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指腸淤積征是指各種原因引起的十二指腸遠端和十二指腸空腸交界處部分狹窄、梗阻,以致十二指腸近端擴張、內容物淤積,從而產生的一組綜合性臨床證候。其發病因素較多,大多數病例因十二指腸腸系膜動脈壓迫引起的,也稱為腸系膜上動脈綜合徵。其他原因包括:先天性畸形;腫瘤;十二指腸遠端或近端浸潤性疾病和炎症;膽囊和胃手術後十二指腸黏連;胃空腸造口術後黏連、潰瘍、狹窄或輸入環綜合徵;十二指腸內陷膽囊等引起十二指腸梗阻。既往發病相對較少,近年來,發病有上升趨勢,以中年、身體瘦弱者多見,女性多於男性,長期臥床或伴有精神過度緊張者較多見。其臨床症狀輕重不一。本病主要表現為胃脘脹滿或痛、嘔吐、暖氣、便秘等。
現代醫學對本病的治療尚未有特效藥,一般以營養支持及對症治療為主,保守治療無效時考慮手術治療。經臨床實踐,應用中醫藥對該病進行辨證施治,可取得滿意的療效。現介紹由脾胃病科黃雅慧主任醫師中醫辨治本病的一則驗案。
朱某,女,22歲。
自述兩年來,常於飲食不慎後出現噁心、嘔吐、胃脘部脹滿等症。於外院查上消化道造影示:慢性胃炎,胃下垂,十二指腸鋇劑通過受阻,考慮十二指腸淤積綜合徵。上腹部增強CT示:腸系膜上動脈與腹主動脈夾角小,考慮腸系膜上動脈壓迫綜合徵;十二指腸淤積綜合徵,胡桃夾綜合徵。病後求醫多處,效果不明顯。
來診時症見:進食後噁心、嘔吐,噯氣、反酸,胃脘部脹滿不適,身睏乏力,食欲不振,夜休可,大便質可,1次/日,小便調。舌淡紅,苔白厚,脈細滑。
中醫診斷:嘔吐 痰濕中阻,胃失和降
西醫診斷:十二指腸淤積綜合徵
治療:燥濕化痰,和胃降逆
處方:陳平湯加減
陳皮12g 姜半夏12g 茯苓15g 炒蒼朮10g 厚朴10g 木香6g(後下) 砂仁6g(後下) 生苡仁30g 竹茹10g 紫蘇梗15g 連翹12g 海螵蛸30g(先煎) 炒萊菔子15g 甘草6g
中藥4付,每天一劑,分早晚溫服。
二診
服藥四劑後,噁心、嘔吐消失,胃脘部脹滿緩解,食納明顯好轉,仍噯氣,偶有反酸,稍乏力。舌淡紅,苔白,脈細滑。上方去蒼朮,加旋復花15g,黃芪15g。繼服4劑。
三診
諸症均緩解,效不更方,繼服7劑痊癒。隨訪未再復發。
按語:十二指腸淤積症屬祖國醫學中「嘔吐」、「反胃」、「胃痞」、「胃痛」等範疇,本例患者以「噁心、嘔吐2年」為主證,當屬中醫「嘔吐」範疇。
黃雅慧主任指出:一、嘔吐多由飲食所傷、情志失調、外感時邪及素體虛弱所致。上述因素既可單獨致病,亦可錯雜為患,其中飲食所傷為諸病因之首。
二、導致嘔吐的病因雖多,但其基本病機為胃失和降,胃氣上逆。正如《聖濟總錄》所說:「嘔吐者,胃氣上而不下也」。嘔吐病變臟腑在胃,《東垣試效方》謂:「夫嘔吐噦者,俱屬於胃」,胃為倉廩之官,主受納,以和降為順,若邪氣侵擾,胃虛不降上逆則為吐,故病位在胃。嘔吐的病理性質有虛實之分,《景岳全書》指出:「嘔吐一證,最當詳辨虛實」。如病程短、來勢急、吐出物較多,多偏於邪實;反之,若病程較長、來勢徐緩、吐出物較少,或伴有乏力倦怠者,多屬於虛證。
三、嘔吐與呃逆應鑑別,二者都有胃氣上逆的病機,嘔吐以胃內容物從口而出為特點;呃逆則以氣沖喉間、呃呃連聲、聲短而頻、不能自制為臨床特點。
四、治療上應以和胃降逆止嘔為基本治療大法,實者重在祛邪,以求邪去胃安嘔止之效;虛者重在扶正,以求正復胃安嘔止之功;虛實夾雜者,應適當兼顧之。
本例患者年輕女性,常於飲食不慎後誘發嘔吐、噁心,伴胃脘部脹滿、噯氣,乏力,納差,病機為飲食不當,損傷脾胃,運化失職,痰濕內生,導致中焦氣機壅滯,胃失和降,胃氣上逆,故見噁心、嘔吐、噯氣;胃有受納、腐熟之功,胃氣不降,水谷停積於胃,故見食欲不振。舌紅,苔白厚,脈細滑均為痰濕中阻之徵。本病虛實夾雜,以實為主,故治療上應以祛邪為主,兼顧扶正,選用陳平湯加味以燥濕化痰,降逆和胃止嘔。陳平湯是由二陳湯合平胃散化裁而成,方中陳皮、半夏是二陳湯的主藥,陳皮辛行溫通,苦溫而燥,理氣健脾,燥濕化痰;半夏味辛性溫,為燥濕化痰、溫化寒痰的要藥,善治「臟腑濕痰」,兼降逆和胃,除胃消痞,與陳皮合用燥濕化痰、健脾和胃之功著。蒼朮、厚朴苦辛性溫,燥濕化痰以助主藥,蒼朮兼能醒脾和胃,厚朴又善下氣除滿;茯苓味甘而淡,健脾滲濕,合為輔藥。甘草健脾和胃,調和諸藥,為佐使之用。本例患者噁心、嘔吐、噯氣明顯,故加竹茹、紫蘇梗、旋復花以降氣和胃;胃脘部脹滿,故加木香、砂仁以行氣除滿;反酸,故加海螵蛸以制酸;納差,故加萊菔子以消食和胃;乏力故加黃芪、苡仁益氣健脾。上方諸藥性多溫燥,故加連翹以反佐;蒼朮苦燥,久用傷陰,故於二診時減去。證治相符,故收顯效。
黃教授最後強調,飲食失調是導致嘔吐最常見的原因,因此要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不暴飲暴食,忌食肥甘厚味、生冷粗硬及辛辣刺激之品,應少食多餐,並注意營養均衡。
黃雅慧主任醫師簡介
主任醫師
教授
碩士研究生導師
陝西省第二屆名中醫
陝西省三秦人才
國家第六批老中醫藥專家學術經驗傳承指導老師
國家級重點專科西安市中醫醫院脾胃病科主任、學科帶頭人。
黃雅慧主任醫師從醫30餘載,在對傳統中醫理論融會貫通的基礎上,始終堅持繼承與發揚相結合,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勇於創新,時刻把握國內外學術動態,掌握了中西醫結合診治脾胃病的先進技術,多年來主攻中醫藥防治脾胃病研究,在臨床上,診斷疾病堅持以中醫理論為指導,中醫的宏觀辨證和現代醫學的微觀檢測相結合,辨病論治與辨證論治相結合,即辨病又辨證。治療胃食管反流病、慢性萎縮性胃炎伴癌前病變、消化性潰瘍、膽囊術後綜合徵、食管炎、潰瘍性結腸炎、復發性口腔潰瘍、功能性胃腸道疾病等疾病,取得了顯著成效。
門診時間:
周一上午、周四下午(門診三樓C區脾胃病科專家門診一診室)
周二下午(特需門診 門診三樓A區國醫館東五診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