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延保有必要嗎?到底該不該買,小心被套路

2019-10-22     車圈財技

汽車延保到底該不該買呢?

延保顧名思義就是延長保修的意思。它是指車輛在新車質量保證期滿之後,通過支付一定的費用,可以延長原廠的保修時間。比如一般車輛的保修期是3年或10萬公里,選擇汽車延保服務,可以使保修期延長至8年20萬公里等。在延保期間,享受等同新車質保的各項服務。

汽車延保和汽車保養、汽車保險的區別?

「汽車延保」並不是汽車保險、也不是汽車保養。三者的根本區別在於,「汽車保險」是針對車輛事故承擔維修責任;「汽車延保」是針對車輛故障承擔維修責任;而「汽車保養」是指定期對汽車相關部分進行檢查、清潔、補給、潤滑、調整或更換某些零件的預防性工作,消除隱患,延長使用周期。

簡單說,如果在行駛過程中發生車禍而引起的維修費用就歸保險公司承擔;但是凡正常使用車輛,在沒有發生交通事故的情況下出現機械或電器的元器件故障,就屬於延保的承擔範圍了。

但對於汽車來說,延保服務到底靠譜嗎?

汽車購置早期,維修費用隨著各零部件之間及其與駕駛習慣的磨合呈現走高趨勢,隨著磨合期結束,維修費用隨之減少。隨著車齡及行駛里程的增加主要維修費用隨之出現。

廠家質保不能覆蓋汽車中後期維修費,消費則面臨大額維修費用的風險。

延保的費用

汽車是工業產品,就算江湖上流傳著「開不壞的XX,修不好的XX」也不能以偏概全,一般在質保期內車主們都不會產生購買延保的想法,但是在質保期快要結束的時候就難免不少車主開始糾結了,到底需不需要購買一份延保,考慮到日後的維修保養費用,我所花費購買延保的價格究竟劃不划算?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同樣也沒有白得的餡餅。大部分的延保服務都採用付費方式,同時車齡不同費用也有差異,越新的車型一般費用越低。延保時間越長,費用越高,呈階梯式增長。並且不同品牌,不同車型,費用會有一定差異。

作為消費者,延保給我們能帶來什麼?

1、防範於未然:目前國內新車的平均使用年限至少為5年左右。車輛行駛時間越長,里程越高,發生故障的幾率也就越大,尤其是超出原廠質保期後,空調、油路、電器、剎車系統、懸掛等部件發生故障的幾率大大提高,車主所承受的高額維修風險將會大幅提升。延保產品的延長保修時間的使用里程,覆蓋了維修機率飆升的車齡區間,從而為車主避免了因總成損壞造成的維修費風險、獲得原廠的維修配件和服務。

2、大幅度降低維修成本,能夠避免因為車輛質量問題而支出意想不到的巨額費用。

3、避免了因為通貨膨脹而導致的未來更高的維修費用。

4、享受高質量的維修服務。

哪種情況適合購買延保

聽了這麼多,請先按耐住你激動的心情,別著急買買買,聽著如此之好的延保福利,其實並不適用於每一款車型。那到底哪些情況適合購買呢?

1. 中高檔及豪華車型。這類車型出保後的維修費用往往都比較高,保養一次都在千元以上,更何況是出故障的維修費用,幾乎一次的維修費用都能將延保投入回本。

2. 新款及新技術車型。近幾年各個品牌的新款車型動作都很大,再加上新能源車型頻頻入市,相對來說,這類新技術的質量穩定性還是偏低,後期隱患較大,所以延保服務就更能體現出價值。

3. 投訴量較大車型。某些品牌的投訴量普遍較高,如出現燒機油、斷軸、變速箱抖動等有「前科」的車型,購買延保還是很有必要的。

4. 用車量較大的情況。若有特殊用途,一年行駛公里在2、3萬公里以上,就更建議考慮購買。公里數大了後故障率肯定會相應增高,這種情況購買更合算。


以上就是汽車延保有必要嗎?到底該不該買,小心被套路的講解了,希望可以幫到大家。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YNfC820BMH2_cNUghUJ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