項鞏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成果、促進全民健康、美化人居環境的集中清潔行動,既是步入小康社會的有機接軌,又是順應人民群眾的呼聲。鎮村兩級召開動員會,從整治環境入手,以消除「視覺貧困」為目標,結合疫情防控、全域無垃圾、秸稈焚燒等重點工作,推進「四抓四促」城鄉環境專項整治行動全面展開。

  步子要「穩」,做到踏石留印、抓鐵有痕。步子邁太大,「工作鏈」容易斷。第一步,強化宣傳教育,引導群眾提高公共衛生意識,積極參與環境整治,及時做好春耕備耕等復產工作。線上通過微信群等多媒體發布各種環境整治通告和公告,形成「全民動員、全員參與、全面整治」的良好氛圍;線下通過入戶走訪、發放宣傳資料、車輛流動宣傳等,幫助群眾轉變思想,自覺樹立「主人翁」意識,主動參與到人居環境整治工作中來。第二步,強化組織領導、全面統籌、謀劃部署,夯實基層黨組織責任,發揮黨員的帶頭作用。各村書記、社長帶領社員,按時「打卡」,每天到本村環境衛生差、保潔不到位的「犄角旮旯」清掃,整理枯枝爛葉、打掃陳年垃圾等,以一己之力,盡顯「眾人拾柴火焰高」。第三步,強化細化環境整治,集中攻堅薄弱環節、難點問題,打造乾淨整潔、有序美麗的農村人居環境。我鎮住房等級標註為D級的44院房屋,是近期需要攻克的一道難題,這些房屋多為老人院、無人居住院、老宅子等,需要進一步和村民溝通和勸導,各村「下力氣」早中晚不分時間段開展「特殊談話」,講解最新的專項整治通告,積極響應和傳達專項整治政策,將通告「落到實地」。這是一場硬仗,要時刻「拉滿弓、繃緊弦」,不能有「緩一緩、歇一歇」的心態,個別村已經按照44院拆除要求,完成相應的進度,轉身在「殘垣斷壁、廢棄庫房、廢棄磨坊、廢棄大棚」等地方「下功夫」,全力整治村容村貌。

  落實要「穩」,做到穩紮穩打、善作善成。水川鎮廣泛徵求意見建議,多方調研匯總,細化《2020年水川鎮人居環境整治工作方案》《水川鎮新冠肺炎疫情聯防聯控及「四抓四促」城鄉環境專項整治行動工作方案》,狠抓拆違治亂,嚴抓環境綜合整治,對全鎮進行劃片分工,通過分解工作責任,壓實工作任務,逐步形成網格化的管理格局,達到以點帶面、輻射全部的效果。同時,調配挖掘機14台,負責拆除全鎮範圍內的殘垣斷壁、廢舊房屋、廢棄庫房、廢棄磨坊、廢棄大棚等存在安全隱患的建築物,還我鎮一派「靚麗」容顏。

  截止目前,水川鎮共整治廁所35個,清理垃圾893處3063噸;規整農戶庭院333處;拆除破舊房屋92處;拆除廢棄大棚137個;拆除廢棄圈舍40個;殘垣斷壁44處;修復規整邊坡溝渠42處;拆除私搭亂建彩鋼棚16個;拆除廢舊門頭牌匾81個;拆除清理戶外廣告牛皮癬等513個;清理廢舊農膜48處14.5噸;清理溝渠3處3.5公里,清理尾菜71處32.7噸;清理秸稈16處40.5噸;整治畜禽養殖糞污34處112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