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下
蘇州的大街小巷裡
儘是藏書羊肉的招牌
吃客們圍著熱騰騰的湯鍋
吃得那叫一個酣暢淋漓
羊糕、羊肉麵、羊肉火鍋
。。。
各個都是蘇州人的心頭好
但為什麼蘇州人吃羊肉
八成要選擇藏書羊肉呢
今天就來和你說說
藏書羊肉的那些事
說到了藏書羊肉,那麼就一定要說到藏書鎮。藏書地處太湖之濱、穹窿福地,歷來盛產肉質鮮美、營養滋補的藏書羊,並享有「羊肉美食之鄉」的美譽。
早在明清時期,穹窿山麓就有農民從事養羊、殺羊、賣羊肉的副業,常以擔賣或攤賣的形式為主,直到清末才開始設店面,俗稱「羊作」。
據鄉志記載,光緒22年,藏書周家場周孝泉在蘇州醋坊橋畔開設了城內第一家堂吃的「升美齋」羊肉店,宣統後又在都亭橋和臨頓路兩處開設了「老義興」和「老協興」。民國之後,羊作逐漸增多,在道前街、鴨黛橋一帶出現了「老源興」、「新德和」等頗有名氣的店堂。
「藏書羊肉」以活殺山羊為原料,以白燒羊肉、羊肉湯、羊糕和紅燒羊肉為主要品種,運用傳統獨特的烹飪技藝燒煮而成,白燒以湯色乳白、香氣濃郁、肉酥而不爛、口感鮮而不膩、常食不厭而聞名,又有「全羊宴」等特色系列菜肴。品種多達三十餘種,分冷盆類、熱炒、燒烤類、湯類、點心類等。
好吃的秘密
藏書羊肉好吃的秘密全在於烹調方法的獨特,秘方世代相傳,所以羊肉細嫩滑口,羊湯鮮美潤熱,香氣四溢。藏書羊肉選用的是放養爬坡的山羊,最大加工特色是去除了讓人掩鼻的腥膻味。
燒羊肉的仙木桶
傳說,藏書善人橋塘灣里,有個叫姚木碗的人。一天,他去穹窿山伐木,見兩個老人在下棋,看得入神了竟忘了時間,等到下山時才發現已過了百年。木碗才知是碰到了仙人,回到山上,將那段放棋盤的木頭帶了回來,做了許多木碗贈給鄰居。
有個賣羊肉湯的後生,就請姚木碗把剩下的木頭做了一隻木桶鍋來燒羊肉,不出所料燒出的羊肉果然鮮美無比,於是大家紛紛來買他家的羊肉湯。而當地以賣羊肉湯為生的村民,也都學著木桶鍋燒羊肉——傳說這就是藏書人用木桶鍋燒羊肉的由來。
羊湯喝亮了美人臉
傳說,一天,西施在井邊照自己的臉,發現面色有些黃。吳王夫差心裡那個急呀,恨不得從月亮上扯下一片光輝貼上美人的臉。於是,一位姓李的大臣便呈上了家裡剛煮的一大鍋羊湯,說羊脂羊奶能「白臉」,數天後,西施臉上果然泛起了容光。那時起,藏書羊肉便作為吳國的國寶興旺起來了。
看了這麼多
是不是特別心動?
心動不如行動!
冷空氣馬上來襲
快找個時間,約上仨倆好友
尋上一家羊肉店
吃一頓美滋滋的羊肉吧
【版權聲明】
本文來源於
木瀆發布、蘇州發布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2020蘇州星寶貝評選正在火熱進行中
與蘇州廣電主持人拍攝年度檯曆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Y8zugG4BMH2_cNUg3lOo.html