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臏旅遊城內的荊軻墓古遺址,著名刺客荊軻的最後歸宿

2020-04-03   xiaoyao游天下

荊軻刺秦王的故事很多人耳熟能詳,這不能不歸功於影視劇的熱播,雖然很多人都知道刺殺秦王的荊軻,然而關於荊軻本人的真實故事,很多人並不太了解。

根據司馬遷的《史記·刺客列傳》記載「荊軻者,衛人也。其先乃齊人。」,我們知道荊軻是衛國人,其先祖是齊國人,後來遷徙到衛國定居,荊軻就是在衛國出生的。衛國在哪裡?事實上衛國的領地也在不斷的變化,其都城就換了幾個,其領域大體範圍在今天的河南省鶴壁市、濮陽市以及山東的鄄城縣一帶。

山東省鄄城縣孫臏旅遊城位置圖


孫臏旅遊城平面圖


荊軻的愛好是「好讀書、擊劍」,在現代人看來,他也是一個有知識的遊俠,從衛國遊歷到燕國後,他經人介紹認識了燕國太子丹,他的命運也因此而改變。在燕國期間,荊軻的事跡並不是太多,所以我們還是從燕子丹派荊軻去刺殺秦王說起。

在太子丹「尊荊軻為上卿,舍上舍」後,荊軻決定去秦國刺殺秦王。太子丹感覺荊軻一個人孤軍作戰太危險,還為他配了一位副手,就是我們熟知的那個有十三歲就殺人的「光輝歷史」的秦舞陽,然而後來我們知道秦舞陽徒有虛名,關鍵時候掉了鏈子。荊軻對於太子丹給自己配備的副手當然信不過,所以他在接受刺殺秦王的任務後「久未有行意」,這一下太子丹不高興了,「疑其改悔」,這一行為激怒了荊軻,雖然他「有所待,欲與俱」,但他想要和他同行的人始終未出現,最後只好和秦舞陽一起出發。他最好的朋友高漸離和太子丹一起為他們送行,還演唱了項羽曾經唱過的「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的歌曲進行作別,沒有想到一語成讖,果然是「壯士一去兮不復還」。

孫臏旅遊城


由於秦舞陽在上場前「拉稀」,刺殺秦王的任務最後沒有完成,荊軻自然沒有落得好下場,被殺身亡。這一年是公元前227年,五年後燕國被秦國所滅。關於荊軻的故事司馬遷只給我們講了這麼多,後來如何呢?

荊軻的好友高漸離聽說荊軻刺秦失敗後,冒死不遠千里攜荊軻屍首返回自己的故里衛國高莊(現在的鄄城縣吉山鎮李胡同、張大人莊一帶),將荊軻偷偷葬於村西南,並立廟為記。

影視劇中的荊軻形象(圖片來源網絡)


1994年,孫臏旅遊城開工建設,在取土的過程中,從地下8米處挖掘出一塊清朝嘉慶十四年的祭文碑一塊,並且還有一些古青磚、石獸等,經考古專家確定,這裡就是古高莊荊軻墓遺址,此時距離荊軻刺秦王已經過去了兩千兩百多年。

在發掘出古碑後,文物部門又對荊軻墓進行了大規模的精探,又相繼挖出了一些石片、青磚、木料等埋葬品,因為當時的技術條件所限,遂對古墓葬就地封存,現在孫臏旅遊城內的荊軻墓古遺址是複製當年挖掘時候的場景,以還原歷史的真實性。

荊軻墓古遺址


荊軻墓遺址簡介


嘉慶十四年祭文碑


孫臏旅遊城內的荊軻墓古遺址,著名刺客荊軻的最後歸宿

嘉慶十四年祭文碑


2014年國慶節期間,我在遊覽孫臏旅遊城的時候找到了荊軻墓古遺址,荊軻墓和孫臏旅遊城內的另一處古遺址左伯桃、羊角哀合葬墓相距很近,也應該有一定的關聯性。1999年,荊軻墓古遺址被山東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荊軻墓古遺址省級文物保護單位碑


正如清代著名詩人、文學家龔自珍在他的《已亥雜詩》中寫道的:

陶潛詩喜說荊軻,想見停雲發浩歌。吟到恩仇心事涌,江湖俠骨恐無多。

在荊軻生活的年代,處處皆是江湖,為了生活,很多人都成為了遊俠,比如曹沫、豫讓、專諸、要離,再比如高漸離、荊軻,但是在荊軻之後,江湖的俠骨真的不再多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