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莽街道水寨村

2019-10-08     在長安

謹以此文,獻給大西安建設中,即將消失的長安村落文化!



地處關中環山路蘭(田)馬(召)線之北。南距環山路什字僅500米,北距西王莽村1公里,東與劉秀村隔小峪河相望,路西與三官堂村連畔。距韋曲15公里,距西安城28公里。2012年,1個村民小組,75戶,235人,耕地160多畝。

主要姓氏有王、程、李、白等。新建村委會辦公室一棟,是一個小康村。


村建於清初,清嘉慶《咸寧縣誌》記為水寨村。東有小峪河,西有洋峪河,由南向北匯入潏河。因其地勢高,四周低,常積水,故名水寨。

據村中老農口傳,最早有一韋兆白姓人家,看此地水土好遷居而來,發展有三四戶,故名白家寨。公社化時,與上下三官堂村為一社時,曾稱東三(官)村,分社後又恢

另據傳說,唐代在本村南邊建有一座大寺院百雀寺(或為百覺寺),規模宏大。現代群眾在挖地搞建設時發掘出多處大量瓦礫磚塊,廟基規模無考。至今原廟前大木門還保存在村中。原有千年古柏樹,被稱為神樹,治病、許願,求神保佑,掛紅、釘釘,受人崇拜。傳說,該寺曾是觀世音菩薩出家的寺院。村南曾稱神仙路的路段,是唐僧翻譯佛經時走過的路。


王莽公社時期,將水寨村30畝地征為園藝坊用地。以百雀寺幾十間廟為中心場房,建成集果樹苗圃,拖拉機站、機械廠、獸醫站、中藥店等綜合場。

建成村委會辦公室小院,是村民行政、文化中心。2004年打深井一眼,解決村民飲水進戶。村民各戶都建起平房樓房,家電齊全,吃穿住行追求時尚,私家車半數家庭都有。為四戶貧困村民申請安居工程,一個五保戶李保田。村民調整產業結構,除了種糧,還搞林牧副業,多門路並舉,出外務工,村民人均年收入1萬元。村中有水電包工隊4—5家,建築工程隊4家。養殖專業戶程佑學,辦養豬場自養加販運,投入市場生豬數百頭。

2012年,擴路改造,美化村容村貌。投資20萬元人民幣,國家財政補貼少部分,自籌大部分資金,分兩期完成村中街道400多米及小巷路硬化2600平方米。安裝路燈15盞,投資近萬元。為村民建成體育健身活動場300多平方米。安裝器械9套,價值3萬餘元。村邊還有舞場,本村群眾入場不收費。主幹道兩旁修砌排水渠800多米;栽植綠化樹女貞等100棵。

王悅昶(長),2010年奪得長安區理科狀元,考入清華大學。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YWZ5t20BMH2_cNUgofn7.html











史記 張偉麗傳

2020-03-09





疫情下的西安

2020-0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