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安村落」——黃良街道黃良鎮村

2020-03-08     在長安

謹以此文,獻給大西安建設中,即將消失的長安村落文化!

是黃良街辦的所在地,黃良經濟文化中心。2010年,有4個村民小組,245戶,1032人,其中外來人口600人,土地700畝。人均收入達萬元以上。

黃良鎮村始於唐代,當時是唐皇朝的義倉所在地,鼎盛時期,商賈如潮、作坊雲集。是歷代皇家糧食的集散地,故名「皇糧鎮」,後譯為黃良鎮,為長安八鎮之首,久負盛名。以其地理戰略位置,為歷史上兵家必爭之地,幾度遭戰火毀於一旦。

1990年,發展村辦企業「前進電器廠」。時有180戶,900人,土地740畝。全村籌集資金14萬餘元,修四條街,6000多平方米的水泥路,打深井、修水塔,為全村通上自來水,在黃良最早實現道路硬化,村民用水戶戶通,人均收入1200多元。

2000—2005年,隨著子午大道建成,帶來很大商機。時有120多戶,低壓線路改造4000多米,村西又打深井一眼,解決村民飲水。

2005—2010年,村西沿子午大道兩側開發,擴建商業門面房150多間;修商業街水泥路4000多平方米;由政府牽頭對全村200多戶村民和300多戶商戶的飲水重新規劃,達到戶戶通。

由黃良街辦主辦,修見子河污水管道,開發修建兩條商業街,其中有長160米的農貿市場一條街,市場繁榮,經濟騰飛,建商業房200多間全部招商。


黃良街道隸屬於陝西省西安市長安區,位於陝西西安市長安區,被譽為「薹韭之鄉」的黃良街道南依秦嶺,北望滈河,總面積36.2平方公里,轄21個行政村,27883人(2010年)。近年來,按照「調優結構、凸顯特色、打造亮點、興鎮富民」的總體發展思路,黃良街道黨工委、辦事處充分依託子午大道等交通優勢,積極實施「產業拉動、開發帶動、科教興業」三大戰略,努力建設現代文明新興城鎮,使黃良走上了團結穩定、產業興旺的快速發展之路。

近隨著西安城市發展重心的逐步南移,沿山旅遊公路、子午大道相繼貫通,為黃良的發展提供了千載難逢的機遇,街道黨工委、辦事處以道路基礎設施建設為突破口,對全鄉路網進行了提標改造,實現了環鄉公路貫通全鄉21個行政村,鄉0高標準建成了商貿一條街,投資180多萬元,完成了商業街的排水、綠化和亮化工程,小城鎮建設的蓬勃發展,為黃良經濟社會事業的良性發展奠定了基石。2007年4月4日,長安區政府同意撤銷黃良鄉,設立黃良街道。

1950年為黃良鄉,1961年建公社,1984年改鄉。1996年,面積19.3平方千米,人口1.8萬人,轄黃良中學家委會和立元、東湖、西湖、北湖、小邵、大邵、葛村、西仁、北仁、南仁、黃良、上北良、下北良、南堀垛、北堀垛、石佛寺、解家莊、聶家河、黃良街、東古城、西古城21個行政村。

2002年,代碼610116204,轄黃良鎮、黃良、上北良、下北良、北堀垛、南堀垛、西古城、東古城、北湖、東湖、立元、西湖、小邵、葛村、大邵、石佛、南仁、北仁、西仁、解家莊、聶家河21個行政村。2007年撤鄉改設街道。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Dwd0wXAB3uTiws8KUhfO.html











史記 張偉麗傳

2020-03-09





疫情下的西安

2020-0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