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節沒出門,媽媽在家自制不一樣的肉湯圓,比買的甜湯圓還好吃

2020-02-08     潤心食憶

正月十五元宵節,又稱上元節,燈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之一,按照往年習俗,賞燈,猜燈謎,耍龍燈都是元宵佳節一定會有的節日活動,是正月初過年之外最為熱鬧的節日。奈何正逢疫情防控的特殊時期,一切活動都取消了。不過元宵節總是要有一份儀式感,因為它是傳統文化的傳承與弘揚。為了避免擁擠人群,媽媽堅決要求我們今年元宵節不出門採購,自己在家給我們做好吃的肉湯圓。

元宵節吃湯圓是千百年來中國的傳統習俗,正月為農曆的元月,正月十五是一年當中的第一個月圓之夜,古人把「夜」稱之為「宵」,故把正月十五月圓之夜定名為元宵節。其實,元宵即是湯圓,湯圓是後人的叫法。我們平常吃的湯圓都是以糯米粉制皮,包裹著甜口或者咸口的餡料,湯圓以甜口的居多,黑芝麻、花生餡的甜湯圓最為常見,南方人也更喜歡吃甜口味的湯圓。不過甜口味湯圓多吃幾顆就膩了,自己做的尚可減少甜度,買的都是一個勁兒的甜到齁人。所以媽媽才決定給家人做不一樣的肉湯圓.

之所以說媽媽做的肉湯圓不一樣,其實分好幾點說明。首先,從湯圓的外皮製作上就和平常用糯米粉製作的湯圓外皮不一樣。媽媽用麵粉、芋泥、地瓜粉三種食材調配混合揉捏而成。其次,餡料也與一般的肉餡料不一樣,由於特殊時期家裡所剩的食物不多,所以媽媽就以瘦肉、香菇干、大蒜等僅有的幾種食材製作餡料,為了豐富口感和味道,把現有的食材作用發揮到極致,不得不佩服媽媽的巧手和奇思妙想。你還真別說,這樣的肉湯圓吃著彈牙爽滑,外皮吃著有一種在吃手打魚丸的感覺,吃著真香!比買的甜湯圓好吃多了。

食材準備:九爪芋800g,麵粉250g,地瓜粉100g,香菇干50g,豬瘦肉100g,大頭蒜一整顆,鹽適量,十三香一小撮,雞精少許,生抽一勺

芋泥肉湯圓的做法

Step1:九爪芋是邵武當地的特產之一,我們叫芋仔。之所以叫九爪芋,是因為它是一個大芋頭的仔,有幾個到十幾個不等,所以就起名為九頭芋。芋仔洗乾淨帶皮蒸熟,蒸熟之後取出剝皮放進麵粉和地瓜粉里,戴上一次性手套大力揉捏。

Step2:芋仔一定要儘可能揉捏成芋泥,與麵粉和地瓜粉揉捏均勻,手法和做餃子和面時一樣。直到麵糰光滑細膩為止。

Step3:香菇提前半小時用溫水浸泡至原來的2-3倍大,切成香菇碎。大頭蒜去皮切成蒜末,豬瘦肉切成肉末。本以為家裡沒有蔥了,翻了半天冰箱在一個保鮮袋裡找到了一捆蔥,真是派上大用場了,切成蔥花,放入餡料碗里,碗里放入食鹽、生抽、雞精、十三香等調味料,攪和均勻,給餡料調味。

Step4:取適量麵糰,捏成比餃子皮厚些的麵餅,舀一勺餡料放在麵餅上。把麵餅封口之後揉成一個球狀。

Step5:所有麵糰全部包上餡料揉成一個個大小均勻的湯圓,碗里撒上一層薄麵粉,湯圓放在碗里,這樣可以有效防止湯圓相互粘連。

Step6:鍋里煮一鍋水,水沸之後把肉湯圓放入鍋里煮至浮在水面,用小碗點三次水,最後湯圓浮在水面的時候就徹底熟了,煮肉湯圓的方法和煮餃子一樣。

芋泥肉湯圓煮熟之後咋一看與魚丸有幾分相似,這樣做的肉湯圓久煮不破皮,彈牙爽滑,吃著特別香。元宵節吃湯圓是傳統習俗,今年過年和往年不同,所以也吃頓不一樣的肉湯圓。祝大家元宵快樂,健健康康!

【館長碎碎念】:

1、冰凍過的湯圓溫水下鍋,但是自己做的新鮮湯圓不需要如此大費周章,只需要水沸之後下鍋煮,湯圓浮在水面之後點三次水就可以起鍋了。

圖文內容均為潤心食憶原創,發現盜圖抄襲勢必會追責到底,請三思而後行。溫潤身心,食之記憶!感謝大家的支持與喜愛。請持續關注,每天更新不一樣的美食相關內容。諸位有什麼食材新吃法和特色美食也可以留言和我分享,祝大家每天都有一個好心情!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YMVYJnABgx9BqZZIMXv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