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談養生】今日大暑,燥濕健脾、益氣養陰

2019-07-23     天津中醫一附院

【天津中醫一附院智慧門診全攻略】

【手機可以查詢檢驗報告啦】

【冬病夏治·風濕科三伏貼】

【冬病夏治·小兒三伏推】

【冬病夏治·呼吸科三伏貼】

【冬病夏治·耳鼻喉科三伏貼】

作者:治未病健康管理中心主任 孫慶

大暑

大暑赤日炎火燒

避暑乘涼靜養好

苦夏散步茶薷香

熏艾防蚊防感冒

瓜蔬豆粥禁生涼

戶外濕熱防暑傷

大暑時烈日炎炎,天氣酷熱,養生以靜養為好。注意防暑降溫,可多食用含薷香的茶或藥膳;通過熏艾以防蚊、防感冒;多吃新鮮的水果蔬菜,忌貪涼飲冷;選擇散步、靜坐等方式進行鍛鍊。

衣衫勤洗勤換,常洗澡。可選棉麻吸汗較好,透氣性較佳衣物為宜。同時做好防曬,在悶熱天氣及烈日暴曬下不宜外出運動,室內空調不宜過低。愛穿露臍裝、弔帶裝的女性,在出入有空調的場所時,應避免腹部和肩部受涼,以免引起腸胃功能紊亂和肩周炎、頸肩綜合徵等疾患。

大暑節氣濕氣較重,易出現食欲不振,脘腹脹滿、肢體困重等現象。飲食方面宜多食燥濕健脾、益氣養陰的食物。可用橘皮10g(鮮皮加倍),加適量冰糖,用開水沖泡後代茶飲,常飲可起到理氣開胃、燥濕化痰的功效。大暑節氣出汗較快多,在飲食上除了多喝水、常食粥、還要多吃新鮮蔬菜水果和益氣養陰食物,如:山藥、大棗、蜂蜜、蓮藕、百合等。還要謹防「因署貪涼」,經常吃冷飲的做法都是不可取的。

俗話說:

「大暑大暑,有米不願回家煮。」

大暑時人經常會感到酷熱難耐,潮濕悶熱的天氣極易引起人中暑。因此,此節氣防暑降溫是養生重點。中醫理論認為,夏天暑氣大,在天為熱,在地為火,在人主心,暑氣傷人先傷於心,並有「中暑者,中氣虛而受於暑也」的說法。

暑濕之氣乘虛侵襲人體,使人心氣虧耗,導致中暑的發生。大暑時應注意室內降溫,避免在烈日下曝曬,注意勞逸結合以防中暑的發生。不過在避暑時也不要過分貪涼,否則會因貪圖一時舒服而傷人體陽氣。

大暑時節可根據自身體質特點選擇合適運動方式,但總的原則是強度不宜過大。對於體健者,運動強度以運動後適量出汗、身體有舒服的暢快感為度;中老年人則以活動時不感覺疲乏為度。可根據各人身體情況及喜好選擇散步、爬山、游泳、太極拳等運動方式。還可熏艾防蚊防感冒,艾葉性味辛苦、溫,入肝、脾、腎經,有溫經止血、散寒止痛、祛風止癢之功效。

孫慶

主任醫師,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現任治未病健康管理中心主任,天津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名老中醫繼承人。

擅長主治:運用中藥湯劑結合臟腑推拿療法內外兼治,治療廣泛性焦慮症、緊張性頭痛、腸易激綜合徵、心理生理性失眠、慢性疲勞綜合徵等功能性內科疾病以及頸椎病、腰椎間盤突出症、膝骨性關節炎等軟組織損傷疾病。

出診時間:南院治未病門診:周二、四 上午,周三、五 下午

天津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

治未病健康管理中心

秉承中醫傳統治未病思想,將中醫體質辨識、健康體檢、亞健康狀態調攝、中藥膏方調理等多種健康管理手段相結合,形成了中西醫結合現代化的治未病健康管理新模式。

地址:

天津市西青區李七莊街昌凌路88號

天津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行政樓北側

預約電話:

022-27986151/27986152

圖片來源:https://unsplash.com

www.51yuansu.com

以上內容僅用於健康教育學習交流

以上內容僅用於健康教育學習交流

老年人就醫服務月

近日,我院將舉辦系列科普講座活動,充分考慮老年人群的就醫需求,切實提高老年患者的就醫感受,服務老年患者。具體安排如下:

南院區講座安排

北院區講座安排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Y_PPHWwBmyVoG_1ZuBKJ.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