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再用「賄賂」的方式鼓勵孩子,娃需要主動成長,父母不該縱容

2019-08-03     陳青青說育兒

文|陳青青說育兒(專注優質原創文章,擁有本文章版權,歡迎轉發分享)

孩子都有一定的叛逆心理,不管多大的孩子都可能會做錯事,那麼這個時候,家長應該如何糾正孩子的不良行為呢?打罵孩子肯定是不值得提倡的,很多父母也知道不可以用這樣的方法教育孩子,於是就想出了「賄賂」的方法,告訴孩子如果你不做某件錯事,我就滿足你某些要求,這樣的方法的確有效,但是卻並不能從根本上讓孩子發現自己的錯誤,孩子也不會養成良好習慣,甚至還會反過來「威脅」父母。

小喆是一個很淘氣的男孩,不愛學習,經常惹禍,但父母想到了一個好辦法,那就是給予孩子「獎勵」。後來小喆不管做什麼都會跟父母談條件,前不久小喆沉迷網遊,學習成績下滑,小喆爸爸就說如果他能提高成績,就給他買遊戲點卡。而小喆的成績果然有很大進步,但小喆爸爸卻犯了難,不給孩子買點卡就是說話不算數,給孩子買點卡就是縱容他玩遊戲。

很多家長都用這種方式教育孩子,但是卻混淆了獎勵與賄賂的概念,獎勵是孩子做對事情的一種激勵,而賄賂則是用利益改變孩子錯誤的行為。如果家長賄賂孩子,孩子無法意識到錯誤,還會認為這是獲得好處、威脅家長的途徑,以後家長再讓孩子做某些事情時,孩子就會讓家長提供好處。

家長要適當對孩子給予獎勵。

激勵法的確是一種有效的教育方法,但家長要明確什麼才是激勵,給予孩子獎勵也要適當。只有孩子做對事情時才可以給予孩子獎勵,這可以對孩子進行正面教育,讓孩子知道什麼是對的,讓孩子可以自覺、主動的去做正確的行為。

家長要讓孩子建立規則意識。

家長要讓孩子樹立規則意識,告訴孩子只有做對事情才有獎勵,做錯事情是不可以得到獎勵的,改正錯誤並不等於立功。家長要讓孩子知道必須要在對的時間做對的事情,讓孩子有意識的約束自己的行為。讓孩子主動成長比錯誤的激勵更為重要。

家長要用正確的方式獎勵孩子。

獎勵孩子也是有方法、有原則的,只有孩子取得成績時才可以得到獎勵,而且一定得是孩子主動取得的成績,而不是被某種利益驅使才取得的成績。家長獎勵孩子時,儘量不要選擇過於貴重的物質,更不要直接獎勵孩子金錢,這都是錯誤的。家長可以獎勵孩子一個獎盃、獎狀或者帶孩子出去旅遊,這些獎勵看似普通,但對孩子的意義重大。

家長教育孩子時必須要認清獎勵與賄賂的差異,不要讓孩子成為教育的主導者,不要用物質激勵孩子,家長要掌握獎勵方法,鼓勵孩子做正確的事情,家長也要重精神獎勵、輕物質獎勵,讓孩子可以樹立正確的認識。

你覺得教育孩子時應該注意哪些問題呢?歡迎留言,一起分享。

------------------------------

在育兒過程中遇到的問題都可以給青青留言,青青將根據用戶留言做出最專業的解答,用專業的知識為大家解決育兒過程中煩惱與糾結!

關注、轉發、分享【陳青青說育兒】文章,青青擅長嬰幼兒護理知識、兒童營養搭配、幼兒衣食住行注意事項、幼兒成長過程中棘手問題等所有的育兒問題都會在這裡為您解答,給您最專業的建議!

因為專業,所以信賴。我是陳青青說育兒,專業高級育嬰師。專注於解決親子成長中的問題。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YhGUYWwBUcHTFCnfbMnh.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