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實現之年,也是全面打贏脫貧攻堅戰的收官之年,白銀區以解決「兩不愁三保障」基本醫療有保障突出問題為重點,緊盯「有地方看病,少生病,能看得起病」的總目標,把健康扶貧政策落到實處,為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打好堅實健康基礎。
「有地方看病」 醫療軟硬體完善鞏固
白銀區緊緊圍繞區、鄉、村醫療衛生機構設置「三個一」、醫療技術人員「三合格」、醫療服務能力「三條線」的標準,逐人逐項進行了再核實、再確認,全面排查存在影響脫貧質量的突出問題,確保貧困人口基本醫療有保障。截至目前,區級有一家三級乙等綜合醫院(白銀市第二人民醫院),5個鄉鎮衛生院已全部達標,45個行政村全部達到了有1所標準化村衛生室的要求。
與此同時,白銀區圍繞清零行動後續任務,積極籌措210餘萬元為鄉鎮衛生院配置醫療設備,籌集2050萬元在市二院建成五個區域醫學中心和五個救治中心,縮短危重患者就醫時間。招聘3名鄉村醫生補充到村醫隊伍中。鄉鎮衛生院全部啟用居民健康卡,在全區一卡通用。建成區域內遠程會診系統,促進優質醫療資源下沉基層,有效改善了農村居民、特別是貧困地區農村居民看病難的問題。
「少生病」 家庭醫生定期上門
因病致貧的貧困人口如何管理?怎樣做到全面精準?白銀區對精準扶貧人員的疾病現狀、診療方案、治療效果全部實行台帳式管理,分析危害貧困人群健康的主要因素,為因病致貧人員開出精準「治病良方」,更為每個貧困家庭撐起了健康「保護傘」。
全區建立46支「1+1+1+1」家庭醫生簽約團隊,各簽約團隊為貧困群眾制定的「一人一策」、「一病一方」幫扶措施,將幫扶措施量化,執行月度工作法,制定出每個月的工作計劃,各司其職,進村、入戶、見人,實施精準管理,為貧困人口提供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基本醫療和個性化的健康服務。目前,全區農村貧困人口簽約7223人,簽約率100%,實現了家庭醫生簽約服務應簽盡簽的目標。
「能看得起病」 醫療保障「一站式」結算
為確保貧困群眾能看得起病,白銀區建立多道防護網,通過對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參加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的個人繳費部分給予定額資助,落實大病保險傾斜政策,保障貧困人口享有基本醫療衛生服務。截至目前,白銀區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參保率達到100%,參保資助100%完成,住院平均報銷比例達到90.15%。
白銀區還全面推行區域內「先診療後付費」和「一站式」即時結報等措施,進一步方便貧困群眾看病就醫,讓群眾少跑腿、少墊資。全區21家定點醫療機構在區域內100%實現基本醫保、大病保險、醫療救助「一站式」結報服務。
同時,全面實施「三個一批」行動計劃 ,按照「大病集中救治一批、慢病簽約服務管理一批、重病兜底保障一批」的工作要求,對患有大病和長期慢性病的貧困人口實行分類分批救治,將健康扶貧落實到人、精準到病,紮實推進健康扶貧工程,使基本醫保、大病保險、醫療救助制度覆蓋全部農村貧困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